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前移一小步 群众方便一大步
**自治县*乡*村距乡政府**公里,与*市*县*镇*村交界,辖**个村民组,***户、****人,是附近村落的中心集市,一直以来保持着赶集的习俗,对**边区群众经贸往来、文化交流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村地处接边地段,社会治安情况较为复杂。*县公安局*派出所秉持警务前移、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理念,****年*月,在*村设立“流动警务室”,以实际行动架起警民“连心桥”。根据*村地处两省、市接边地带的实际,为进一步构建**边区和谐警民关系,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派出所主动联系友邻的*市*县*派出所共建*村“集市流动警务室”,经协商,两所于****年**月**日正式签订了《**边区“集市流动警务室”协作协议书》,两所各派出所民警到“集市流动警务室”共同开展工作。
一、开展便民服务,让边区群众“少跑路”。改变传统办公模式,每逢场天,由民警在“集市流动警务室”现场为赶集的群众办理户口登记、受理户籍业务、为群众现场照相、受理、发放二代证、开展户口核对等工作,就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群众申办事项。****年*月以来,共开展现场办公**次,接待群众****人,接受咨询****人,办理户籍业务***人,现场发放二代证****个,办理身份证***人,现场照相***张。
二、化解矛盾纠纷,及时消除不和谐因素。*派出所利用“集市流动警务室”平台,排查隐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年**月**日,警务室室长*在接受群众诉求时得知*村三组村民*与罗某俩家因宅基地问题一直闹纠纷,经村支两委多次协调均无结果。获悉此事后,*立即前往现场了解情况,经了解,两家的宅基地是紧挨着的,*想在两家宅基地中间位置修围墙将其隔开来,因两家就围墙的起始位置各执一词,一直闹着矛盾。*就把两家人还有村干部叫到一起协调此事,对有争议地方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向*和罗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解,并讲述了古人“六尺巷”的典故,两人听后,体会到了和睦邻里关系的可贵,双方当即决定各退一步,成功化解,两家和好如初。
三、现场接警处置,及时打击违法犯罪。*月*日**时,正值集市人多热闹时,一名妇女匆匆跑进“集市流动警务室”报警:“警官同志不好了,我打工回来放在衣柜里的邮政银行卡不见了,里面有两万多块钱,请你们快给我查查吧!”警情就是命令!警务室室长*马上安排其他人继续发放身份证和服务群众,自己则和另一警员立即赶往报案人家中展开调查。经初查,报案人杨某的邮政银行卡被人盗取人民币*****余元。立案侦查后查实:杨某的邮政银行卡被其儿子*偷走,*于****年*月至*月期间分**次在该县*镇邮政银行共取了人民币*****余元,因害怕被其母亲发现后责骂而私自外出务工。室长*通过*的亲属联系到*,在与*谈心和认真做其思想工作后,*认识到了错误,主动从江苏来到*派出所交代其犯罪事实。
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用心接待群众,接受各类报警、投诉,积极为群众提供咨询,认真收集群众反映的情况,深入分析研判,认真排查突出治安问题。工作中,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帮助解决群众求助,建立良好警民关系。警务室建立以来,共收集治安信息**条,救助*人。****年*月*日,正是年关将近的时候,*村“流动警务室”迎来了自建立以来最繁忙的一天,各种声音不停的在派驻民警耳边响起:“警官给我办个身份证”、“警官给我改个名字”……。突然,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警务室室长*的耳边想起,“吴警官,我给你反映一个事情你要管不管?”*抬头一看原来是老婆婆杨某。杨某告知了*小学后面有人聚众赌博的情况。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民警采取行动,将正在聚众赌博人员依法查处,有效净化了社会环境,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五、维护交通秩序,确保集市秩序井然。针对*街面狭窄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车辆按规定摆放和摊位的正常摆放,严禁占位摆放,对造成街面堵塞的车辆和违章违法的车辆进行查处,有效预防了农用车载人、超重、超载等交通隐患的发生;由于摩托车下乡活动走入农村千家万户,通过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清理无牌无照摩托车,民警查处一起纠正一起,讲解办证流程及相关交通法律法规,有效消除管理难的治安隐患盲点。
六、搭建宣传平台,增强群众法制观念。民警积极利用赶集天群众多便于宣传的有利时机,采取发放宣传表册、画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治安动态、防范常识,提供法律咨询等,有力的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意识。*月**日,*派出所联合有关部门在*集市流动警务室开展了法律咨询服务活动。活动中,向群众宣传发放《平安*便民服务手册》、《社会治安处罚法》、《安全生产法》、《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惠农政策等书籍***余册、宣传资料****余份,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七、建立工作制度,推动规范发展。一是建立了工作台账制度,通过设立工作台账日志等方式,建立了工作交班、接班、办理事宜移交衔接工作机制,确保了服务群众工作的延续性;二是建立了限时办结制度。对待服务群众的工作,当天能处理的事当天处理,不能当场处理的做好登记,预约时间,留下联系方式,办理好后通知群众,最迟第二场赶集时要给群众办好;三是建立了办理事宜回告制度。对群众的报警求助、办事和信访等采取了电话与书面回告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回告群众,未办结的,及时告知当事人办理情况并说明原因,做到了每件事情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使群众放心;四是建立了定期报告通报制度。自开展“集市流动警务室”以来,警务室实行了定期接待、服务群众的工作制度,把赶集日作为固定的接待服务时间,定期向县级公安机关报告了“集市流动警务室”工作开展的情况。
警务前移一小步,群众方便一大步。*派出所“集市流动警务室”的工作模式加强了与群众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维护了接边地区的良好治安秩序,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推动了公安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