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队伍建设 >> 浏览公安
  • 对交通事故处理民警健康状况的几点思考

    时间:2009年12月10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近年来,我国事故处理工作日趋繁重,特别是基层大队,受到警力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执法环境差、超负荷工作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事故处理民警已积劳成疾,轻者出现身心疲惫、焦躁不安、容易冲动,精神状态不佳等状况,重者出现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劲椎病、肩周炎等病症,交通事故处理民警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一、归根结底,交通事故处理民警出现健康状况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工作量大,体力长期处于透支状态。大多数的基层交警大队,由于警力不足,通常一天安排二个班进行值班备勤。交通事故处理民警有时仅能满足出警需要,头天晚上即使一晚没有睡觉,第二天照样要处理所接手的案子,因为交通事故工作与其他公安工作的不同点就在于它的时效性强,现场一手资料要求较高,自己接手,自己心中最清楚案件如何处理,别人代替处理,有些证据并不掌握。再者如果接到一起重特大交通事故,三天时间调查取证、检验鉴定、办理刑事强制措施,刚好忙开了个头绪,还有其他案子,还有积案,还有需要调解的,还有要出去追逃的,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交通事故处理民警不得不超负荷工作。由于警力不足,许多同志只能带病坚持工作,长期如此,民警健康状况自然每况愈下。

        二是执法坏境对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相对的公民法律意识不能成正比。一些公民的法律意识淡漠、素质低下使交能事故处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比如涉嫌酒后机动车驾驶人如不服从抽血化验酒精可以强制,但是强制起来却很难,有一部分人根本不配合工作,甚至在抽血过程中漫骂、殴打民警,事后再投诉上访;再就是死亡交通事故,受害人堵警车、围攻抗法、拒绝撤离等现象并不少见,这些都给民警额外带来了工作压力,使民警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自尊心受到伤害;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涉及民事赔偿,现在新的交通法律法规不再把调解工作作为民事诉讼的前置条件,也不再规定交警部门收押金,受害人要不到抢救治疗费时找办案民警,得不到满意赔偿时找办案民警,事故认定对自己不利时骂办案民警,这类人自然不在少数。交通事故处理民警长时间在这种执法环境中工作,不仅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就连身体健康也不能例外。

        三是办公场所的制约因素与公民的素质层次问题也是影响民警心理健康的因素。现在公安系统认真开展“三基”工程建设,各级对交通事故处理机构独立办公问题非常重视,划分受害人等候区、处理区,甚至设置交通事故处理法庭,一切为了执法为民。但是我们看目前的办公场所,能够有条件划分等候区与处理区有多少?真划分了,恐怕又授之某些人口实:与人民群众有距离。到过基层事故中队处理交通事故的同志都清楚,当事人到处都是,大声喧哗者有之,公开对骂者有之,有一部分所谓的“弱势群体”根本不把我们张贴出来的友情提示“您好,请安静!”等放在眼中,大有一股我来办事,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感觉。吵闹是常事,抽烟的,随地吐痰的,什么样的都有。很多同志都有亲身感受,有时一来上班,面对如此的工作环境,真有一种无法说出的厌烦之情,长时间处在嘈杂的办公场所,对于身心健康不是一个好事情。

        四是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基层交通事故处理民警长年累月坚守在第一线,加之工作强度大,普遍处在一种疲于应付的感觉,始终处于累的状态;工作饮食无规律,在值班的24小时内,民警最头疼的就是电话铃声响,而每每发案时间,多处在吃饭及睡眠其间,耽误吃饭及通宵值班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五是家庭方面带来的压力。由于基层交警少、任务重,多数交通事故处理民警都不能按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日休假,事故处理民警一个星期七天,不是值班就是备勤,基本上照顾不上家庭。休息回家了,话都对当事人说了,与爱人就几乎无话可谈了,也不想谈。家庭的重担落自然而然落在爱人的头上,要伺候老人,要教育孩子,要处理人情世事,长此已往,爱人即使再理解,心中有怨言也在所难免。按照过去老的年岭划分,三十岁以上就是中年,人到中年万事忧,中年民警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老的身体健康不佳需要照顾,而小的又要面临升学等问题,诸多现实问题,使“中年”民警心力交瘁,而事故处理民警大多正好处于这一年龄段,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的“脊梁”。年轻民警则要面临恋爱、结婚、购房等压力。

        二、解决交通事故处理民警健康问题的几点建议:

        1、实行科技强警,牢固树立“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战斗力”的理念,把科技手段最大限度的运用到日常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切实改善警力不足的问题。

        2、坚持从优待警,坚决落实民警休假和定期体检制度,及时掌握交通事故处理民警的身体健康状况,对患病民警做到及时提醒,及早治疗,使交通事故处理民警始终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

        3、深入开展“和谐警营”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营造愉快、和谐的工作氛围,缓解交通事故处理民警心理和工作上的压力。

        4、加强公安宣传力度,深挖交通事故处理民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先进典型事例,切实改善警民关系,让广大群众理解支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

        5、落实激励奖惩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积极向上的用人机制,用活用好绩效考核制度,真正使那些想事、干事并且能成事的交通事故处理民警得到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6、维护交通事故处理民警合法权益,对阻碍执法的坚决予以打击,用法律武器维护正义,震慑违法犯罪气焰,坚决不能让民警流血流汗再流泪。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交通勤务机制改革应遵循的五个原则
  • 下一篇:浅谈基层公安交通管理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