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警官走进美利坚》有感
民航局公安局*局长在一次工作会上推荐我们读《中国警官走进美利坚》一书,并会后赠予我分局三册。拿到书后,当即被作者笔下描述的种种情形深深吸引。这本书以翔实的第一手材料,独到的视角,深入介绍和剖析了美国的警察制度,在此基础上与我国的警务实际相结合,提出了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见解。该书在问世十年后的今天,仍然对我们探究国外先进经验,完善自身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起美国警察,在上点岁数的人眼里可能是“神探亨特”,年轻人心中则有可能是《虎胆龙威》中的麦克莱恩,总之一句话,以上好莱坞塑造的警察形象带给了我们最直观的有关美国警察的印象:干练、机智、身手矫健,缉捕、破案从来都不在话下,但如果具体到美国警察的结构管理、运转模式以及其特有的组织文化,想必就很难有人能细数一二了。 美国的警察制度起源于十九世纪中叶的以英国伦敦大都会警察建立为代表的近代警务制度改革,和这个年轻的国家一样,这一制度由于没有受到过于厚重的历史包袱和人文惯性的影响,因而能够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呈现出一种目的性单纯而强烈的实用主义大发展状态,从而走在了世界领先的位置,其程序设计是规范严谨的,操作过程是协同高效的,组织文化更是深入人心的。以上种种都是目前我们自身的警务制度所亟需借鉴的。 书中有一个细节,每天执勤警员在上岗之前,小队指挥官都会宣读并强调一遍执法规范程序,一年***天,天天如此。是执勤警察记忆力普遍不好,还是小队指挥官过于迂腐?显然都不是,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有着非常完善的法律体系,可以说只要有人类行为,就会有相应的法律来进行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就更不能例外了。加之美国国民的法制意识普遍很强,假如执法过程中不按规范进行处置,警察就有可能被执法对象以此为理由在今后的司法程序中进行反制,导致整个执法行为前功尽弃,甚至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反复强调执法的规范程序,正是以这种看似机械的方式,来不断强化规范执法在警察心中的印象,促使警察在工作中本能地甚至是下意识地去严格按照规范严谨行事,从而保证自己所担负的司法链条上的某一环节在程序上是公正的,这样接下来的实体公正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近三十年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普法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但是囿于公民道德文化禀赋的参差不齐,对法律的片面利己认识还是较为广泛地存在着,由此而引发的过度维权及种种不理智行为时有发生,这些就像给民警执法设下的一个个“陷阱”,如何去规避“执法陷阱”,唯有像我们的国外同行那样时刻牢记规范执法,熟练掌握执法规范,才是正确的选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在法制建设上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包括程序法在内的法律法规等社会行为规则在设置上仍然有较大的滞后性并且存在着较多的漏洞,因此,在强调规范执法的同时,规则的制定者还是要不断在严谨、前瞻上做文章,根据实际情况将更具操作性的执法规范完善起来,将保障规范执法的网织大织密,从根本上促进民警执法工作的良性开展。 美国的警察机构从诞生之初起,就呈现出一种松散的状态,各警察机构之间互不统属,联邦警察和地方警察之间、地方警察和地方警察之间相互独立,人事、运转等各行其是,没有我国公安系统从上到下逐级领导的层级建制。从表面看,这种相互"绝缘"的状态貌似是不太利于各单位之间的协同行动,一旦遇到跨地区犯罪,似乎大家除了"自扫门前雪"之外将毫无建树。其实不然,从书中介绍的具体情况看来,美国警察的协同高效是十分显著的。这主要是源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共同的"执法者价值观"及责任感促使不同单位的警察在面对需要相互协作的情况时,能够自觉摒弃争功诿过的思想无私相助,迅速组织起"联合指挥部"这样的机构,各尽所能、各司其职,直到除恶务尽、伸张正义;其二,则是构建于美国国家层面上的信息、物质基础,包括准确、详细、全国统一的各类数据信息系统,不同单位可以快速、精确、全面地查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联邦层面的财政预算体系,能够以直接的经济杠杆快速调拨资材支援警务协作,确保了警务部门能够及时应对协作过程中的各种突发情况。 反观我国,一方面,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影响下,"等、靠、要"的思想惯性依然存在,各单位、部门之间出于自身利益互相出难题、设障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相互协作的机制有时不能理顺,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各项信息系统建设仍然不足,经常出现"各地信息不联网、各类信息不兼容"的问题,同时,信息的种类不全面、不丰富,涵盖范围还不够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执法机制的高效运转。维护正义靠得是执法者的主动精神和完善的物质手段,假如二者不能得到较好地体现,那么维护正义势必成为一句空谈,反之如果二者能够被忠实地践行并且相得益彰,那么警察所从事的事业则必将如虎添翼! 书中最让读者印象深刻的应该还是有关于美国浓厚的警察文化的描写:从国家层面上说,每年的五月有美国的"警察周"和法定的警察节日,各种纪念活动、宣传活动丰富多彩。在首都的心脏地带,建立着"国家执法者纪念广场",寓意深刻的建筑物以镌刻姓名的方式纪念着建国以来牺牲的每一位执法者,庄严肃穆、倍享哀荣;从普通警察机构的层面上说,每一所警察机构大到建筑物的修建,小到室内的陈设装潢,无一不透露出对正义、理想、信念的灌输以及对执法英雄的崇拜。每一位警员身上也都流露着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这些都通过他们身上笔挺整洁的制服还有那如数家珍的讲述体现出来。 精神同物质同等重要,甚至有的时候在物质匮乏时精神还显得更重要些。警察是从事高危职业的特殊人群,他们的付出往往要比收获多得多,这就决定了从事这份职业的人所需要的精神动力要远远超出一般职业。那么如何将这种精神力量焕发出来,美国的警察文化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那就是通过对人文环境的塑造,努力营造出强烈的崇尚英雄、信仰正义的深厚氛围,促使警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不但"外化于形"更加"内化于心",并以此来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激发警察个体的责任感。 就如同西点军校校训"责任、荣誉、国家"一样,美国警察也有自己的信条,那就是"规范、高效、信仰",他们正是以此为指南奋战在各自的执法岗位上。我想这也正是本书的作者希望传达给读者特别是警察读者的核心内容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