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经验交流 >> 浏览公安
  • 县公安局建设和谐警民关系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09年11月19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今年以来,**县公安局积极顺应民意导向,坚持以民为本,从人民满意入手,紧扣“平安、服务、沟通”三大主题,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上狠下功夫。在上半年全省民调中,该县民调排名全省第**名,同比前移**位,其中对公安民警的评价上升至全省第**名,排名全市第一,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攀升,呈现出“警爱民、民拥警、警民互动、警民互助”的可喜局面,和谐警民关系逐步显现。

        一、抓打击,创平安,筑牢警民和谐根基。平安是和谐的基础。案件高发、案件不破、防范不力等都会危及群众的安全感。为此,该局立足辖区实际,理顺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严打整治工作,着力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一是建立破案激励新机制。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岁末年初,受金融危机影响,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给该县的社会治安带来极大压力。仅一月份,该县县城就连续发生两起社会青年打架斗殴引发的命案,涉案人员多达**余人。一季度,该县刑事案件发案**起,同比上升**%,严峻的治安形势给社会增加了不和谐因素。面对发案居高不下的实际,该局从自身挖掘潜力,推出了破案追加经费制度,规定办案部门在划拨人平经费的基础上,在完成一定破案基数后,每多破一起案件(含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追加**元至**元的经费,命案追加经费**元,重大恶性案件视情追加经费。同时规定,对办案民警每办理一起案件奖励**至**元。机制推行后,破案数节节攀升。今年1至10月,该县破案率同比上升**%,其中命案发**起破**起,另破获一起积命案,“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破案率提高了**%,破案率的大幅提升,极大地安稳了民心。二是强力整治治安热点问题。在侦破大案要案的同时,该局本着“群众最痛恨什么,就重点打击什么,群众反映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的原则,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毒品、盗窃和赌博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分别成立专案组进行集中整治。在集中收戒吸毒人员专项行动中,该局破获贩毒案件**起,强制戒毒**人,街面吸毒人员“一扫而光”,曾受毒品问题困扰的**镇龙溪社区退休教师黄某在专项行动后,激动地拉着到社区走访的公安局长马松涛的手说:“现在的公安机关真正是人民的守护神!”在打击赌博专项行动中,共查处赌博案件**起,刑事拘留**人,行政拘留**人,群众对打击赌博违法行为的满意度上升至全省第**位。三是构筑警民联动防线。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为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真正建立警民同心协力维护社会治安的大格局,今年来,该局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元专项资金,设立了群众举报抓获违法犯罪人员奖励基金。基金设立以来,该局通过有声有色的宣传,广大人民群众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公安机关提供线索**条,破获现行案件**起,带破刑事案件**起,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名。

        二、抓服务,促满意,强化警民和谐措施。打击和服务是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打击是手段,服务是目的和结果。工作态度、服务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评判,影响到民警形象,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建立。近年来,该局通过一手抓打击,一手抓服务,把打击犯罪、服务群众和发展地方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强化服务意识教育。该局通过制度管人、座谈沟通、走访群众、典型育人等活动,以民警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对民警开展服务意识教育,实现民警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角色的转变,民警执法为民、服务群众的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二是出台便民服务措施。结合辖区实际,该局推行了延时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三项便民措施,深受人民群众的好评。延时服务即在赶集日延长窗口服务时间,针对该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大多数群众交通不便、出行不易且有利用赶集办事习惯的实际,各派出所户籍窗口每逢赶集日提前半小时上班、推迟半小时下班,取消午休时间,局证照中心中午提前一小时上班,为赶集群众办事提供方便。上门服务即针对出行困难的老弱病残群众实行上门服务,派出所公开向社会承诺:对特殊人群不能前往公安机关办证的群众,只要拨打警民联系卡上的联系电话,民警将适时上门服务,今年以来,该局共开展上门服务**次。预约服务即服务好企业,出台《服务企业五项规定》,深入企业发放警企联系卡,对企业办证申请实行预约服务,实行一站办结服务。三是警务回访促进服务。以警务调查活动为契机,该局由指挥中心每三天对到公安机关报过警、办过事、办过证的群众进行电话回访,每月进行一次回访通报,对不满意的回访对象由警务督察部门责成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进行走访,了解不满意的原因,对不属于民警责任的做好解释工作争取群众理解,对因民警工作造成的不满意责成民警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向回访对象通报。实行回访制度以来,群众的不满意逐步减少,服务逐渐走向优质化。

        三、抓沟通,畅渠道,架好警民和谐桥梁。民警与群众的联系、沟通、了解程度如何,民意表达的渠道是否通畅,直接影响警民和谐的程度。该局以“大走访”活动为契机,畅通警民沟通渠道,促进警民和谐。一是建好警民联系渠道。基层治保组织一度曾是公安机关开展群众工作的制胜法宝。近年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作用日益削弱,从而导致警民联系纽带断裂。公安部提出开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以来,该局顺应民意,重走群众路线,将基层民警走访治保主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治安积极分子、民间知名人士等的人数及次数,定期召开治保主任例会等内容纳入派出所绩效考评办法,并加重分值。派出所必须每月召开一次治保主任例会,通过例会,通报派出所工作情况,通报辖区警情,讲授治安防范方法,传授纠纷调解办法,宣传办事程序,同时又通过治保主任,将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新期盼反馈给派出所,并对群众反应出来的问题能够整改的及时整改,需要上级解决的及时向上级反馈,畅通警民之间联系沟通渠道,增进理解与支持。二是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该局领导对公安信访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坚决执行局领导接访制度,对重大信访事项及时召开党委会研究,实行局领导包案制度;建立健全信访接待制度,信访责任追究制度,坚持有错必纠的原则,正确对待群众的诉求。力求对待信访事件受理一起,办结一起,群众满意一起。通过抓好信访工作排民忧、解民难、顺民心、满民意、创和谐。今年来,接待信访案件**起,其中**起已办结,**起正在办理之中,未出现一起越级上访的事项,民警形象逐步提升。三是架通警情通报渠道。该局出台《警民恳谈规定》,邀请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到公安机关,或就近到辖区单位和社区,召开警民恳谈会,主动征求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着力进行整改。同时,该局筹资**元建立短信平台,截至目前已群发短信**余条,通过短信平台,及时发布预警警情信息,通报大要恶性案件破案信息,安稳民心,向群众宣传安全防范知识,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公安工作的透明度,拉近警民之间的距离。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县公安局公正执法经验交流材料
  • 下一篇:打造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公安交警队伍——交警依法行政经验交流材料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