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文艺 >> 诗歌散文 >> 浏览公安
  • 美丽的“堰”遇

    时间:2015年07月22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秋日的周末,我总爱在山野里行走。比如去看看渐有青黄层次的稻田,也可能是秋水弥漫、白鹭飞过的湖面,或者如诗如画的古村落日。

        这次行走,完全没有预约,走着走着,看到丽水高速口一景点牌上写着“古堰画乡”,一看到这四个字想象就很美,古老的石堰、如画的乡村。

        去了以后才知道“古堰”与“画乡”其实是两个地方,这次我们去的是已有千年历史之久的通济堰。

        车子停在路口,没走几步就到了古街道。看了路上的介绍,才知道通济堰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迄今为止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拱坝。

        据说南朝朝廷当时派出负责修堰的官员是詹、南二位司马,两司马到任后,带着一班幕僚对松阴溪进行考察时,由于地形复杂,竟一时无法决定坝址,站在溪边叹息之时,忽见一条白蛇从对面昂首横游过来。真是天佑民矣!两司马感慨万端,他们从白蛇过溪游行的蜿蜒曲折路线中得到启发,把力学原理运用到水利工程建设上,成功地在宽过半里的松阴溪上创建拱坝截流。

        古街道弥漫着桂花香,到处都是画画的学生,三三两两坐在街道各处,各种流派都有,水准也有高低之分,因此哪怕不画,只是在街上随便逛逛都觉得很受艺术熏陶。这是个一个让人内心宁静的地方。

        我也是个爱画之人,看到三个女生坐在铺着黛色旧石子的街道上写生,忍不住上去凑下热闹。三言两语下来,我们就成了朋友。女学生告诉我,她们是诸暨过来写生的,画的是水粉画。在她们的教导下,我也坐在凳子上,拿起调色板和画笔,开始了我的第一次写生!午后的阳光洒在我们的身上,渐渐地路上的风景与我眼前的画与一样迷离……

        是的!

        古堰是新旧交织的。站在堰边的木楼,看溪水潺潺,仿佛自己一不小心站千年前,看两个司马指着地图在商量如何修堰、如何选坝址。历史就在昨天,古人就在身边。还不习惯穿越的自己,一不小心有种感动,泫然欲泣。

        古堰是清凉的。白天虽然依旧明晃晃的太阳,夜晚却早已清凉如水,远离喧哗,就一溪水,枕一棉被,好梦酣眠,多么美好、贴心、珍贵!

        古堰跨越了时间。看看,百年樟树、渔家小舟,石头街、平朴的老民居……无须追赶,我们深深向往的东西,它一直在。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男孩的歉意
  • 下一篇:李白的庐山情结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