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文艺 >> 诗歌散文 >> 浏览公安
  • 天地之美在于我心

    时间:2015年06月2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描述的此种意境,在**显得尤为独特。

        *是*自治州的简称,她位于祖国的最西端,素称“万山之祖”,是阳光余晖最晚落下的地方。

        对于长期在北疆工作、生活的我而言,南疆*曾是一个遥远、陌生、荒凉却需长久仰望的神密之地。也许是和*有缘,去年,我受命来到*首府阿图什工作。从乌鲁木齐乘火车到*,全程****多公里,跨过了荒原,翻越了无人区,涉猎了广阔辽远的荒漠戈壁。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和颠簸,*不再遥远。也就在那一年那一天,*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渐渐融入了我的生命里。

        那一年间,我曾有过彷徨。在经历过沉闷与孤寂的磨砺之后,心情逐渐变得平静而安详。数次面对无边的戈壁,数次体味人世间的沧桑,浮躁的心一点一点沉寂下来。再次置身荒漠,少了年少时的轻狂,心中亦不再有大喜或是极度悲伤,突然间懂得了何为“成熟”,原来宁静真的可以致远。

        放开那些幼稚的杂念,蓦然回首,发现这里原本是那么美好。那是一种别样的美,外面的人欣赏不来,唯有用心了才能深入,才能达到心与心的亲密接触。世间的美纵有千千万万,而这种奇特、别致、凄凉、悲壮的美却如此深沉而又与众不同。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责任与激情,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种无法言表的大美之中被点燃迸发。

        这里的山寸草不生,举目环绕一片荒芜,似乎少了些优美,缺了些妖娆,初识不免让人心生暗淡。日子久了,沉思细品,却发现他的独特之美。大自然鬼斧神工,用几百万年锻造了这片瑰丽壮阔的天地,描绘出帕米尔高原特有的壮美。站在山脚下远远望去,那黄褐色的重重山峰,陡峭挺拔,高低错落,层层叠叠,一望无际。那岁月流淌刻下的道道伤痕,巍峨雄壮,沟壑纵横,气势磅礴,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际。那远处的雪峰如云端翻滚的波浪,坚守无畏,造型奇异,气象万千,无不诉说着蜿蜒万里的绵长。黄昏的夕阳下,连绵起伏的帕米尔高原被披上一层神秘而庄重的色彩,群山被晚霞渲染出醉人的金黄,一切都变得雄浑博大,对大自然的敬畏,让人不免产生太多的思考与遐想。

        这里的绿少了些柔和的色彩,茫茫戈壁,狂风肆虐,沙尘蔽日,昏暗的天空中一切变得脆弱,绝迹的草木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拭目远眺,在那看似无生命迹象的戈壁鹅卵石间却点缀着稀稀落落的绿,那稀少的颜色让人心动,生命的抗争顿时给人以力量。那是骆驼刺、梭梭、红柳,还有那顽强不息的野草、野花。不同的植物群落,把茫茫戈壁衬托得层次分明,色彩各异。看她们,就像艰难前行的旅行者,繁星点点,墨绿成仗,虽然稀疏渺小,却不乏勇敢倔强。大家团结着,簇拥着,依偎着,相互激励着,一颗颗,一株株,争相宣誓着存在,默默地成长,默默的任风云变幻。谁说这里是荒凉的,荒漠戈壁一样充满生机,充满希望。

        这里的人同样独具特色,巍巍高原,万里边疆,广袤的土地上,看不到城市的繁华,也少了世间追名逐利的浮躁。这里的人们爱国爱疆,他们浓烈地爱着脚下这片土地,每一座毡房就像一个哨所,每一个牧民就像一个哨兵,他们世世代代默默守卫着祖国的边疆。如果你有幸到边境上去,你还会看到牧民护边员与驻守这里的边防派出所官兵,他们肩并肩、手拉手,正策马扬鞭驰骋在祖国万里边防线上。他们的飒爽英姿与群山相映,在高山沟壑间勾勒出一幅壮美的图画。这里的人们勤劳淳朴,她们相应党的号召,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正用自己聪明的智慧,勤劳的双手,建设着家园,实现着梦想。这里的人们热情豪放,当你走进柯尔克孜族牧民的毡房,你会被墙壁上一张张精美壁挂所吸引,被毡房主人热情好客所感染。壁挂中巍峨的山峰,翻腾的云浪,壮美的风景,让人仿佛走进艺术的殿堂。客人落座,主人们拿出美酒,端上羊肉,摘下香甜的木纳格葡萄和稀有珍品无花果,热诚欢迎你。大块吃肉的豪迈,大口喝酒的豪爽,放歌伴舞的豪情,怎能不让人留恋。

        皎洁的明月,闪烁的繁星,遥远的边境,温暖的毡房,悠扬的“库姆孜”弹唱。在这静谧的边陲一隅,各族边民群众正用自己浓郁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立正,敬礼
  • 下一篇:再读董桥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