派出所文化长廊让民警留连忘返
走上*派出所*楼,走廊两边和一个房间里的一幅幅民警书法、摄影、绘画作品便映入眼帘——这里就是让民警留恋和骄傲的文化乐园。
****年*月初,新任教导员*来到*派出所。细心的他到所里不久,就发现一个现象:一些民警面对繁杂的警务工作身心疲惫,对工作失去激情。
*当即组织民警开展座谈,让大家说出心中的委屈和抱怨:工作压力较大、文化生活枯燥……
找出问题根源后,*与所里其他领导商量解决办法。副所长潘俊杰提出一个建议:现在大力倡导文化育警,这是个凝心聚力的好办法。只要民警们对派出所有感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就能够化解心理压力的。“这个建议好。”*一听,很赞同,大家一拍即合。
就这样,*派出所建起了当年全市公安机关首个文化墙。
【内容介绍】
文化墙以*楼的两面墙体为主,以一间空房内的一面墙为辅,总共约**平方米,分为摄影、书法、绘画*部分。
第一部分的主题是:警营文化。在*楼两侧墙前方。**幅照片被分别装帧在*块长方形相框内,内容全部是派出所民警、辅警平日拍摄的照片,反映近年来派出所民警参加文体活动、研判案情、服务百姓、外出采风等内容。
第二部分的主题是:翰墨飘香。在*楼两侧墙后方,由派出所民警、辅警创作的*幅书法作品组成,每幅作品都被装帧在玻璃框内,包括《廉洁自律》等。作品谈不上多么专业,但透着潇洒、奔放的气质。
第三部分主题是:品味生活。在走廊尽头一间**平方米的房间内,一面墙上挂满民警、辅警的绘画作品:《深谷幽兰》《一尘不染》《青竹傲骨》……作品传递着幽深、静雅的韵味。大家还把派出所*年来每年一张的全体民警“全家福”照片陈列在下方,平添了几分温馨的感觉。
【相关故事】
说起当年设计文化墙的经历,教导员*、副所长潘俊杰和民警们都记忆犹新。
设计团队组成后,*自告奋勇当了组长。所长带头,把自己的绘画、摄影作品“奉献”出来。接着,大伙纷纷把自己得意的摄影、书法、绘画作品交到设计组。
怎样让作品展示得既有美感,又大方得体,大家为此动起了脑筋。
一天,*到学校参加家长会,看到教室后面的校园文化角,立马从中得到了灵感。第二天,他在派出所把收集来的照片拿到照相馆放大,再裁剪成各种形状备用。
墙是现成的,只是有些暗黄。*买来白色涂料,自己动手,用了*天时间,把*楼的两面墙粉刷一新。接下来,是将照片直接贴上墙?还是做成大相框?大伙有了分歧。最后,还是*拍了板:做*个铝合金的大相框。
很快,大相框做好了,被钉上了墙。*指挥着大伙把选出来的照片按照类别横着、竖着贴进相框,每幅照片下写上简介。但贴好了大家才发现,空白处很扎眼。怎么办?只能返工。于是,把照片取下来,又找了*幅照片放大,作为每个大相框的背景,再把照片贴上去。效果果然好了许多,既填补了空白,也增添了庄重、大气的感觉。
接下来,*把挑选出来的书法、绘画作品送到专业店装裱。装裱好的作品取回来后,他把那幅颇具气势的书法作品《廉洁自律》挂在最前面,以体现庄重。然后,把所有书法作品依次挂上墙。让大家始料未及的是,书法作品将不大的一面墙“占据”了,剩下的绘画作品还没有上墙。怎么办?他灵机一动,走廊尽头存放奖杯的屋子只用了不到一半,何不利用起来?说干就干,大伙一起动手,把屋子整理一番,腾出一面墙的位置,将绘画作品挂了上去,也就成了文化墙第三部分的内容。
终于大功告成。无疑,文化墙成为*派出所展示形象的阵地。一些外单位人员到所里交流,总会为文化墙的设计构思发出赞叹:“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派出所的凝聚力与团结奋进的精神。”每每此时,派出所所有民警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与骄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