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室印象
到了**的*古镇,你必定会去一个地方,那就是*。但你未必知道,在**湾尽头,*桥*的老柳树下有一间警务室。警务室设在古色古香、飞檐翘角的老木头房子里,正位于游客熙熙攘攘上桥的一侧。如果不是偶尔有着深蓝警服的民警出入,还真看不出来这儿有这么一间警务室。
警务室真的很小,一张方桌四条木板凳一名社区民警;警务室又很大,有协警队员**名,平安志愿者上百人。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警务室,治安防范涉及百家千户万余百姓,自然维系着*两岸居民和来来往往者的平安和幸福。
“欢迎你们,这就是我们的警务室。”很好听的*软语。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为迎接鲁迅文学院第**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三名年轻的男女警员忙着在*警务室门前分发相关资料,笑容灿烂,得体周到。警务室大门两边有几块“温馨提示”、“防骗秘籍”的宣传提示牌,如退后十来米会认为这里是温暖的游客服务站。
说起*的由来,还真有点说头儿。
*东起*的东吊桥北至栅桩桥,沿河蜿蜒而建,长约***米,因两岸傍河建楼百间,以架*石桥连接两岸,故称为“*”。*为明代万历中礼部尚书董份所建,是最具典型江南水乡风格的居民楼群建筑,既拥有明代建筑风格,又具有清代建筑遗韵。站在石板桥高处放眼望去,连绵在浔溪两岸的*白墙黑瓦,蔚为壮观。
长年在这里工作的警察却难以体会这样的诗情画意,他们天天在这里紧张工作,可真的没有时间看风景。他们的眼里,组组枯燥的文字和数字似乎比风景更诱人:*镇*社区是老居民区,具有三多特点:老年人多、木结构房屋多、外来暂住人员多。
*警务室成立七年多,成立了联防队、消防队和“平安议事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系志愿者身份。是啊,*是个旅游大省,警力不足是个老话题,如果没有非警务力量补充,社区治安工作真是寸步难行。在警方的引导下,群众自愿热情加入,*人幸福指数和安全感得到提升。在*,像*这样的警务室有十余个,犹如颗颗有极强生命力的种子散落在*镇的角角落落,生根发芽,长成了为游客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
“*一城,不抵*半镇。”
明代万历至清代中叶的*得以成为江浙雄镇,几乎完全依赖蚕丝业和缫丝业。一个多世纪前,凭借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在清代末年已经成为巨贾云集的全国蚕丝贸易中心。富有文化底蕴的财富传奇故事和文化古迹,吸引着全国爱好旅游者纷至沓来,有的人来了一次还不够,还反复地来。
“*被称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早就和网友们约好,要来走一走,看一看的了。”一边说一边走一边拍,是一个叫田英子的**岁女大学生。与我们同时行进在小巷子时,她兴奋地喋喋不休。在游玩过程中,她一会儿踮起脚尖,一会儿飞雁展翅状,时刻不忘用手机记录下绿水石桥、飞翔小鸟或蓝天白云,以便随时传给亲朋好友。她是一名资深“驴友”,在和我面对面的愉快交流中兴奋地说:“虽然到过同里、周庄等古镇,但是还是被*的古朴和文化内涵所吸引来了。”
像田英子这样的游客很多,从某种程度上无异加剧了*的旅游压力,而*的旅游压力又加剧了像*这样的小警务室的工作压力。到*旅游的游客,最多时每天超过一万人,那么警务室的接警量会成倍上升,小孩走失的,大娘迷路的,小偷得手的,不小心掉河里的,被骗上当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警务室的警长要充分启动他小宇宙的能量,充分发挥联防队员、平安志愿者的作用,将一双眼睛化为千百双眼睛,将一双手化为千百双手,收集警情民意,开展巡逻宣传,调解各类纠纷,爱心服务管理,警务协商议事等等,事务繁杂却十分有序。
以前*存在老房子多,老人多,外来人口多,小偷小摸多等问题,自从有了平安志愿队,平地里就多了许多耳朵眼睛和手脚,可防性案件一下就降了下来。
可防性案件虽然降下来了,但如何从源头上管理好,让外来人口有归属感,让旅游的客人有安全感?*警务室又有了新创意,即开始对外来人口实行“新居民家庭”模式,其最大优点是能及时掌握单元人口动态,实现联动更新。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那就摸着石头过河吧。”显然,这是一种即让老百姓欢迎,又方便警方管理的好方法。
现在在*,老百姓有点什么事情,不论大小,都习惯找到警务室。游客遇到什么困难有求于当地老百姓时,老百姓也习惯性地将他们引导到警务室。在警务室里,再难办的事情,都会有人帮助你找到最有效的解决途径。“我们就信警务室。”已成为当地老百姓的口头禅。
小小的*警务室,已悄悄成为*古镇最美的一道风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