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加强消防员灭火救援中的安全防范
在过去几年间,全国消防部队平均每年有**多名官兵因公或灭火救援英勇牺牲。特别是今年五月份期间,全国消防部队共牺牲*名官兵,其中在灭火救援处置中牺牲*名,教训十分深刻。在灭火救援行动中,面对瞬息万变的灾害事故现场,如果指挥不当,保护措施不得力、处置方法不当,势必造成消防人员伤亡和车辆器材损害。随着社会的发展承担灭火扑救任务和参加其他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已经成为法律赋予公安消防部队的神圣职责和义务。针对当前基层消防部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必须认真研究灭火救援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安全管理,在圆满完成灭火救援任务、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确保消防员和消防装备的安全。笔者结合当前开展的《安全工作专项教育整顿活动》谈谈在灭火救援中部队官兵的安全管理。
一、强化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一线灭火救援指挥能力 在进入“知识经济”的新世纪后,我们正面临一个各种高科技、新材料、新知识不断产生并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新时代。如今城市建设突飞猛进,高层建筑随处可见,石油化工企业日益增多,地下建筑广泛使用,新兴产业大量涌现,致使火灾和各种灾害事故发生的频率迅速加大,危险程度不断增加,处置难度越来越大。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基层指挥员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更新观念,紧跟形势,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灭火救援组织指挥能力,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科学有效地进行灭火战斗,预防事故的发生 *、指挥员在灭火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一是要明确灭火战斗的目的,也就是要正确预想灭火战斗可能会取得的成果。火场指挥员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采取各种措施,准确、快速地捕捉火势发展蔓延的信息和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险情的预兆,特别是在掌握表面现象信息的基础上,注意深层次的了解、决定火势走向和趋向的信息。在此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判断,制定有效的战术技术措施,从而赢得灭火作战的主动权,不打没有目的的仗,减少因决策错误而引起事故发生的概率。二是要明确重点进攻部位,要合理把握进攻的时机,随时准备行动。三是要合理部署兵力,要根据火场情况,有着重的把主要兵力投放到火场的主要方面,还要考虑到战斗力量的构成因素。四是要灵活正确的运用战术方法,不能生搬硬套,要因地制宜,综合运用,随机应变。 *、要正确的选择进攻阵地。在选择阵地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看是否依靠承重墙,要科学推断墙的承重、受力情况,有无变形等情况,严禁站立于柱、梁、非承重墙、屋顶等下面;二看是否有装饰用的水泥、石膏等装饰材料,考虑其因受热后内外膨胀不同而容易掉落、砸伤人员的可能性;三看农村民房中是否有泥墙受水浸泡,或与倒塌墙体有钢筋相连的墙体下严禁设水枪阵地;在窗台、阳台、屋顶、墙体上、梯上设置水枪时,压力不应太大,人员要有相应的固定措施、防止跌落;四是扑救残火时要全面观察火场建筑物,在火灾后其承重有很大变化,要考虑其是否有倒塌、掉落物等危险。 *、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自身防护。作战时,战斗员的常规防护装备缺一不可。常规防护装备对于保护战斗员在灭火抢险战斗中免受伤害,防止坠落,发挥战斗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平时保养的好坏,战时是否充分利用,也直接影响到灭火抢险成败和人身安全。因此,各级指战员要充分重视器材保养和安全测试,确实把安全检查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好常规防护装备为灭火抢险救援工作提供安全保证。 三、全面加强和改进灭火抢险救援工作 *、加强理论的学习应用,实现业务理论和灭火指挥的有机结合。公安消防部队实施灭火抢险救援行动的快速性、多样性、协调性,要求各级指挥员、战斗员必须努力学习灭火抢险业务知识,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指挥水平。要下大气力抓好消防业务基础知识、消防法规、灭火救援基础工作、消防装备、建筑防火常识和固定消防设施、灭火抢险救援行动、灭火应用计算、各类火灾扑救行动等专业理论的学习,高度重视灭火组织指挥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加强装备配置和训练,实现人与装备的有机结合。灭火救援技术装备的配置是推进消防部队现代化建设,保障完成急、难、险、重等灭火救援任务的基础工程,必须从保证执勤灭火的需要出发,按照轻重缓急,分阶段、分步骤加强灭火救援技术装备建设。要立足现有装备,通过适应性训练、心理训练和模拟实战训练等,使消防指挥员、战斗员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各种车辆装备器材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达到熟练操作使用的目的。同时加强车辆装备的维护保养,确保时刻处于完好状态,确保关键时刻完整好用。 *、积极推进训练改革,实现“训练”与“实战”的最大结合。训练是提高官兵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严格而又贴近实战的多形式、多内容、多科目、多组合的技术、战术训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官兵驾驭处置各种火灾和复杂灾害事故的能力。 首先,训练要从实战需要出发,灭火救援需要什么,就训练什么。要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训练观,把操场训练和现场演练有机地结合,要突出基地训练;把单兵训练和战斗班(小组)训练有机地结合,要突出组合训练;把技能训练和应用性训练有机地结合,要突出应实 性训练。不管什么训练都要贴近实战,如在灭火救援中如何进行侦察、如何进行破拆、如何选择救人方法和途径、如何设置水枪阵地、如何观察建筑物是否倒塌、如何避免爆炸或中毒等,通过训练不断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和现场应变能力。 其次,训练要从装备出发,有什么装备,就训练什么操法。人和技术装备的最有效结合生成战斗力。近年来新装备、新器材、新技术广泛应用消防部队,这对提高灭火救援作战能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新配备的装备、器材、技术,要认真研究,积极消化,编成操法,组织训练,使作战人员熟练掌握其性能,会操作使用,让新装备、新器材尽快形成战斗力。 再次,训练要有创新,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场地进行。要根据参训人员的不同情况,开展不同内容、不同科目的单兵或组合训练。通过训练提高官兵综合素质和复杂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圆满地完成灭火救援任务。 四、切实加强灭火抢险救援安全管理。 灭火抢险救援行动往往伴随着浓烟、有毒、爆炸、建筑倒塌等危险性,只凭敢冲敢上、舍生忘死的精神,没有良好的装备、正确的战术作保证,防护措施不得力、处置方法不当,会对消防指战员的人身安全和车辆装备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必须做到准备到位、措施到位、指挥到位、战术到位,以保证各项灭火救援任务的完成和灭火指战人员的自身安全。 *、加强灭火抢险救援基础工作,做到准备到位。必须注重火灾基础的探索研究,总结火灾规律、特点和经验、教训,结合战例分析判断,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上升到理论,反复总结研究,在长期的灭火抢险救援实践中摸索火灾和灾害事故的发展规律,有的放矢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要组织官兵对辖区内消防重点单位、化工生产、储存单位和高层建筑、地下商场、大型人员聚集场所等建筑结构、内部消防设施等情况的熟悉和掌握,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遵循灭火抢险救援的科学规律,做到措施到位。在灭火抢险救援工作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讲究科学方法,全力做好灭火救援安全管理。要正确地采用侦察、询问、检测等手段,及时准确地对火灾及灾害事故的发展趋势、危险程度等做出正确判断,部署战斗行动,适时调整力量部署。要严格落实训练和灭火抢险救援行动中的安全措施,特别是对可燃气体、危险物品、船舶、高层、地下建筑等危险大、情况复杂的灭火抢险救援行动,要遵守灭火抢险救援的程序要求,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及时调集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予以配合,坚决避免盲目蛮干,确保官兵人身安全。 *、根据火场情况适时调整战斗部署,做到战术到位。火场发生恶变危及官兵生命危险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存作战实力和实施更有效的进攻,必须调整战斗部署。扑救火灾、处置灾害事故时,一定要具备防御意识,切实做到打要打得赢,要狠狠的打,死拼硬守;关键时刻要果断撤退,保存实力,以利再战;撤退要及时迅速,绝不能优柔寡断。在部署灭火力量时,要车头朝外,停于便于撤退的位置;一线官兵要少而精,并做好个人防护,选择好进攻阵地,占据便于隐蔽、撤离的位置;在强调敢打硬拼的同时,要事先定好撤退计划,统一撤退命令、信号,选择好撤退路线等,一旦当火场上出现非常不利的情况,难以防御、进攻或者有可能威胁灭火指战员或在场人员安全造成更大险情时,应果断调整部署,命令部队转移、撤退或就近隐蔽,避免因爆炸、沸溢、倒塌、毒气等险情况发生时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在过去几年间,全国消防部队平均每年有**多名官兵因公或灭火救援英勇牺牲。特别是今年五月份期间,全国消防部队共牺牲*名官兵,其中在灭火救援处置中牺牲*名,教训十分深刻。在灭火救援行动中,面对瞬息万变的灾害事故现场,如果指挥不当,保护措施不得力、处置方法不当,势必造成消防人员伤亡和车辆器材损害。随着社会的发展承担灭火扑救任务和参加其他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已经成为法律赋予公安消防部队的神圣职责和义务。针对当前基层消防部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必须认真研究灭火救援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安全管理,在圆满完成灭火救援任务、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确保消防员和消防装备的安全。笔者结合当前开展的《安全工作专项教育整顿活动》谈谈在灭火救援中部队官兵的安全管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