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消防执法工作现状
通过两年的*挂职锻炼,让我感受到了雪域高原的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消防精神,体会到了*消防工作开展的不易,同时也发现执法工作存在很多问题,现就*消防执法工作现状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执法工作现状: (一)基层大队执法思想偏差。 1、思想认识不够。*地处雪域高原,海拔高、条件差、环境恶劣,又处于*,维稳形势严峻,这一系列的缘故造就了基层大队官兵思想上的偏差和懈怠,认为在这么差的条件下,在这呆着都是做贡献了,更不要说做其他的事了,对于大队执法工作,本着能做就做,应付了事,不能做就找客观原因,历史原因,不去积极作为,忘记了大队本身的基本职责是消除火灾隐患,防控火灾形势。 2、重经费轻执法。由于*经济发展相对内地较慢,各个大队整体消防业务经费基数低,各大队把大队业务经费作为首要目标,所有工作都围绕这个目标来开展,执法工作开展过程中如有政府领导或财政局领导打招呼,执法工作最后大多不了了之。 3、重人际轻执法。由于县城较小,人流量少,县城人口少,特别是地处偏远山区,娱乐项目较少,人际交往相对比较密切。在执法过程中如果遇到熟人开的场所,很多时候说下就完事,也不进行复查,火灾隐患仍然存在,整改不到位。 4、重维稳轻执法。*北路几个县都是维稳重点县,从县到州到省政府对维稳工作十分重视,这也要求消防大队同样重视维稳工作,由于基层人员不足,大多精力花在开维稳会议,在联系乡镇蹲点,在联系村慰问、驻扎以及维稳执勤上,而对于基础执法工作,支队要求的人均每个月十个监督检查记录都不能完成,大多都是直接在办公室填写录入系统。 (二)执法单位基础薄弱。 1、基础资料不完善。最基本的执法工作台账没有建立,重点单位档案缺失,内容填写不完整,除了最基本的《消防法》和《四川省消防条例》,其他监督执法工具书都没有,监督检查记录和建筑审验文书都是在需要的时候才从电脑里打印出来,日常法律文书准备欠缺。 2、执法文档缺失。监督管理系统内录入的监督检查很多没有实际的纸质文档,行政处罚纸质资料不齐全,监督管理系统录入不规范,只有受案登记表、告知笔录、处罚决定书等几个少数的法律文书,其他一系列的证据完全缺失。 3、资料管理存档不规范。日常的检查记录和责令改正通知书等文书放置不规范,需要的时候找不到,在年终检查完后,档案不能按照规定将档案归入档案柜,如果负责内勤的人员不在或调动,存放的档案就不知所踪,只找得到个别档案。 (三)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差。 1、不会写。监督检查记录不会填写,之前不管什么场所检查,填写的都是其他形式监督检查记录,填写内容也只有发现的问题,检查人员,单位陪同检查人员经常无签名,一般形式监督检查记录根本没有,要使用都是直接从电脑打印出来,用订书钉订上用于检查,大多内容填写不规范。 2、不会查。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检查方式单一,检查内容贫乏,只会简单的看是否配置了灭火器、应急照明灯等消防器材,是否具备符合要求的安全出口等,而对于一些细节不会检查,如场所疏散门开启方向、疏散标志悬挂高度、娱乐场所安全出口不能与民用出口共用和酒店等场所疏散楼梯的要求等都不会检查。 3、不会看。执法人员对于建筑审核图纸所知甚少,拿到一套图纸,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什么图纸上面应该看什么,建筑消防知识欠缺。 4、不肯学。由于执法压力不大,检查可以应付,执法人员对业务学习不是很看中,在和我一起检查的过程中,大多都是主动是找负责人,看隐患,与被检查单位负责人交流,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大队参谋就是一言不发的跟着,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大队在买回了一些执法工具书以后,也没有看到谁会主动学习。 5、法律知识欠缺。很多文书上饮用的法律条款错误,违法行为和出处罚条款混淆,对基础法律法规不熟悉,特别是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规范知识严重欠缺。 (四)执法业务培训效果不理想。 总队支队也组织了相关的消防业务培训,甚至还把*的执法人员召集到成都进行统一培训,但培训的效果不明显,在外面学的和现场看的消防设施器材在*很多都没有,学了以后回来用不上,久而久之也忘记了。组织的视频培训由于各个单位都是在本地视频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学的时候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效果十分差。 (五)单位主官重视程度不够。 各个基层大队的主官的重心都放在消防业务经费的争取,队站建设之上,对于执法业务工作,在根本上就没有引起重视,个别主官根本不会监督检查,也重来不参加检查检查,所有执法活动都是由参谋完成。传帮带的良性循环未能形成,从而形成领导不管,参谋应付了事的恶性循环。 (六)上级机关监管不到位。 上级机关每年都会对大队进行半年工作检查及全年工作检查,执法质量考评等一系列的检查,但由于也存在着在边远山区工作,环境差、工作辛苦的思想,大队主官也大打友情牌,勾兑检查人员,导致对大队的执法业务检查不到位,发现的问题只管提出,不管整改。 日常每个月上级机关对各个大队也有执法数量要求,但只看数量不管质量,只要在网上查询的数据完成了就好,但实际很多检查填写都不规范,行政处罚只有法律文书,相应的证据都没有上传就结案了事。 (七)挂职干部难作为。 挂职干部大多作为副职,在执法过程中,遇到单位主官的熟人,政府部门的领导等打招呼的,只能看主官的意思办理,有的执法案件就不了了之,执法主动性大大受到打击。对下面参谋,在执法上发现问题,要求参谋去完成某项任务时,参谋不理不问,甚至连续说了几次后,参谋也没行动,作为临时领导,很多参谋不会卖挂职干部的帐,给单位主官汇报后由主官提出来,参谋才会去执行,严重影响了挂职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八)个别位置专业不对口。 消防大队的职责就是消除火灾隐患,预防火灾,个别大队领导从政治处、司令部等岗位调整过来,对于防火执法工作完全不懂,自身也不加强学习,日常的监督检查不参加,对单位的执法任务不理不问,又在一些执法过程中瞎指挥,乱表态,导致执法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二、对应整改方法: (一)加强执法理念教育,提高基本执法认识。 强化教育,端正思想。首先明确消防部队的性质的根本任务,通过学习教育或专题活动的方式,逐步提升自己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价值观。 (二)加强执法素质培训,提升实在执法业务素质。 1、结合实际,开展针对性执法培训。针对*特殊的区域环境和人文情况,由支队组织开展执法培训,就从最基础的学起,根据场所不同类别,检查的内容不同,如到宾馆应该检查什么,从最基本的灭火器材到建筑消防设施,由浅入深,而不是笼统的讲解理论知识。 2、交流学习,到内地大队开展实际操作。学习要理论结合实际,由于*本身的限制,很多理论都是纸上谈兵。把年轻的执法干部交流到内地大队一个短期时间,在这个时间内与内地大队同检查同办案,到实地实际了解一些执法程序以及检查程序,通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形成模式,再回到原单位开展执法工作。 (三)落实执法督察,建立大队主官执法监督体系。 1、签订责任书,落实主官检查任务。在支队与大队签定的责任书上落实主官的执法责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定比例的执法活动必须由主官带头完成。检查方式为查检查记录签名,同时根据检查记录签字电话回访。 2、监督检查不走过场,落实监督系统抽查制度。机关开展检查时落实检查任务和责任,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形成书面记录告知责任单位整改,并有责任对其整改情况进行抽查。在日常,应该强化监督执法系统网上抽查制度,定期不定期对各单位网上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的录入情况进行抽查,就抽查情况以督查通报形势下发,并督促各单位进行整改。 3、完善单位个人执法档案,随时抽查。执法档案作为单位和个人执法情况的基本体现,应引起各单位的重视,保证执法档案完整,并与日常执法文书能对应,上级机关也应该加强对执法档案的抽查,看其是否填写,是否填写规范,是否与实际相符。 (四)提高挂职干部话语权,提升整体执法质量。 1、提高对外的执法话语权。在执法过程中,主官放手让挂职干部去做,让挂职干部以“黑脸”的形式强制保证执法活动的顺利进行,主官则“红脸”做好协调,保证执法活动落到实处,也协调好地方关系。 2、提高内部的执法话语权。主官应积极主动在内部强调落实挂职干部的责任和权利,特别是执法工作方面,应保证政令畅通,命令及时落实到位,提高挂职干部对参谋的执法指挥权。 (五)专业对口,强化学习,人尽其用。 针对不同的职责岗位选用不同的人选,对于跨岗位的人员,应强调其加强专业业务的学习,至少在其位谋其政,不能不理不问,或是外行指挥内行,真正做到人尽其用,保证基层单位的执法次序。 以上为我挂职期间一些感受和建议,很不成熟,请领导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