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安局三个前置铸廉洁 恪守纪律严治警
为有效提升队伍凝聚力,确保民警忠于职守、廉洁公正,*县公安局以《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为准则,前置“思想教育、队伍管理、执法监督”三大阵地,不断深化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增强队伍整体拒腐防变的能力。
一是前置思想教育阵地,为队伍的廉洁公正建设打一支“强心剂”,筑牢思想防线。
组织全局干警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副州长、州公安局局长余毅同志在“1.14”队伍建设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明确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思想教育工作上进改进和创新,摒弃了以往周例会上由政监室宣读文件的单一教育方式,丰富形式、正反结合,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对县局主页进行了改版,增加了队伍建设、警营文化、警务督察等栏目,在互联网上组建了内部QQ群和微博,一系列的改进举措既拓宽了民警之间的交流渠道,又能及时了解并解决民警思想上的变化,既丰富了民警的文化生活,又强化了监督、完善了谈心机制,对广大民警起到了警钟长鸣的警示作用,确保了思想教育的成效性和常态化。
二是前置队伍管理阵地,为队伍的管理规范建设量身定做一套“塑身衣”,强化管理约束力。
*局长亲自挂帅统领全局队伍建设工作,第一时间成立了领导小组。坚持以制度管人的原则,通过全局民警提意见、局党委共同讨论研究,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队伍建设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队伍建设工作机制。一是规范着装、考勤制度。按照人民警察着装规定的要求,规定上班(包括值班备勤)必着装、下班必换装,严禁警便混穿、衣冠不整等现象发生;局机关于元月份采购安装了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对全局民警实行上下班脸谱考勤制度。凡是不按规定着装或是迟到、早退、旷工、不按规定请销假的,一律对其进行月通报并扣发当月加班补助、岗位津贴及其他费用。通过一些列与民警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的规章制度,有力约束并彻底改变了民警以往自由散漫、上下班随意的状况,不断提升民警的工作自觉性,强化了时间观念和组织纪律性。二是改进服务方式,优化“窗口”形象。结合“三访三评”活动要求,通过传单、新闻、短信、信息栏等方式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纪委监督电话,在县局大门处设置了意见箱和投诉箱,方便群众对改进公安服务工作建言献策,并监督窗口服务单位,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和时限,让老百姓的投诉和建议及时送达相关部门,使优化“窗口”服务工作强制入轨、成效明显。三是延伸纪检监督范围。严格按照“五条禁令”、《人民警察纪律条例》等规章制度,将纪检监督时间延伸到工作八小时外,监督范围延伸至民警日常生活中,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筑牢高压线,从根源上防止公安民警“吃、拿、卡、要”,杜绝“冷、硬、横、推”现象发生。
三是前置执法监督阵地,为队伍的规范执法建设系上一根“安全绳”,打造理性、文明、公正的执法队伍。
对内,结合工作实际,明文制定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明确要求民警在执法过程始末务必遵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并一律按照责任倒查机制追究到底,严惩不怠,还与民警的经济利益、政治前途直接挂钩,杜绝执法监督形式化、真空化。对外,通过公开执法流程、服务承诺、纪检监督组织、相关法律法规等方式,使公安执法工作阳光化、透明化,拓展监督渠道和体系,确保公安执法工作在全方位、高密度的监督机制中高效、公正的开展。促使全体民警自觉加强业务技能学习,严格把握行为准则,形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作风,在实际工作中扎扎实实地执好法、护好法,共同树立良好的公安形象,让党和政府放心、让广大人民群众放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