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文艺 >> 诗歌散文 >> 浏览公安
  • 交警的一天

    时间:2015年06月13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月初,市*广场及*大道部分地下空间人防工程开发项目(以下简称“广场人防工程”)开工后,交警部门对部分道路实施交通管制,*路交通压力空前高涨。在*路主、次干道上,交警的身影,又比平时更加辛勤和忙碌了。**月**日,记者走近他们,体验——

        *∶**,开还未亮,城市刚刚苏醒,车辆的鸣笛声在弥散着晨露的空气中似乎降低了一个音调。

        记者在*路*路口找到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跟随他开始了一天的交警生活。

        **岁的*,身板敦实,四方脸上写满了警察特有的威严。****年,*从警校毕业分配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工作,先后担任过岗勤民警、事故处理员,曾获得“先进个人”、“优秀民警”、“优秀公务员”等称号。

        *说,广场人防工程施工后,*路中段成了车流量最大的地方,这附近有企业、学校、医院、商场、火车站、汽车站,车多人多,特别是从*路口到老客车站路口之间的*个路口,就是交通最容易拥堵的地方。所以,他们每天都要对各个路口,包括火车站片区路面交警上岗、执勤情况、人员补位及红绿灯完好情况等进行全面巡视,“现在已经到了第一个车流高峰。”说话时,*一直用鹰隼一样的眼睛扫视着路面。

        新客车站路口是*巡视的重点路段。“封路第一天这一带最拥堵,经过协调取消了设立的公交站台,但很多市民还是习惯在这里等车。”*一边下车一边对记者说。他走到公交站台耐心地指引市民新的候车地点。一位中年男子瞪了他一眼,说:“你们就图自己方便,害我们走那么远。”嘟囔着走开了。

        虽然一天的工作从受委屈开始,*并不在意。“在主要道路上保畅通,感到责任重、压力大的同时,也感到十分自豪。”他说,车流高峰期时这里每秒通过*至*辆车,绝不容丝毫大意。

        跟随*巡逻的车辆,从*路拐到汪水路,一路巡视到水矿机关门前路口。这附近有*区实验小学、市第一实验中学,学生近万名学生。这时正是上学的高峰,*下得车来,参与到指挥交通的队伍中,潮汐般的车流、人流一下把他淹没了。每当巡视到这里他都会下来参与执勤。

        记者看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与队友们只是机械地重复着几个简单的动作,很枯燥,但神奇的是,长长的等候车队变短了,人流也渐渐少了。

        **∶**,第一个车流高峰巡视完毕,*赶回二中队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一个满身酒气、满脸通红的人冲进办公室,向中队长万锦强行索要被扣押的车辆。经了解,这个姓林的司机因驾驶无牌无照的机动车上路,被交警扣押了车辆,他多次酗酒跑来索要、吵闹。*把他拉到一边,耐心开导:“老同志,你每次都喝了酒来闹,有意思吗?都说了只要把证件、违法处理单拿来,我保证带你去处理。”

        在*的反复劝说,该司机渐渐平静下来,离开了。

        随后,*再次外出巡查,在途中碰到了路过的妻子,招呼一声后,两人匆匆分开,看着妻子走远的背影,*说:“我一个星期难得回家一次,孩子都快两岁了,家里就全靠她撑着。”

        此时,忙碌了一上午,记者已经感到腿脚酸疼,而*劲头十足,好像才刚刚完成“热身”。

        期间,记者抽空采访了市交警支队的部分交警。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王永生介绍说,为保畅通,下一步交警部门将利用交通管控平台和红绿灯把部分交警从繁重的路口交通疏导工作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处突、事故处理、出勘现场等工作。而和*搭档的二中队队长万锦还介绍说,现在他们正在实施“*分钟滞停、*分钟到位”的治堵措施。即任何堵点*分钟之内必须进行处理,*分钟之内路勤人员必须赶到现场,及时解决问题。“目前,效果比较好!”

        中午时分,*又再次赶回队里,向队员们传达上级部门有关视频会议精神,安排完工作后,才与同事一起吃午饭。在吃饭的**分钟时间里,*的对讲机里不停地传来各类违章、事故的通报和请示。两起套牌事件和一起碰撞事故就在这期间处理完了。

        至**∶**,*路相继迎来了第二个、第三个车流高峰,*的巡视一直持续到夜晚来临。

        协警陈忠健说,自封路以来,他们每天上岗的时间都是**个小时,在路口有时一站就是半天,当天的午饭是下午四点才吃到。听到这里,记者突然想起,跟随*一整天,**个小时与他寸步不离,只吃了一顿饭。

        **∶**,夜幕降临,*却还在指导队友收拾路口、路边的标识,安排部署夜班工作……

        短评

        一直以来,市民们多多少少都会对交警有些微词。的确,个别交警的执法方式、工作态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经过一天的全程体验,记者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交警这份职业的不易、辛苦与光荣。

        路面执勤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尾气扑鼻而来,噪音不绝于耳;呼啸穿梭的车辆,不时在身边掠过……说交警工作高强度、高危险、高压力一点也不为过。他们确实是在付出,是城市保畅的功臣!

        自广场人防工程施工以来,因对部分路段实施交通管制,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家出行带来了不便。为了保畅,正有更多的交警同志在夜以继日的工作着。所以,可否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只要每个人都能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平安、快捷的交通环境就一定能实现!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一封特别的来信
  • 下一篇:旧弄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