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对我县暴力犯罪问题的研究

    时间:2010年01月28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近年来,在我县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的同时,社会治安形势也不容乐观,故意伤害、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暴力性犯罪案件数量多,增长快,严重影响了我县的治安环境和社会的稳定,如何遏制住我县暴力犯罪数量的上升势头,成为当前我县司法机关急需解决的难题。笔者试从本院****-****年办理的案件入手,在采取逐个翻看案卷、走访各方当事人等形式的基础上,对此类案件发生的原因、特点进行综合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该类犯罪的治理有所帮助。

        一、基本情况

        ****年我院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件***人,其中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的**件**人(故意杀人*件*人,故意伤害**件**人,强奸*件*人);侵犯财产类的**件**人(抢劫**件**人,抢夺*件**人)。****年我院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件***人,其中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的**件**人(故意杀人*件*人,故意伤害**件**人,强奸*件*人);侵犯财产类的**件**人(抢劫**件**人)。****年我院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件***人,其中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的**件**人(故意杀人*件*人,故意伤害**件**人,强奸*件*人);侵犯财产类的**件**人(抢劫**件**人,抢夺*件*人)。****年我院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件***人,其中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的**件**人(故意杀人*件*人,故意伤害**件**人,强奸*件*人);侵犯财产类的**件**人(抢劫*件**人,抢夺*件*人)。****年我院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件***人,其中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的**件**人(故意伤害**件**人,强奸*件*人);侵犯财产类的**件**人(抢劫*件**人,抢夺*件*人)。从以上统计上可以看到,故意伤害、故意杀人、抢劫、抢夺等暴力性犯罪占有较大的比例,其中,故意伤害罪成为最为常见、发生率最高的暴力犯罪。

        二、我县暴力犯罪案件的特点

        (一)发案率居高不下

        几年以来,我县按照上级的统一安排,进行了多次的各类“严打”专项活动,社会治安形势虽然有所好转,但故意伤害、抢劫等暴力性犯罪的发案率仍然居高不下。****年,我院受理的暴力性犯罪**件,占全年受理刑事案件的**.*%;****年,我院受理的暴力性犯罪**件,占全年受理刑事案件的**.*%;****年,我院受理的暴力性犯罪**件,占全年受理刑事案件的**.*%;****年,我院受理的暴力性犯罪**件,占全年受理刑事案件的**.*%;****年,我院受理的暴力性犯罪**件,占全年受理刑事案件的**.*%。

        (二)犯罪手段简单粗暴

        在所有的暴力犯罪中,故意伤害罪、抢劫、抢夺罪成为多发性暴力犯罪。而不论是故意伤害罪,还是抢劫、抢夺罪,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都极其简单。以近几年抢夺犯罪中最为常见的“飞车抢夺”为例,犯罪分子往往只需通过驾驶摩托车或其它交通工具行驶至被害人的附近,趁被害人稍不留意便可将财物夺去。

        从作案工具上看,作案工具的准备极为简单,且大多易于携带。在故意伤害犯罪中,犯罪分子往往只需准备一根木棍、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甚至赤手空拳都可致人受伤;而在抢劫犯罪中,犯罪分子也无需准备太复杂的作案工具,一把小刀就可实施犯罪行为。在我院受理的暴力性犯罪中,作案工具都是以刀、枪、棍、棒等传统型工具。

        (三)犯罪动机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突发性

        暴力性犯罪通常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突发性,犯罪预备也较为简单。犯罪分子往往因为一念之差就实施了犯罪,多因生活琐事发生纠纷、导致突发性、激情性犯罪,大部分也不用经过复杂、烦琐的犯罪预备过程。如我院在去年办理的一起故意伤害案中,犯罪嫌疑人冯某在案发前还刚与被害人**在同一桌一起喝酒,但在喝酒过程中,因为冯某认为**玩游戏时输了却不愿喝酒作为惩罚的行为是不尊重他,便立即离开现场,并从其朋友手中拿来土制炸炮仍向**,造成**身受重伤的后果。

        (四)犯罪主体多为文化层次低、法律观念淡薄的人员

        从犯罪主体分析,当事人多为文化层次低、法律观念淡薄的农民及无业人员,由于这些人的法律意识不强,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动辄大打出手,拳脚棍棒相加,为一己私利而不惜伤害他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不思利害,不计后果。****年,我院受理的案件中,犯罪主体为农民及无业人员的共***人,占全部涉案人员的**.*%,其中涉及暴力犯罪的农民及无业人员的共**人,占涉案总人数的**.*%;****年,我院受理的案件中,犯罪主体为农民及无业人员的共***人,占全部涉案人员的**.*%,其中涉及暴力犯罪的农民及无业人员的共***人,占涉案总人数的**.*%;****年,我院受理的案件中,犯罪主体为农民及无业人员的共***人,占全部涉案人员的**.*%,其中涉及暴力犯罪的农民及无业人员的共**人,占涉案总人数的**.*%。****及****年,犯罪主体为农民及无业人员在暴力犯罪中也占了绝大部分。

        (五)青少年犯罪占较大的比例

        所谓青少年犯罪,一般是指**至**周岁的人所实施的犯罪。由于现代社会青少年发育年龄的提前,再加上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独生子女受溺爱等原因,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近几年来我县不满1*周岁的未成年人参与暴力犯罪案件屡见不鲜。在此类案件中,未成年人参与比例由****年的*.*%上升到****年的**.*%,暴力犯罪主体的年龄也由****年的**岁下降到****年**岁。

        三、暴力犯罪的成因

        (一)暴力文化的污染

        近几年以来,随着电视、网络等传媒的迅猛发展以及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许多人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通过录象、光碟、书刊、电视等媒体,采取夸张的形式大肆地渲染暴力文化,关于武侠的电视、电影,以及描写黑社会的影片也因此泛滥成灾,成为了激发暴力犯罪的不良文化积淀。而这些暴力文化一方面刺激犯罪分子产生一种实施暴力活动的冲动;另一方面则使犯罪分子在实施暴力活动具有智能化和大胆化。有研究表明,暴力渲染具有一种心理暗示作用,看到过别人实施攻击性的儿童或成人,比没有看到过的人更易采取攻击性行为,并且具有较大的强度。许多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由于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心理较为脆弱和不稳定,一旦遇到外界因素的不良刺激,如暴力文化的影响,崇尚用武力解决纠纷、或者以武力满足自己非法需求的现象也就应运而生了,这也直接导致青少年实施暴力犯罪的比例呈上升的势头。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人。

        (二)不良的生活习惯

        我县是一个以*族为主、基础设施较弱的一个县,*族占全县总人口**.*%,由于民族生活习惯等原因,人民群众在日常娱乐、节庆活动中,招待亲朋好友常以饮酒助兴,这本是少数民族热情好客的体现,但笔者通过统计****至****年以来发生的案件,发现我县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件因此而频发不断,并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且相当一部分的暴力性犯罪的发生地都在酒吧、茶庄附近。仅****年,该类案件就有**件,占全年受理案件总数的**.*%,而在此类案件中,因喝酒而引发的案件有**件,占此类案件的**.*%,从中可看出本县内绝大多数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件是由饮酒引起的。然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在侦查人员对犯罪分子进行讯问时,犯罪分子竟然大部分都因醉酒而记不起自己刚刚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如****年,我院在办理犯罪嫌疑人**涉嫌故意伤害一案中,**因醉酒后回到家中与其妻子发生争吵,后竟用竹棍将前来劝架的其母亲和爷爷打伤,而后又在家中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将为此而质问其的其父亲**某连捅数刀,致**某受伤后昏迷了两天。案发后,当公安人员对其进行讯问时,其竟称已不记得自己的所作所为。

        (三)社会治安环节的薄弱

        社会治安状况与基层治安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目前基层治安管理体系是由派出所、社区联防、基层治保组织、调解组织等所组成的。这一基层治安体系在为群众排难解纷,防止犯罪发生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可社区联防、基层治保组织、调解组织等在乡镇所能发挥的作用少之又少,几乎可忽略不计,社会治安主要还是要靠警察来维护。但由于历史、经济发展等客观原因,我县的警力特别是基层派出所的警力相对不足,大部分基层派出所实际配备的警力往往只有三至四人,却要管理着成千上万的人口,这不仅直接导致了打击犯罪的力度不够,也使群众的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婚姻、恋爱矛盾等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和调解,久而久之,当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时,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暴力性犯罪的发生也就由偶然成为了必然。

        (四)犯罪主体法律意识淡薄,群众维权意识不强

        从实施暴力犯罪的主体上看,由于大部分都是农民及无业人员,这些人无论是文化素质、还是自身素质都比较低,绝大部分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不学法,不懂法,自身修养差,内心十分空虚,一旦遇到物质或其它方面的诱惑,精神防线极易被冲破,甚至一些人的思想根本就没有防线,轻而易举就闯出法律的界线,走向犯罪的道路。此外,由于这些人的法律意识不强,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社会的救济时,不懂得用法律作为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是会不择手段,铤而走险地采取非法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也是暴力犯罪发案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多

        有研究表明,暴力犯罪的增多和就业机会的减少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增加就业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暴力犯罪,一个没有工作机会的社会是不可能发展的。由于我县的主导产业是甘蔗产业,农民家中几乎每家每户都是以种植甘蔗为生,而甘蔗的种植和护理相对于水稻、玉米、花生等农作物来说较为简单,这使得农民的空闲时间较多,超生现象也极为常见,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因此日益增多。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少年劳动力的增多,再加上有关部门对存在的助长和诱发暴力犯罪的环境和地区的防范措施比较薄弱,也缺乏对具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的分化、瓦解工作。一些歌舞厅、网吧、旅馆等场所成为具有不良倾向的年轻群体的聚集地,这些青少年极易在这些场所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群体,并有自己的趣味和消遣活动、价值标准。稍不注意管理,他们便会实施犯罪,继而引发械斗和凶杀等暴力性犯罪案件。

        四、暴力犯罪的防治对策

        暴力犯罪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县社会治安的犯罪类型,如何打击和预防暴力犯罪不仅是县委、县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我县各级司法机关的责任。预防和打击是减少犯罪最有效的办法,要减少暴力犯罪,就必须坚持“打”是关键,“防”是根本的原则,“打”、“防”结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1.是要建立健全基层治保组织和调解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村民治安联防队等的作用,及时排查和化解矛盾,重视和掌握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暴力犯罪的危险征兆,发现危险苗头及时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将矛盾纠纷、暴力犯罪的苗头扑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全县各级司法机关要加强沟通协调,保持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主动与本辖区的中小学校联系,搞好共建活动,定期为学生上法制课,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给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打好“预防针”。三是进一步增强全县的警力配置,完善治安防控体系。针对我县的刑事发案现状,充分发挥基层派出所的作用,增加干警数量,提升干警的素质,从而实现警力的最大优化,坚决清除治安“死角”,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2.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文化教育

        宣传、教育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及学校教育,把握好舆论导向,加大正面宣传的力度,弘扬无私奉献、见义勇为的思想和精神,让人民学有榜样,建立健全文化宣传体系,积极倡导非暴力的温和文化,抨击丑恶现象与腐朽意识,鞭答社会上的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等丑恶现象,警戒人们歪风邪气不能学、歪门邪道不可行,让暴力文化等不良文化无藏身之处。与此同时,进一步渲染酗酒的危害性,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农民运动会、唱山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生活,培养良好的娱乐方式。此外,还要进一步扶持中专、高职等职业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这不仅能起到了增加就业机会,还能起到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的作用。

        3.加大打击力度

        公、检、法等政法部门要在加大法律宣传力度,使每个公民有懂法、守法意识的基础上,加强沟通,通力合作,各负其责,严厉打击各类暴力犯罪。公安机关要加大打击力度,提高破案率,努力做到暴力犯罪发生一件,就要侦破一件、审结一件,抓住典型,造出声势,不要漏过任何一个暴力犯罪分子,彻底消除潜在犯的侥幸心理。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防控体系,深入实际,规范管理,严历控制青少年进入游戏机室、酒吧、发廊等娱乐场所,并大力清除有色情的娱乐场所,使青少年暴力犯罪得到有效的控制;检察机关的侦监、公诉部门要在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上,提高效率,加快办案节奏,在批捕、起诉阶段对暴力犯罪分子要坚决做到“快捕、快诉”、“从重、从快”,不给犯罪分子任何喘息的机会;法院刑事审判部门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提高办事效率,“从严、从重”地判决暴力犯罪分子。同时,在庭审阶段,也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主动邀请辖区内中小学校、社区群众等人员进行旁听,争取达到审结一案,教育一片的目标,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

        总而言之,防范暴力犯罪是一项综合的工程,不仅仅是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的责任,更是县委、县政府以及全社会的义务。如果全社会、各部门都能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责,我县的暴力犯罪一定会得到有效的遏制。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关于如何加强县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调研报告
  • 下一篇: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