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消防管理 >> 队伍管理 >> 浏览公安
  • 变革时代背景下的部队管理教育工作刍议

    时间:2015年05月26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近年来,各级消防部队高度重视部队管理工作,一系列禁令铁规先后出台,各项教育整顿活动常抓不懈,对夯实部队基础、规范部队管理和促进执行力、战斗力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看到,随着社会变革的全面深化,信息化浪潮的不断冲击,部队的内外环境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部队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的同时,队伍管理也面临着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如何因时制宜,有效提升部队正规化管理水平,确保政令警令畅通,实现部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是值得各级部队管理者深入思考、不断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消防部队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通过各级消防部队长期不懈的努力,当前部队形势总体平稳,队伍管理工作集中有序,但两个经常性工作浮于表面,基层部队,尤其是远、小、散、直单位纪律作风松散,制度执行不严、工作落实不实等“沉疴”长期不同程度存在,影响着部队的安全和稳定。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出以下五点问题:

        (一)精细化管理不到位。由于思想重视不够,灭火救援勤务繁重,对条令规章钻研不深、不透等原因,当前部队管理工作存在时松时紧,重“硬”轻“软”,重“做表面文章”轻“经得起考验”,热衷于搞突击整顿、以整顿代替经常性工作等现象,管理粗放,导致官兵执行条令的随意性、弹性大,致使内务设置、清洁卫生、本册填写、礼节礼貌等看似小问题的老问题屡查屡纠、屡纠屡犯,管理松懈、纪律松弛、作风松散的问题不能从根本得到解决。

        (二)理论学习流于形式。基层部队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条令暨规章制度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的传达学习、业务理论基础学习等流于形式、照本宣科、效果不理想是长期以来部队管理教育工作的一项“顽疾”。很多基层单位或是把读文件读材料看作是学习的主要手段;或是一味强调抄笔记、补记录、做样子、应付检查;或是敷衍了事,只满足于把规定的内容学完,没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没有深入研究官兵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根据不同人员、不同情况开展针对性教育。

        (三)规章制度执行不力。一些单位在规章制度抓落实上存在脱节、缺乏跟踪问效现象,导致条令条例和制度、措施只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念在嘴上,官兵纪律意识弱化,执行随意性强,操课紧、课余松,营内紧、营外松,一日生活秩序不规范,政令、警令不畅;或搞形式主义,到基层检查走马观花,讲评工作蜻蜓点水,不解决实际问题;或搞“一阵风”,情势紧张、领导过问多时,就狠抓一阵,时间久了,又放松了要求和监督;或一味讲求“一团和气”,做“老好人”,面对违规违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导致部队基础不牢、作风不实。

        (四)骨干作用发挥不足。士官、班长、党员等骨干队伍是部队的中流砥柱,其“传、帮、带”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部队管理的效果。主观上,当前消防部队骨干队伍存在能力素质偏低,安心服役、建功立业信念不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思想严重等问题;客观上,中士以上士官缺乏等级优待导致晋级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前车之鉴”无形之中导致后进战士无意留队,加之量化管理缺乏稳定性、持续性以及兑现奖惩力度不够等现实问题,致使原本可以在战士量化管理中释放话语权的班长骨干也处境尴尬,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骨干队伍作用的有效发挥。

        (五)层级管理缺位明显。部分大队领导班子“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议训议管针对性不强,鲜有立足本地实际议定的工作举措;管理大队只管业务、不管思想,只管“八小时内”,忽视“八小时外”;管理中队只管保障,认为管理教育是中队主官的事;对基层中队请示事项,存在冷处理、矛盾上交等现象,缺乏一级党委应有的作用。大队主官与中队官兵沟通少、了解少,不事督导检查,对官兵的诉求缺乏有效的沟通反馈。

        二、影响部队管理的原因分析

        薄弱环节的产生,有部队内外客观大环境的影响,但反思起来,根源主要在各级部队管理者主观认识的不到位、能力的不到家和方法的不适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队伍管理形势分析不够、研判不准。一是外部原因。社会的深刻变革、媒体的高度快捷和信息的空前开放,无不强有力地影响、诱惑和冲击着官兵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一方面扩展了官兵的视野,拓宽了官兵成长的平台,为部队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由消防部队职责性质所决定的工作“地方性”特点,使官兵与地方接触密切,拜金、享乐、攀比等社会不良风气和渴望摆脱纪律管束等欲望不断侵蚀着官兵的思想防线,弱化官兵奉献精神和纪律意识,加大了部队管理教育的难度,增加了部队安全风险。二是内部原因。兵员成分日益多样化,增加管理复杂性。以资阳支队为例,士官占士兵总数的**.*%,其中中、高级士官占**%;高中(含)以上学历士兵达**.*%;义务兵中“独生子女”占八成,少数民族士兵占**.*%;士兵普遍具备一定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经验,思想活跃,爱好广泛,反映出强烈的时代气息,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民主意识强,服从意识差,纪律观念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弱等特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都给部队管理带来挑战,一些单位对形势研究不够,分析不透,方法手段跟不上形势发展。

        (二)干部责任意识薄弱,管理水平和工作积极性不高。一是思想麻痹。有的基层管理干部主责意识弱化,认为基层辛苦、枯燥、不自由,精力外移,总想换岗位掉部门;有的干部抱着“自己能力越大、部队管得越好,自己越是走不了”的错误思想,干脆破罐子破摔,在职不尽责,出工不出力,工作标准低,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二是能力欠缺。部分干部在队伍管理上作风不实,在工作落实上缺少统筹,不思考组训方法、不摸索带兵之道、不钻研新形势下训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热点问题,对待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总是不求甚解,对隐患苗头缺乏敏感性、预见性。三是疏于学习。一些干部整日忙于应付工作,忽略理论、业务学习,轻视政策、规章的研究,不注重知识、经验的积累,肚里没货、心里没数、底气不足,不会做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经常性的管理工作,遇到问题不会处理,不会管,不敢管,不愿管,致使部队管理松散、无序。此外,一些单位不重视干部培养,从优待警政策落实不到位,基层干部的实际困难得不到妥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也是造成干部工作不安心不尽心的原因之一。

        (三)管理教育观念和方法陈旧,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一是观念滞后。一些管理干部单纯沿袭陈旧落后的填鸭式、高压式、教条化的管理模式,不了解年轻士兵渴望“民主、平等、理解”,没有体现新时期管理教育的与时俱进性。二是方法粗放。管理教育方法拘泥于形式,习惯于应付式、突击式、运动式和亡羊补牢式的工作指导,不注重抓经常、抓基础、抓养成的深入探索和扎实积累,没有把管理、教育和训练有机结合,缺乏制度规范相约束、人防物防相补充、多管齐下抓管理综合效能的发挥。三是执纪不严。队伍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条令执行和制度落实打折扣。对于违规违纪行为没有按规处罚、从严处罚,或象征性的进行批评教育,或顾及情面有意偏袒,致使个别官兵有恃无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违纪行为屡屡发生。四是履责不实。少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不能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两个经常性工作落实不好,存在重业务、轻管理,重基层、轻机关,重士兵、轻干部,重工作日、轻八小时以外现象,致使在重点人管控存在漏洞、重点时段管控存在盲区、重点部位管控存在死角。

        三、加强部队管理教育工作对策思考

        长期以来,各级消防部队针对提高部队管理工作水平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调研,形成了很多针对性、实效性强的工作举措。结合当前队伍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应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纠治部队管理教育工作存在的“顽疾沉珂”,确保工作成效,维护部队持续和谐稳定。

        (一)以思想教育为抓手,全面提升干部素质。一是强化理想信念塑造。认真探索、创新方法,扎实有效开展好宗旨教育、奉献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使基层官兵深刻认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正确对待物质利益和个人得失,做到时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服务经济建设、社会稳定为中心,牢固树立“扎根在警营,建功在基层”的思想,坚定信念,认真履职,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的为消防事业做出贡献。二是注重思想防线筑造。要大力开展党史、军史和热点时事教育,使基层官兵对国情、军情、警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增强纪律意识,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蚀,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政治本色。三是狠抓干部素质提升。强兵先强官,要通过集训、轮训、讨论交流、领导传帮带等形式,在强化基层干部特别是新干部的教育培训上花心思、下功夫,确保学习教育不走过场、取得实效,切实引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其运用条令条例带兵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管理与说服教育的能力,成为业务精通,组织有力,管理科学,形象好,素质高,作风硬的管理骨干。

        (二)以安全稳定为保证,加大从严治警力度。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各级领导干部要认清当前部队安全工作的严峻形势,正确认识安全防事故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长期性和反复性,牢固树立安全工作首善意识,牢固树立抓好业务是硬指标、带好队伍也是硬任务的思想观念,明确安全工作于部队管理工作乃至部队各项工作“***-*=*”的基础性、关键性地位,真正把安全防事故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二是严格制度落实。注重抓好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强化对条令规章的学习和执行,在队伍管理中有尺度,有标准,严格按照要求令行禁止、兑现奖惩,维护军令和禁令的严肃性、权威性。对不服从管理、违反条令规定的人和事,必须按制度及时做出处理,绝不能迁就,用严格分明、公正客观的奖惩来调动官兵工作、学习、训练热情。三是强化精细管理。要从小处、细处抓起,一点一滴抓好习惯养成,牢固树立经常抓、抓经常,一刻也不放松的管理理念,严格按照条令条例,狠抓检查督促,做到严抓细抠;要借力科技应用,提高双向行车记录仪、高清视频对讲系统等技防设施应用效能,充分发挥其安防作用,做到人防、技防、物防相补充,切实做到查与不查一个样、练与不练一个样、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按条令条例办事的良好态势,确保部队的高度稳定和有序统一。

        (三)以与时俱进为指引,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队伍管理要时刻本着因时制宜、因势制宜的理念,细致观察、深入思考、积极探索、不断革新。一是要统筹教管方法。要跳出老旧的大包大揽、高压管理和教条管理等模式,做到张弛有度,严爱结合,堵疏统一,情理交融,既要敲重鼓、响重锤又要细水长流、润物无声,既要克服简单粗暴和放任自留,也要防止感情用事和低格调。二是注重榜样带动。年轻士兵更为重视平等和民主,管理干部要克服只说不干的习惯,坚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要求战士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要身体力行,用自身的过硬素质和良好形象去带动士兵、感染士兵。三是强化人本关怀。各级领导班子要做到以人为本、以情带兵,切实关心官兵的成长,进一步帮助其解决诸如家属就业、子女入学、住房、看病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使之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工作。四是务实调研实践。机关领导干部要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切实深入基层部队掌握情况、指导帮扶,结合实际进行研究探讨,切实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把部队管理教育中好的方法和经验再合理的运用到部队的管理中去,全面提高部队建设和管理水平。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管理探究
  • 下一篇:浅析混编制消防中队的发展模式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