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经验交流 >> 浏览公安
  • 县公安局“四结合”促执法规范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时间:2015年07月28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今年以来,*县公安局坚持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提升民警能力素质、树立队伍廉洁形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生命线来抓,将执法规范化建设贯穿于全部公安工作,坚持不懈的抓好提升人员素质,完善硬件建设,健全执法制度,严格执法监督,落实执法责任等工作,全力推动执法工作在新的起点实现了新的发展。

        一、坚持教育与考试相结合,强化执法主体常态化管理。一是以日常教育树理念。坚持把法制理念教育融入主题实践活动及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活动当中,主要领导把端正民警执法理念作为常态事项来强调,逢会必提,做到时时提醒,时时教育,引导民警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新理念,从思想上打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根基。二是以多种培训提素质。坚持把加强培训作为提升素质的主要抓手,在坚持每月一期的案件讲评会议及每周*名基层执法民警到法制科跟班学习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开办法制大讲堂,邀请专家授课,针对当前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解,实现全警覆盖、全员培训。三是以专题考试促实效。切实抓好执法资格考试工作,组织民警参加模拟考试,并在考试中发现问题,及时、准确地予以解答,使民警参加考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

        二、坚持科技与实用相结合,加强执法场所信息化建设。一是突出抓好办案审讯区域建设。大力加强审讯室全程录音录像建设,为办案单位专门建设审讯室,确保每个执法办案单位均有办案场地,确保每一案件办理都能在办案区域办理,从源头上规范执法服务行为。二是突出抓好现场执法视频监督。充分运用实时监控,对主要路面巡逻车辆及勤务人员的执法、执勤实行全程监督,有效的维护民警的正当权益。三是突出抓好网上办案系统建设。全面推动全警网上办案工作,大力推行网上办案、网上审批、网上办证,案件审核网上进行,真正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执法办案当中,提高执法信息化水平。

        三、坚持规范与透明相结合,加强执法机制全面化完善。一是坚持执法程序公开。不仅将相应的法律法规、办案程序公布上墙,而且对办理的刑事案件中涉及的管辖范围、执法职权、立案标准、不立案依据、办案程序、办案期限、案件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鉴定结论等予以告知。二是坚持执法进度公开。在不妨碍案件正常办理的基础上,将办理的案件进度,特别是刑事案件的侦查破案进度从立案、刑拘、逮捕、移送起诉等环节予以公开,做到快侦快破,快结快诉,不留后患,让受害者满意,让社会各界放心。三是坚持执法结果公开。在办理行政案件过程中,要求办案民警应当将收集的证据、认定的事实、适用的法律依据、裁量标准及依法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及时告知案件当事人,使案件当事人依法进行陈述与申辩,充分保障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权,将隐性公正转化为显性公正,保障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四、坚持监督与考评相结合,加强执法行为全程化监督。一是狠抓案件审核监督。贯彻落实好案件三级审核把关、网上办案、一案一审等一系列执法规范化制度,特别是加强事前、事中的执法监督,做到不漏一卷、不漏一人,逐一审核考评,严格实施责任奖惩,杜绝执法问题的发生,防止造成危害和损失,全面提升了办案质量。二是狠抓执法动态监督。推出督察扣分办法,将民警的日常执法行为全面纳入制度管理,组织督察民警不定期地深入基层单位当场检查,对单位、民警在警容风纪、内务管理、执法办案、警务纪律等方面以及重要警务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督察扣分,拓展执法监督考评的触角,提高监督考评的效能。三是狠抓考评结果运用。建立“执法监督考评绩效制度”,并将其纳入目标管理考评系统,对各执法办案单位实行每月一考评,每月一通报,并严格实施执法考评末位排名制度,把执法监督考评结果作为绩效考核标准,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有效激发民警规范执法的自觉性。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市公安局校园整治措施有力成效显著
  • 下一篇:县公安局“五抓”聚警心赢民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