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探索
*市位于*江中游,*省东北部,辖五县三区一市、***个乡镇、****个自然村,幅员面积*.**万平方公里。*地处丘陵地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全市*百多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以上,大部分乡镇、村社位于十年九旱的旱山区,交通不便,人畜饮水困难。受地理条件和多种因素制约,全市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欠账较多,火灾隐患较为突出,农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自防自救能力较差,农村消防安全形势历来十分严峻。面对制约农村防火工作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市通过多方调研,结合实际,寻找突破口,按照国、省相关规定和要求,以建设农村消防安全保障体系为主线,以遏制和减少农村火灾、努力实现农村社会和谐为根本出发点,切实加大农村防火工作力度,通过艰苦努力,全市农村基本构建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火灾防控体系和“平时能预防、发生火灾能逃生、扑救初起火灾不出村、扑救一般火灾不出乡镇”并覆盖农村各地、适合农村特点的灭火应急救援体系,农村防火工作社会化水平显著提升,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抗御农村火灾的整体能力明显增强,火灾事故尤其是重特大火灾事故有效遏制。****年*月*日,继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分》节目聚焦*消防工作创新经验后,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生活***》栏目再次对全市农村防火工作进行了长达**分钟的专题报道。同时受到了国家七部委新农村消防工作验收组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市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市和革命老区,经济较落后的情况下却在不断创新中破解了农村消防工作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开创基层公共消防安全体系建设的新局面。
*.在创新中夯实农村消防工作基础
*.*在探索中创新。在农村防火工作的长期实践中,我们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积极顺应时代要求,紧跟形势发展,深挖潜力,拓展思路,大胆实践,农村防火工作经验不断推陈出新。上世纪**年代,西充县就开始大力推广“有罩灯”、“栏灰槽”;**年代,南部县、阆中市先后总结出“四不四要”和“五有八不准”的农村防火经验,促成全国、全省农村防火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近年来,全市又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辐射”的办法,先期在不同自然条件的阆中市金龟坝村、碧云村、七里镇凌家大院开展农村防火试点工作,随后将试点模式推广到南部县望月村、四房嘴村、顺庆区栖乐垭村、高坪青林村、*大凤垭村等地并进一步在全市推广,探索和构建了农村防火工作的新格局。
*.*在制度上创新。一是建立和落实了各级政府的消防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农村消防事业发展纳入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考核,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要把消防工作目标任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二是把农村防火作为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实行一票否决并与相关领导工作实绩考核挂钩,促进了各级领导责任落实到位。三是与乡镇、村、社层层签订《农村防火目标责任书》,统一考核,严格奖惩,逐级落实了农村消防监管责任。四是制定下发《*市消防“三基”工作标准》和《*市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乡镇、村社消防安全监管办法和职责,强化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村消防监管责任体系。
*.*在提高意识上创新。一是坚持抓好经常性宣传教育。编印《消防教育培训教材》、《*市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读本》、《常用防火灭火知识》等农村防火适用教材资料,将《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读本》纳入了全市中小学必修课程,实现了“教育一个、带动一家、影响一片”的教育目的。二是大力开展集中教育培训。利用“**.*宣传日”、春节、收割季节等重要时段,通过广播、电视、墙报、传单、举办图片展览和防火灭火知识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了农村防火宣传教育;在部分乡镇和村社开办了消防夜校,定期向农民群众讲授防火灭火知识;在村头、路口等显眼位置普遍设置消防宣传栏、防火标语和警示标记,形成了“时时处处讲防火、村村户户抓防火”的群防氛围。三是积极构建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组建了*市消防教育培训中心,各县(市、区)分别建立了消防教育培训点。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共举办消防业务知识培训班***期,培训消防从业人员*****余人,培训乡镇、村社干部和农村消防监管员****余人。四是以“四进”工作为载体,扩大宣传面,拓展消防宣传教育空间。早在****年,全市各县(市、区)都及时按要求制订了《*省消防宣传“四进”工作考评标准实施细则》贯彻意见,顺庆、阆中、西充、*等地还根据辖区实际出台了相应的《考评标准》。在消防宣传进农村的进程中,全市各级消防机构印制宣传资料*万余册发放到乡镇及村社,在农村学校举办消防知识讲座、组织灭火逃生自救演练***余次,建立农村消防夜校***所,在乡镇、村社开展巡回宣传咨询活动***余次,接受群众咨询*****人次,宣传培训群众***万人次。
*.*
因地制宜求创新。农村防火涉及千家万户,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做好农村防火工作必须坚持走好群众路线。遵循这一原则,结合全市农村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近年来,*积极创新措施,切实加大农村火灾防控力度。一是创新农村火灾救援力量保障体系。广泛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地方、企业和民间组织的作用,加大了兼职消防、义务消防、民办消防等多种形式的消防力量建设力度。重点加强了乡镇政府志愿消防队伍建设,建立和充实了以乡镇长、武装部长、派出所干警、村支部书记、村长或社长以及相关单位职工、农村留守青壮劳动力等为主的乡镇义务消防队,对乡镇和企业自建自管难以为继的消防力量采取政企合办、政府接管的办法保持其战斗力。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农村义务消防队****个,建立义务消防分队****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农村各地、适合农村特点的农村火灾救援力量保障体系。二是创新农村消防装备力量建设。根据辖区实际,采取了政府出资或代征、政企合资、民间筹资、单位农户捐赠等多种办法,多渠道筹集农村义务消防队装备建设资金。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市农村义务消防队购置手抬机动消防泵****台、水带*****米、水枪****支,灭火器*****具,电话***部,利用农村喷灌泵等农机具改制消防、喷灌合用泵****具,利用农用车、拖拉机等运输设备改造成火灾时能起到运水作用的车辆****辆,农村消防装备水平明显提升,火灾救援能力明显增强。三是以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重点解决消防车通行能力和消防取水等突出问题。在充分利用江、河、沟、渠等天然水源的基础上,依托各地饮水工程和能源、乡村道路等基础建设,重点建设了市政消火栓和简易消防取水点;对未纳入消防规划的乡镇和有条件的村社在建筑密集地段、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耐火等级达不到要求的棚户区、古建筑较多地区等按要求增设了市政消火栓、消防水池和天然水源取水设施;针对消防车难以停靠取水的农村小河、池塘等,配备了手抬、推车式消防泵,确保了大部分农村水源能随时作为消防水源使用;对养殖户消毒池、靠近集镇和村民聚居区的养鱼池等加以了改造利用,为扑救火灾提供了后备水源;对旱山区采取了扩大农户水缸容量、增设水窖、水池等办法,以应消防不时之需。四是创新农村火灾防控条件。大力实施了农电改造,更新优化了农电线路和电器设备,对易燃的饲草、柴垛、麦场等实行了远离住房集中存放,减少了火灾隐患和致灾因素。
*.*在监管中创新。一是出台了《*市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规定(试行)》,明确派出所消防监管职能职责和目标任务,强化了派出所消防监管职能,解决了“谁去管”的问题;二是建立了从派出所到管段管片民警的线型监管网络,解决了“管什么”的问题;三是加大对派出所民警消防监管业务的培训和指导,夯实了出所民警消防监管业务基础,提高监管能力,解决“怎么管”的问题。全市公安派出机构消防监管职能发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农村消防监管的主导力量。
*.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消防组织不健全。目前,全市乡镇防火安全领导组织和义务消防组织还未得到全面普及,个别乡镇虽然建有防火组织,但多是有名无实,徒有虚名,组织人员消防素质不高,乡镇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消防培训,对消防工作普遍存在不懂、不会等问题;其次是农村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导致了农村消防组织建设、消防制度不健全,消防工作不落实,消防管理水平低;三是基层派出所因管辖范围广,工作任务重,警力有限,消防分级管理往往停留在一般性的部署上,很难把监督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致使偏远农村消防工作成为消防管理的空白点和盲区。
*.*村镇规划不到位。目前,全市大多数乡镇、村未编制总体规划,尤其是未编制消防专规,在村镇建设中存在居住区、工业区混杂,各功能区相互干扰;乡镇区建筑密度过大,交通拥挤,防火间距严重不足、消防道路不畅、建筑物耐火等级低、无室内外消防给水;不少作坊生产加工的产品、原材料多属于易燃、可燃材料,大大增强了火灾的负荷,致使存在众多的火灾隐患。
*.*多种形式消防力量薄弱。一方面,*是全省第二人口大市,是劳务输出大市,农村大量青壮年均外出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基本上是老弱病残,过去组建起来的志愿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人员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必备的消防车辆、装备器材,只是流于形式,根本承担不了灭火救援任务的需要。
*.在创新中寻找突破口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构建和谐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为全面推进农村消防事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对农村消防事业和农村防火工作提出了新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农村防火工作需在创新中寻找出路。一是进一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农村防火机制。二是把农村防火工作纳入和谐村镇、平安村镇建设内容,结合农村公共事业和城镇化发展,进一步加强乡镇消防规划和消防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防火安全条件。三是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农村防火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进一步健全适合农村特点的农村火灾救援体系。四是进一步健全行业、系统消防安全自律机制和“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农村防火工作机制。五是以“五五”普法、 “三下乡”以及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创建文明村镇、评选文明户等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强化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六是搭载“县级公安机关、中心派出所、乡镇警务室、驻村警务站”四级链条式警务运行模式,进一步提升公安派出机构的农村消防监管能力。七是进一步完善农村防火工作考评机制、监督机制和投入机制,促进农村防火工作长期高效运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