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安局以“五个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工作,*县公安局科学谋划,统筹安排,以“五个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开展“素质强警”活动。一是深化执法理念教育,固化公正廉洁执法意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帮助和引导民警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并把党风廉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纪律作风教育纳入各类教育培训规划,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二是抓好业务素质培养,实现民警执法专业化。结合实际,以《公安机关执法细则》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做到每名执法民警熟知熟会,提高民警执法的专业技能。三是抓好示范培养,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开展争创基层执法示范单位活动,将在年终评选出优秀执法单位,并在绩效考核中加一定分值,通过以点带面,全面推动了执法规范化水平的提高。
二、开展“制度创新”活动。一是坚持和落实警务公开制度。以“大走访”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把公安主要工作职责向社会公开,增加执法办案和服务工作的透明度。二是坚持和落实执法回访制度。推行执法结果认可度、行政管理满意度即时测评制度,主动向回访对象征求对办案人员执法执纪、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意见,通报案件进展情况,建立群众评判执法工作的机制。三是坚持和落实廉政谈话制度。实施对领导干部和全体民警严格教育、严格要求的廉政谈话制度,督促领导干部和民警落实“五条禁令”等制度,始终保持自省自律。四是坚持和落实领导干部法律培训和考试制度。对承担执法勤务职能的法制员和执法民警,按时参加县局组织的法律培训和考试,促使提高全体民警的执法水平和能力。
三、开展“从优待警”活动。一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实行奖优罚劣,让队伍中“想干事、会干事”的民警“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为充分发挥主体能动作用提供不懈动力。二是建立权益保护机制。从严惩处侵害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依法保护民警的执法权、名誉权、健康权,做民警坚强后盾。三是建立后勤保障机制。努力保障民警办案经费和执法装备,不断改善民警的工作条件,使民警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不断增强民警的从警自豪感,坚定民警执法为民信念。
四、开展“从严治警”活动。一是以部门联动监督为纽带,进一步完善政工、纪检、法制等内部监督部门的联动制度,及时发现、纠正、惩治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杜绝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二是以信息化监督为手段,建立网上监督、网上考评系统,实现网上公布结果、网上建立执法档案等工作,并逐步在接处警活动中开展录音录像工作,在讯问室、询问室、监管场所安装监控设施,逐步实现对执法活动的网上监控、网上研判、网上督办。三是以案件审核监督为契机,认真落实案件五级审核把关制度,特别是落实好法制员第一责任,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定性关、程序关,防止和纠正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四是以执法突出问题整改为突破口,从解决当前问题入手,对民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较大、群众反映较多的案件,深入监督,找准症结,下大力气纠错求正。
五、开展“执法形象”活动。一是抓好示范教育的宣传引导。发掘和树立公安队伍中的执法典型,发挥好先进典型的传、帮、带作用,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二是抓好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为切实加强公安宣传工作,县局制定了公安宣传工作意见,明确了宣传工作的领导机构、工作原则、工作重点、宣传平台等内容,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公安信息网等新闻媒体及时宣传报道执法经验,带动执法水平整体提高,形成“报刊上有文章、广播上有声音、电视上有图像、网络上有专栏”的信息宣传格局。三是抓好基层群众的宣传引导。结合“警民亲”活动,主动送法到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单位,征求群众对干警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民警执法工作真正得到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牢固树立公安机关的亲民、爱民、为民形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