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货运超限超载的原因及对策
近几年,我国公路运输中超限超载的问题日渐突出,已经成为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社会问题,它体现了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也反映出社会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货物运输超限超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法制不健全、各项*费支出比例大、货运企业集中度低等客观原因,也有运输成本规模效应的驱使、货运联合成本上升的作用等主观原因。现针对实际现状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以使公路货运业良性循环发展。
一、超限超载运输的危害及成因
(一)道路桥梁受损严重。大量超过公路、桥梁限载标准的运输车辆在公路、桥梁上行驶,致使公路、桥梁遭到严重损坏,大大地缩短了其使用年限。
(二)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行驶,严重影响交通安全。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系列群伤群死重大交通事故,许多均与车辆的超限、超载有关。车辆严重超限,使车辆的技术状况大大降低,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刹车性能、悬挂承荷能力、转向可靠度趋差,轮胎爆胎可能性增大,极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汽车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磨损加剧,车辆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三)超限超载运输严重扰乱运输市场秩序,引起恶性竞争。超限者,利益为目的。由于运输市场运力供大于求,竞争激烈。承运者为争揽货源,竞相降低运输价格。以低运价吸引货主。压价的结果使社会必要运输价格低于正常运价水平。为了弥补降价造成的经济损失,车主采用多装和逃避交通规费的办法获得补偿,使运力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拉不到货的车主则以更低的运价争揽货源,又以更多的超载来减少亏损。于是陷入一个“超载——运力过剩——压价——再超载”的循环往复、愈演愈烈的怪圈。因为竞相超限运输,部分汽车制造厂家被利益驱动,迎合市场,非法生产“大吨小标”汽车和非法进行汽车改装,使超限运输呈规模化,进一步加剧超限运输。同时,由于国家对运输市场的调控力度不足,法规滞后,不能从根本上对车辆超限现象及时予以整治,放任了对超限车辆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运输市场的无序竞争。
(四)超限运输扰乱了国家养路费和路桥收费政策,制造新的不公平。由于所有公路收费都是按车辆核定的吨位收费,超限车辆装载量超过核定的装载量,使平均每吨位实际交费额减少,降低了单位运输成本,这样,在同样运价水平时,超载运输者就可获得比守法经营者更多的利润。对于国家来讲,漏征了大量规费,对于遵纪守法的人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运输者为了提高其利润水平,降低运输成本,少交费,是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手段之一。
(五)超限运输降低了公路的使用效率,污染环境。严重超限车辆一般车速都很低,有的不足40km /t,由于走不快,且由于超限车的车体大,影响后车通行,常常造成交通阻塞,使公路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对货车的设计时速一般在70公里以上,而严重超限车辆一般只能行驶三四十公里,有的更低,造成高速公路低速行驶的尴尬局面。另外,超限车辆由于荷载大,在起步、爬坡时大冒黑烟,造成路面和环境的污染。
二、 治理货运超限超载的对策
(一)处理好各相关主体的关系。涉及运输的主体大体分为4类,即承运人、政府、托运人、收货人,他们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在正常的货物运输过程中,这4方呈现稳定的三角形关系,而在超载运输的情况下,由于这4方支付的成本、获取的利益不平衡,会使他们的关系发生扭曲。因此,要解决超限超载,重要的是处理好各主体之间的成本—收益的平衡关系,通过对这4方考虑的成本因素及服务因素的协调,从而达到其三角关系的稳定。
(二)依靠法制力量约束违规行为。要合理有效地杜绝超限超载,政府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政府应运用经济杠杆,从完善通行费征收政策入手。让超载车辆不仅无利可图,而且还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例如,通过改进收费方式,实行计重收费等,使空载少收费,重载多收费,对超载车辆加倍收费,通过经济手段起到惩戒作用。让违法运输业主付出的违法成本远大于非法所得,以切断超载的经济链条。
(三)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严把宣传教育关。在宣传教育中,要经常开展对“超载”危害性的专题宣传,悬挂典型事故图片,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对新注册的驾驶人员,要从理论培训到实践操作严格把关,使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体会到超载危害的重要意义。
(四)放眼国外,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治超经验:比如日本:①日本在近40多年内,对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限制标准,采用了长期稳定不变的政策,对运输车辆有严密的法规进行约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②在实施惩罚的手段和方式上,对超限超载者从严处罚,采用罚货主、罚运输企业、罚司机的“一超三罚”制度。③为了使公路筹资体系更趋完善和合理,从道路使用者公平负担的角度出发,对重型车辆设置了汽车重量*。④治超的技术手段上不断创新,采用车辆静态和动态称重设备对车辆超载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在高速公路收费站都设有电子秤来核实轴载,大型货车必须由使用者安装“货物自动测重仪”(液压式),从而大大提高执法的广度和精度,有效减少违章车辆。
(五)强化路面管理,对车辆超载违法行为形成全方位的管控体系。要以国道、省道为重点,采取定点检查与流动巡查紧密结合的执勤方式。加大管控力度,落实“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的勤务要求,确保24小时不失控,形成严管态势,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秩序。
总之,超限超载现象已经成为运输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体现了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折射出社会方方面面的许多问题。我们要彻底治理它,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创新,只有常抓不懈,加大监管力度,严防死守,同时抓好源头管理,做到点线结合,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车辆超载的事故隐患,才能有效地减少车辆因超载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保障道路的安全畅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