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文艺 >> 诗歌散文 >> 浏览公安
  • 点亮心中的酥油灯

    时间:2015年06月09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从小到大读过很多书,还没有一本小说,让我看了又看,舍不得放下,直到阅读了*的作品《酥油》,我才感觉到文字的力量、心灵的震撼。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它是作者在西藏支教的五年期间,根据其六十万字的日记,提炼而出的心灵作品。作者写草原,写孤儿,写西藏,写善良柔韧、小心翼翼的*和她的爱情。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作者纯粹而真实的感情。

        迄今为止,生活在西藏深山草原上的人们,因地理环境恶劣,时常遭遇泥石流和山体塌方,至今未能通电修路,他们的生活几乎与世隔绝。作者*,安徽桐城人,一个酷爱旅行的女孩。2005年,她来到西藏寺庙孤儿院义工支教,受活佛所托,寻找那些散落在草原山区的孤儿及失学儿童。当初她怀着懵懂的热情,因为多农喇嘛的恳求,因为心疼那些流离失所的孩子们,更因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接替父亲手里的孤儿工作,而后又不幸遇难,她毅然接受活佛的邀请,走上高原支教,毫无杂念,毫无怀疑,毫无畏惧。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会那么远。一路上不停的换乘交通工具。先坐火车,后坐汽车,再坐拖拉机,尔后又坐摩托车,一直到山陡得拉不上油门时,只得丢下摩托,骑当地牧民的马。到了连马也无法穿越的那种陡峭山崖,他们只得下马徒步,又是大半天的翻山越岭,最后才到达目的地---与世隔绝的麦麦草原。

        艰辛的支教生活由此开始。这里没有钢筋混凝土的房子,没有床,没有米饭,没有平原上的人喜欢吃的蔬菜水果;语言不通,天气变化无常,高原反映严重。这些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摆在她面前。不知道合着潮湿腥臭的味道,淋着牛毛帐下稀疏的小雨,她在帐篷下的牛粪地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不知道在藏族人家吃过多少生硬腥膻的生牛排,混着牛粪和盐巴的火烧饼;也不知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大草原上对着天空大地流过多少心酸的泪,渐渐地,主人公*融入了藏族人的生活。骑马,打酥油茶,唱藏族歌,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酥油味女人,在草原上寻找一个又一个需要帮助的孤儿,同时,也与多年来一直陪伴她帮助她的康巴男子月光产生了爱情。

        这原本应是个完满的故事——*与月光一起相亲相爱,在草原上互相扶持与鼓励,帮助那些失散的孤儿,教他们学习、唱歌,孩子们不再孤独与害怕,草原上也不会再有孤儿。可是,这一幕现在只能停格在梦里,现实总是无比残酷。

        五年的支教工作,让*的病情不断加重,心脏扩展严重,心天天作痛。由于长期呆在高原,饮食不适,胃病严重,导致吐血,严重贫血,怕冷。这样的身体条件,不允许她在高原上待得太久。但是,在一次外出死里逃生后见到的雪山峡谷,让她再一次坚定信念。这是一片令人叹为观止的美丽峡谷,仿佛人间天堂、世外桃源,如果能把此处利用开发,那么孩子们就再也不用面临恶劣的高原天气,*的身体也会一点点恢复,重要是她再也不会离开草原、离开月光。

        当*拖着疲惫的身体,抱着艰难筹到的现金再次赶回麦麦草原时,一切都变了,麦麦草原经历了一次大雪崩,很多人包括月光的爸妈不幸遇难。同时,因为一次意外交通事故,*与月光失去联系长达半年之久。草原上的人们都以为*老师已经不在世上。慌乱、着急、自责,*疯了一样在找寻月光,可是,月光已经不是原来的月光,等到她最后见到他时,是在寺庙的台阶上,那个曾经日夜陪伴她的欢乐青年,已剃度长发,手执经书,口念经语,高大的身躯裹着绛红僧袍。

        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在一场悲哀的无言中落幕了。

        *在草原等待来年春天的到来,重建孤儿学校。

        我想,*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坚强,正是经历了千辛万苦,犹豫挣扎,分分合合,喜怒哀乐,才造就她顽强坚韧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她心中的酥油灯一直亮着。

        由此,我想到,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点亮一盏酥油灯。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像*一样,去藏区支教,收养孤儿。在这个社会大家庭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定位,有自己的职业和追求。如何摆正位置,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坚持不懈难能可贵。每每看到或听到身边的人总是抱怨生活,厌恶工作,甚至轻视生命,我心里总有些许悲哀。是的,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所以,信念显得尤其重要,就像*心中的酥油灯,一直亮着,且越来越亮。

        从警十年,感慨万千,酸甜苦辣各中滋味,不是警察,难能体会。近些年,民警工作压力不断加大,自我要求不断提高,很多同事叫苦连连。五个严禁、三项纪律和四个一律等规定的出台,让很多警察开始对自己的职业产生质疑,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一连串的问题像磐石般的压在心头,阻挡了前进的步伐,甚至模糊了前进的方向。就像*深入藏区的五年,每一天都在经历苦难,恶劣的草原气候,艰苦的生活条件,单纯甚至愚昧的文化信仰,都曾让她怀疑,让她退缩,可是,没有让她放弃。因为她爱草原,爱月光,爱那群可爱的孩子们,她坚信,她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力量,她坚信,爱,会让世上每一个孤单的孩子眼里有光。

        做为警察,有的人轰轰烈烈,有的人慷慨激昂,但更多的人就算经历大风大浪,依然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默默无闻。中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是的,每个人诠释爱岗敬业的方式不同,我尤其敬佩那些积极向上、持之以恒的英雄。或许一路上没有掌声,没有鲜花,但他们始终坚持信念,不言放弃,因为,他们的心中就点着一盏酥油灯。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可能就是世界与世界的差别。学别人,隔着一个世界,而做自己能做的,隔得不过是一个念头和一份坚持。点一盏灯,谨记一个念头,恪守一份坚持。

        再过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我还会骄傲地说,我是警察!《酥油》中多农喇嘛送给女主人公*一句话---“草的人生在地下,长出来的都是阳光。”正是这种生命的力量,纯粹的力量,信念的力量,让我心中的酥油灯越来越亮。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小城青山镇
  • 下一篇:读《中国警官走进美利坚》有感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