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浅谈如何提高基层交通警察的心理素质

    时间:2010年02月13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基层交通警察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作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最直接的管理者,基层交通警察的工作环境多在街道或公路上,时常饱受到风吹、雨淋、日晒,有许多业务工作,甚至很艰苦,也很危险。尽管如此,基层交通警察在指挥疏导交通、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交通事故时,仍常常遭受部分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唾骂基层交通警察,扬言要干掉执勤民警的情况时有发生,基层交通警察面临的心理压力由此越来越大。要引导基层交通警察树立积极的心态,全面提高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这便需要提高民警们的心理素质了。

        一、具有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的必要性

        交通警察是警察队伍中的一个特殊警种,它的职业决定了其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紧张性。在查处交通违法、处理交通事故抢救伤员、进行调解、打击车匪路霸、特别是处理重特大交通事故现场目睹血淋淋的场面、伤者亲属的哭泣、当事人的要挟时,基层交通警察往往要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免会有各种各样的诱惑,具有抵御各种错误思想和诱惑的健康心理,才能够经受得起各种严峻的考验。因此,基层交通警察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健康、向上、勇敢、坚定、大胆、果断、顽强、乐于奉献等。

        二、提高良好心理素质的方法

        1、培养良好的心态。交通警察工作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在心理上常处于紧张状态,持续的心理紧张和心理冲突会造成精神上的疲劳,使工作效率降低,免疫力下降,产生疾病。要正确对待已发生的种种现实,采取有效方法,适应复杂的环境,及时调节心理状态,培养“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的三乐精神,学会自我珍重,努力培养稳定、乐观的情绪,才能培养良好的心态。

        2、正确对待紧迫感。少部分民警由于年轻时耽误了学习,参加工作后,建树不多,与学识丰富的新一辈民警相比,大多会产生紧迫感。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交警的工作,有的民警会适时地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或是进行短期培训、参加函授学习等,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时间上会相对比较紧,有些民警因此误把紧迫感转化为紧张感。要正确对待这种紧迫感,必须因势利导,使其成为进取的动力,促人奋进。保持生活的节奏感,有劳有逸,有张有驰,也是正确对待紧迫感的一种方法。

        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交通警察在工作中,与全*各地的司机、群众、车主接触较多,在与人交往中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网络。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同事间、上下级之间,应戒除“窝里斗”与“同行相忌”的不良习气,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与朋友交往,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与家人、亲属之间,应保持和睦,相亲相爱。

        三、提高心理素质需克服的不良心态

        1、克服功利主义心态。我国是从典型的封建社会走出来的,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虽然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和五十多年的社会主义文化洗礼,但是封建主义的一些思想观念在部分地区、部分人群中根深蒂固,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功利主义是其中的一种,它从传统的封建“功名”思想演变出来,讲求 “学而优则化”,求官求利,出人头地。从根本上说, 是将“官”本位发扬光大,和我们的“人民公仆意识”一正一反,完全不一样,其出发点和归宿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持有这种心态,最终会让我们迷失正确的人生航向,产生强烈的功名观念,导致利欲和功名熏心,丧失群众宗旨和大局观念,一门心思求官求利,对于我们基层交通警察来说,持有这种心态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因此,基层交通警察要彻底克服功利主义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牢固树立宗旨观念,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一切工作围绕人民群众开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正位置,健康发展。

        2、克服拜金主义心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一些资本主义糟粕也乘机而入,资本主义亚文化随之而来,其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拜金主义。其主要表现为:金钱万能,唯金是图,一切从钱出发,为了金钱不惜一切。不可否认,拜金主义正侵蚀着我们的社会,并且在部分人群中产生了较大影响,造成的一些恶果,正逐渐成为社会的一大肿瘤。做为人民的公安民警,基层交通警察要正确对待,彻底克服拜金主义心态。因为拜金主义发展到最后,会造成执法的交通警察唯金至上,搞权钱交易,使执法天平倾斜,最终枉法,沦落为人民的罪人。

        3、克服浮躁的心态。当前,在许多中青年人当中流行着几句话,“烦人”,“真累”,这几句俚语,一方面说明有些人的心态的确处于“真累”的状态,另一方面也有部分人是赶俚语时髦,但是无论如何,这语句给我们透露的信息说明了当前部分同志的生活状态。我们新时期的基层交通警察要克服这种浮躁的心态,浮躁的心态长期下去,最终会导致精神上的压抑和爆躁,会让人急于求成,在工作中缺乏耐心,最终缺乏细致,直接影响执法工作的质量,给广大群众和社会带来致命影响,不利于个人发展。

        4、克服无为的心态。从老子的道家思想衍生出来的“无为”思想在我国生生不息,在历代都又衍生出来许多变种,其直接表现就是得过且过,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明确追求和远大抱负,其最终结果是造成人生活上无目标,工作上无斗志,整日浑浑噩噩,更谈不上提高工作质量,实现远大目标了。新时期的基层交通警察要克服无为的思想,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工作中寻找生命的真谛,实现人生的价值。

        5、克服不讲学习的心态。党的十六大将建立人人讲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标准,可见,学习是当代社会的必然要求。但是,在基层的部分同志却存在着不讲学习的现象,虽然口头上喊着讲学习,但是行动上却没有具体动作,这种心态直接导致的就是知识面窄,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知识浅薄,不能胜任新时期的交通管理工作。基层交通警察要彻底克服这种心态,树立讲学习,爱学习,经常学习的志向,努力学习各项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迎接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6、克服墨守成规的心态。墨守成规,就是囿于固有模式或工作机制,毫无创新可言,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不发展,无创新,工作进展慢,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于基层交通警察来说,这种心态危害很大,一旦持有这种心态,我们的基层交通管理工作就会停滞不前,更谈不上突飞猛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保驾护航。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如何进一步处理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
  • 下一篇:浅析当前如何拓展思路创新形式强化青少年交通安全理念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