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奏响爱民曲
*县公安局*派出所进一步提升民警的“精气神”,狠抓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拓展便民渠道,深化爱民实践,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全力推进“零距离”服务群众,“真功夫”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取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辖区群众的支持拥护和广泛好评。
从坐等问题找上门到实施主动警务 彰显为民服务诚意 *镇是少数民族乡镇,辖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余人,**个行政村、***个村民组,居住的苗、彝、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占全乡人口的**%,由于辖区大部分人深居大山,每次到派出所办事都要走几十里的山路。针对辖区群众存在的困难,*派出所全体民警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变坐等问题找上门为主动深入村寨走访,问民意、体民情、解民忧,与群众“零距离”接触。 一是常预约服务。结合辖区山高路远的实际,责任区民警将联系电话预留在村委会公开栏内,群众有办事的,通过预约时间,责任区民警到村委会或到家中办理;根据辖区外出打工人员办事、咨询困难的实际,派出所开通警务微博和警务QQ,零距离服务群众。活动开展以来,接受群众咨询**人次,为群众解决困难**余人次。 二是常进村入户。规定每位责任区民警每周坚持三天以上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变民警坐等集中办公为上门流动服务,为群众送证,代办证件,走访调查群众,开展案件调查,做好人好事,出门一把抓,民警到村全方位开展工作,确保工作效率提升。目前,为困难群众、五保老人办身份证、户口本送证上门服务**人次,好人好事**件,取得一定社会效果,深受群众好评。 三是常与老百姓沟通。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要求,加强民警教育培训,教育民警常与群众沟通,会拉家常谈工作,了解老百姓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要求和意见建议,从而及时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切实提高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 四是常反思工作。每周一,派出所召开所务会,对民警每周到责任区开展工作中好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思考百姓“需要什么,反对什么”,确保每周的工作有目的和方向,真真切切为群众着想。 家住源泉村的孤寡老人周光二,少年父母病故,又没有其他亲人,终身未结婚,而且居住在大山之中,没有办理户籍等相关证件,民警在进村入户中了解此情况后,查阅了相关资料,调查了解周围群众,确定他的出生日期是****年*月*日,并免费为其办理二代居民身份证。责任区民警张学勇在为其送身份证上门的时候,发现其生病在床,立即到镇卫生院为其请医师治病,为他送去一袋大米和**斤菜油,联系镇政府相关部门办理了低保补助,使其能正常生活。 以群众所需为出发点开设绿色通道 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派出所民警深深体会到,身在基层,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与群众打交道、“零距离”接触,需要解决的都是群众的一些小事、实事、难事。做好群众工作,实时倾情服务好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满意,就会取得群众的认可和信任。 一是从服务特殊人群做起。该所对辖区的空巢老人、残疾人、病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进行登记,开通“绿色通道”,作为走访帮扶活动的重点对象,通过与他们促膝谈心,详细询问和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以真心争民心,以行动表达爱民深情。通过他们细心工作,为*户弱势群体办理了户口,为**人解决了生活中遇见的实际困难。 二是从群众小事做起。群众利益无小事,该所坚持以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抓手,大力开展作风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从接待群众的一言一行做起,从帮助群众办证,送证,帮扶困难群众送米送油等好人好事做起。仅****年上半年,民警护送生病需到医院治疗的老人等好人好事共*起,为帮扶困难群众能安度春节送米***斤,油**斤。 三是从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做起。通过开展“零距离”服务群众活动,了解到当前群众关注的是农村计划外生育小孩和非婚生子女入户困难的热点问题,该所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及相关的便民利民措施,经民警核实属实的一律予以落户,****年以来共入户**人,纠错户籍信息*人,为已成年无户口人员入户**人。 家住蔡河村的五保户*,由于家庭贫困,生活困难,在办理低保过程中才发现出生日期错误,责任区民警获悉情况后,深入蔡河村走访调查,为其更正错误,帮助他办理了低保,享受到国家的相关待遇。但了解到其住房已形成危房,居住困难,责任区民警*及时与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联系,多方努力下,已将*接到养老院生活,*老人逢人便夸派出所民警不是亲人胜是亲人,我这辈子享福了。 走“零距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不断拓展爱民空间 *派出所民警人少事多,各项工作比较繁琐,但派出所领导班子坚持认为,凡是便民、利民、安民的事都要不遗余力地去做,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做细、实事做实,切实抓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扩宽与群众心贴心交流的渠道。 一是综合服务到位。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全镇成立**个综合服务工作小组,由驻村民警、驻村干部、村干部组成,深入到***个村民组群众家中,调解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纠错户籍信息,送证、办证上门,镇村干部为困难群众办理低保,化解信访难题。通过前移办公阵地,零距离服务群众,同步实现就近处警、快速反应,将派出所建到老百姓家门口。 二是巡逻防范到位。结合综合服务情况,派出所创新组建了以派出所为主导、党政村联动、群众参与的涵盖治安巡逻、信息采集、纠纷调处等的巡逻防范队伍,让群众时刻看到闪烁的警灯和巡逻队员的身影,构筑社会治安防范长效机制。机制的建立,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件,调处群众纠纷**起;破案*起,抓获违法嫌疑人*人;规劝*名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抓获网上逃犯*人,有力的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年以来,*派出所有效警情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发案下降**.*%,破案上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达到**.**%。 三是人性化服务“零距离”到位。在接待和办证窗口,民警必须按照“两严两服务两提高”的要求,达到五个一工程(一张凳子、一张笑脸、一杯热水、一张纸笔、一声问候),使到窗口办事的群众感觉亲切、方便,并安装了服务评价器,群众办理事项后对窗口民警的服务质量现场评价,实现服务“零退庭”、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全程“零投诉”、服务主体“零违纪”,方便了群众,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月**日,综合服务小组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得知,辖区罗都彝寨熊书忠的老人过逝,在罗都葬坟时与本村欷杰祖坟绞相(地理风俗习惯),双方发生矛盾,彝族郗氏族中同胞与熊家几十人欲发生群体斗殴。当日在村工作的服务小组立即介入疏导调解,开展警民联调,由族长配合村干部和民警调解,最终达成协议,制止了一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双方握手言和。 *派出所全体民警通过努力,把公安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拉近了公安机关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他们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戴。 “现在派出所民警到村多了,笑脸多了,说话温和了,为群众办‘大’事快了,办‘小’方便多了,这些我们都能亲身看到、听到、体会到。”*村的警风警纪监督员杨树荣十分认同这种“零距离”服务群众的模式。 *派出所所长*说:“群众满意是我们工作的标准,解民忧、察民情、听民声,实现服务‘零退回’、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全程‘零投诉’、服务主体‘零违纪’,就是我们全所民警的工作目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