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仰望鲜艳的五星红旗,心中不由得浮现出一段段血浓于火的红色记忆。有人说,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模糊,情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谈漠。然而,我始终相信,有一些记忆,时间越久,会越加深刻清晰。
冰封的皑皑雪山,留下了先辈们的足迹与热泪;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留下了先辈们的身躯与鲜血;横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在前进的征途上,红色记忆中那“马革饥餐粮食尽,河流渴饮血拼干”的不畏艰难、那“战马长嘶偎侠骨,飞鸿凄唳俯沙场”的英勇无畏、那“满腔正气冲霄汉,千古悲歌泣鬼灵”的悲壮,无一不浸透着先辈们的智慧、勇猛和坚韧。用尽所有词汇,我们都无法表达内心深处那最激烈,最痛心,最动人的红色记忆。 红色,鲜亮动人,光芒四射,它代表着美好和希望,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它张扬而不夸张,含蓄而不隐晦,以其千变万化的手笔,盘成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中国结,概括着龙的传人生生不息的历史。 红色经典,不灭的精神。曾几何时,波涛汹涌的大渡河畔,响起了红军“嗒嗒”的马蹄声;曾几何时,冰封雪盖的夹金山上,驻扎着红军长征的营地;曾几何时,峰峰如剑,直入云霄的娄山关前,流传着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多少红军将士相继倒下、却义无反顾;多少革命前辈扎紧伤口重赴疆场,勇往直前。他们是英雄,是路标,他们是丰碑。我不能不被他们所感动和震撼。万里长征路,是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经典。其中的血雨腥风、艰苦卓绝是和平年代的学子难以想象的。险恶的环境,粮食的短缺,后有追兵,前途漫漫,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和绝望。红军从艰难险阻中一步步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而长征留给后人的,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它蕴藏着一种精神,一种中华儿女永恒追求的:“坚忍不拔,至死不渝”的执着精神。 九十年的风雨,九十年的追求,九十年的缅怀,九十年的奋斗。祖国已发生沧桑巨变,足以告慰先烈英灵。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万里长征,红色的经典,那英勇的足迹,深深镌刻在人类追求解放的史册中,为红军的后人们永远铭记和传承;那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激励中国人民走向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辉煌未来。 红色,它永远代表着一种激情与力量,鼓励我们不断前行,我深信未来,无论岁月中有多少风雨,就算它可以冲淡所有的记忆,但永远也磨灭不了我们生命中无比珍贵的红色记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