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四条”主线创新公安工作
*市公安局以“四个创新”为主线全力推动公安工作,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机制、新手段,从根本上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一、以机制创新强管理,破解社会管理难题。*市公安局以“四零”举措为抓手,在“管地、管人、管事、管物(屋)”方面想办法、谋出路,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实行长效管理,破解管理难题。一是建立实有人口、实有房屋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努力实现动态信息“零遗漏”。二是推行旅店网吧、出租房屋的实名制管理举措,努力实现重点行业“零违规”。三是创新特殊人群、高危人员的人性化管理手段,努力实现工作对象“零失控”。四是实施危爆物品、交通消防的规范化管理办法,努力实现恶性事故“零发生”。
二、以方法创新保平安,增强群众的安全感。为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市公安局立足在“打”字上见成效,在“防”字上做文章。在打击方面,坚持对违法犯罪坚持“零容忍”理念,继续保持“严打”的强劲势头,切实解决大案不破、社会不宁的问题。在防范方面,紧盯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两抢一盗”案件,不断建立和完善防控体系建设。
三、以意识创新抓维稳,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紧扣“保稳定,促和谐”的目标,进一步强化四种意识,即“预警胜于处置意识”、“调解也是执法意识”、“控制重在源头意识”和“舆情就是警情意识”,正确把握“人、事、案、网”四种和谐因素,做到苗头隐患早摸排、社会风险早评估、矛盾纠纷早化解、涉稳群体早防控、群体事件早处置、社会舆论早引导,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巩固持续稳定的社会局势。
四、以科技创新促应用,彰显公安信息威力。*市公安局注重全警应用,追求实效,彰显公安信息化威力。一是注重信息研判。以指挥中心为中枢,深度开展“警情研判”、“涉稳研判”、“动态管控研判”,对刑事治安警情、社会稳定情况以及重点人员异常活动、高危人员活动情况每天一研判,力争出高质量的情报产品;由指挥中心牵头各警种、各部门就警情、舆情、涉稳情报每周一会商,力争出有价值的情报产品;对各类信息的分析、研判、应用成果每旬一通报,形成长效运作机制,实现情报平台与业务警种无缝对接。二是注重信息运用。以普及应用引领工作方式变革,强力推动全员触网、全警比对、全面应用,通过督促检查、教育引导、奖惩激励,提高移动警务通、数字证书的使用率、各类资源库的访问量、各类系统的运用率,促使民警养成自觉应用习惯,培养信息化建设应用典型,提升全警应用水平。三是注重信息采集。建立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机制,规范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方法,力求全部采集到位,提高日后应用的碰撞成功率。重点抓好七类重点人员的信息采集录入;抓好旅馆、网吧、二手手机交易等高危行业场所及从业人员信息采集录入;抓好刑事、治安案件和各类警情信息采集录入;积极创造条件,抓好房屋、照片、手机、QQ号和网络虚拟身份等信息采集录入,不断提高源头信息的采集录入质量,确保录入系统的信息真实可靠。四是注重信息共享。加快推进全覆盖的视频监控系统、全程式的内部督察系统、全方位的通讯指挥系统、全天候的卫星定位系统和全警运用的网上办公系统、全警共享的警务信息综合系统“六位合一”警务信息的有效整合,实现打防管控的可视化和指挥调度的扁平化;加快推进网吧、旅店业信息系统与“大情报”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实时传输、有效对接;加快推进建设社会部门间信息交换平台,实现社会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