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楚国八百年》有感
《楚国八百年》是央视纪录频道前段时间推出的一部历史记录片,拍摄精美,制作精良,它向我们重新讲述了历史长河中那段华夏儿女早已淡忘的楚国兴衰,重视楚国的历史。它一度是世界第一大国,中国历史上第一段长城、第一个县、第一支毛笔、甚至是第一把铁剑,都出现在楚国大地。它不仅是华夏大地上文化最灿烂辉煌的诸侯国,也曾经是全世界文明的最高峰。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从这个历史记录片中我们了解到,从大的区域范围划分,就是北方的黄河文明和南方的长江文明。黄河文明以中原文化为代表,长江文明则以吴越文化、楚文化和巴蜀文化为代表,其中,又尤以楚文化为最高成就者。楚国自立国到公元前223年灭国,历经四十几代君王。全盛时期的楚国北到黄河,东达东海,西至巴蜀,南抵岭南,在吸收、融合以及创新之中形成的楚文化,对我国长江流域以及东南和西南地区影响深远,可以说整个南中国区域文化至今仍透射出楚文化的绚丽光芒。
纪录片《楚国八百年》分八集,讲述楚国的初生、觉醒、受挫、称霸、歧途、劫难、变革、灭亡。第一次完整、系统地讲述楚国8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其奇谲瑰丽的文物解读楚国辉煌灿烂的文明,以其盛衰荣枯的历程揭示历史背后值得深思的规律,以史为鉴,启发观众从历史的玄机中找到发展的智慧。
从剧中我们看到,春秋战国礼坏乐崩,周王室衰微,维持政治秩序的宗法和礼仪衰落,天下大乱,秩序从礼法变为了强力,谁更加强大谁就更加能维持秩序,产生了霸主,乃至最后大一统的结局。而强力是乱的结局,在政治学上是如此,比如民国时期,当天下大乱,人民需要安定,就会出现强力的人物来稳定局面,各种人都想争夺,最后胜出的是那个最强力者。
从剧中我们也可看出“优胜劣汰”的观念,宋襄公遵守礼仪而失败,引起其他人更加不顾周礼,最终只能是巧取豪夺。越是有着恶劣环境的国家,越是尚武,越是有着力量,最后强大的国家,都不是传统中原国家,如楚、吴越、秦。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的党带领导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在世界人类进步发展史上创造了辉煌。党的十八大,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科学准确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勾画了强国强军富民的中国梦。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建设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我们要警惕国内“三股势力”和国际上西方霸权以及日本安倍内阁无视战后世界秩序,以修宪等正在将日本带上军国主义的危险道路。
儒家忠君爱主、修身养性的理念无疑是最佳的思想统治利器。适度则明礼,成为贵族,过度则迂腐,成为败军。剧中最后一集,楚怀王伴随着楚国被灭的凄惨一生,他宅心仁厚的品质在礼崩乐坏的时代格格不入。我们在为他叹息的同时,不禁对严格的贵族周礼传统被法家铁骑蹂躏践踏感到无比惋惜。我们毕竟生存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放诸现代世界这个准则仍残酷而现实。
对内,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两手并举,这是实现中国梦,建设幸福和谐社会之根本。对外,我们要坚持“和平共处”原则,但在什么时候都不能自废武功,要以强大的国防和军事存在,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重要作用。
敬爱的周总理曾说:“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公安机关不仅是国家的暴力机关,更是法律的执行者和捍卫者,担负着和谐社会建设和维护法制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要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斗争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公安机关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