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的味道
白居易有诗云:“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槐花开也就意味着夏即至,无论是学子还是农民都将忙碌起来。而槐花之所以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在于它的味道,凡闻过或偿过槐花的人,无一不对它的味道铭记如新。我深爱吃槐花,不只是因为它那独特的香味,还有与味道一起留存下来的那段美好时光的记忆。
七八十年代的农村,贫穷依然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对于生活在那时农村的孩子,除了一日三餐,几乎没有任何零食,从大自然中寻找事物就成了孩子们最好的解谗方式,槐花便是大自然馈赠于人类最美味的食物之一。从槐树发新芽开始,孩子们就成天举目关注,直到串串嫩白的小花在绿叶间闪耀,孩子的心也就如花一样开始怒放。于是三五成群的孩子聚在树下,把废旧的镰刀绑在长长的竹竿上,由一个善于攀爬的孩子拿着,其他的孩子都提着篮子在树下等着。只见一个个带有槐花的树枝从树上纷纷落下,孩子们欢快地捡起槐花枝,轻轻抖落上面的浮灰,沿着槐花根用力一捋,白色的小花就像一颗颗洁白的珍珠蹦跳到随身携带的篮子里。不过通常捋下的第一把槐花都会跑进孩子们的嘴里,真是满嘴飘香,沁人心脾。
大哥和二哥都是攀爬的高手,所以我们每次轻而易举就能满载而归。回到家,大哥去打回一大桶井水,我负责把槐花淘洗干净,放在大箩筛里滤净水,接下来就是等待第二天早晨妈妈做的槐花饭。
槐花有许多种吃法:晒干了炒鸡蛋、用开水焯过和上面做槐花饼、直接拌面蒸。妈妈最常做的就是蒸槐花,既省事省油省食材,还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槐花原始的香味。清晨,我被阵阵蒸槐花的香味叫醒,一缕缕槐花的清香夹杂着包裹着面粉的味道,通过蒸汽四面扩散。我迫不及待地穿上衣服奔向厨房,大哥和二哥都已在厨房侯着了。妈妈笑着说:“小馋猫起来了,快刷牙洗脸吃槐花喽。”我以最快的速度刷牙洗脸,然后拿着碗站在灶台边等着吃槐花。妈妈掀开锅,一锅的蒸槐花、满屋子的香味,还有我们兄妹三人的谗样,至今都是难以言表的幸福回忆!
妈妈盛了一大碗让大哥给奶奶送去,又盛了一碗盖在盆里给父亲留着。终于论到我和二哥了,我端着满满一大碗槐花和二哥坐在灶门前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妈妈把装香油的瓶子倒过来给我的碗里滴了几滴香油,二哥把碗伸到香油瓶下,妈妈说:“男孩子不用吃香油,女孩子要香香的。”这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像个公主一样,美极啦!
岁月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地随着槐花的香气渐渐飘散,人们依然爱吃槐花,也研制了更多槐花的做法,但最常吃的还是蒸槐花,蒸槐花甚至已成为许多大酒店小饭馆的必备时令菜,也被多才多艺的厨师赋予更丰富的味道。如今我们兄妹三人都已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很久都不能聚在一起吃顿饭。前天母亲给我一包槐花让我回家做给女儿吃,我照着母亲教的方法蒸了一盘子槐花,女儿吃得很香,但是我却再也找不到儿时吃槐花的那情那景那味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