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栗子树
我在去年秋风起的日子里,去过一趟老家,具体时间记不清了,那时黄橙橙的桔子挂满枝头,板栗也熟了。这两样东西,可是我孩提时代的最爱。
母亲说我们家的栗子树的树苗是父亲从外婆家要过来的,种了好几年才结果子。说起这棵栗子树,我们可是够引以为豪的,因为它结出来的板栗可是整个村里最好吃的,大家就都说父亲的种植水平高,还纷纷前来取经呢。在板栗成熟的那段日子里,每当炊烟初起,薄雾氤氲的时候,我就跑到栗子树下,拿着小木棒轻轻拨弄着草丛,寻找昨夜被风摇落的板栗,最开心的莫过于听到板栗“次”地轻轻划过树叶,“咚”地落入草丛中声音,偶尔要隔些时间,有时又此起彼伏的,打着愉悦的节拍。
收获总是可喜的,经常是两个口袋不够放,双手还捧着满满的一把。有的时候就专门穿口袋多的衣服去,有的时候则带上一把大水瓢去,总之不管我用什么方式去盛放板栗,回来的时候总是满载而归,母亲再给我一个赞许,那开心得都要飞起来了。
我们最应该要感谢谁呢?母亲说应该要感谢父亲,要是父亲没有从外婆家弄来这棵栗子树树苗,便不会有栗子树;要是没有父亲精心的养护,便吃不到这么好吃的栗子。于是母亲就要我们以父亲为榜样,学习他的勤劳才能致富。我那时候还小,无法理解母亲说的话,但见大家都正襟危坐,就努力把它记在心里。
到了种桔子那会儿,我已经能够参与进去了。在父亲的带领下,我们把这项工作干得热火朝天。我因为年纪小,干不了重活,父亲便分配给我力所能及的,就是在父亲给树苗培土的时候叫我帮忙扶着,别让它摔倒。我对父亲交代给我的这个任务总是乐此不疲,干劲十足,同时在他忙得大汗淋漓,口干舌燥的时候及时地送上一壶水。到了午后三四点的光景,母亲也会煮些点心送给我们吃,我们就任性地坐在铁铲柄上,狼吞虎咽。当有一天,我们吃着靠自己的双手种出来的桔子,细细体味着那历经辛劳而终有所得的甘甜,确是人生旅途中弥足珍贵,最可珍藏的财富。
算来,我们搬离这里,前后也差不多二十年了,板栗树在这二十年里独自承受风霜雨雪,因为缺乏照顾,屋前的小院落早已残亘败垣,杂草凄凄;屋子里则青苔丛生,墙壁到处霉斑;灶台和水缸枯竭的枯竭,破败的破败,已是面目全非,令人概叹唏嘘。但是父亲音容笑貌、慈爱的呼唤仍似在耳畔。
正当我沉浸在回忆里时,一直挨蹭在侧的儿子却一把就把我拉回到了现实中,他用十分稚嫩的语言问我:“爸爸,你看,你看,地上有栗子呢,怎么回事啊!”
“这是栗子熟了,从树上掉下来了。”我抚着它的小脑袋回答说。
“哦!”儿子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句,顾自蹲到地上寻栗子去了,然见他又很专注的样子,就做了一根小木棒给他,教他寻找的方法。
“你喜欢吃栗子吗?”我问他。
“嗯,是啊,可好吃了。”
“那爸爸以后就把这棵栗子树种的好好的,生多多好吃的的栗子给你吃,好不好?”
“好啊。”
我在儿子身上仿佛看见了我小时候的样子,一时之间感慨万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