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浅谈道路交通监控设施建设的几点看法

    时间:2010年02月15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把加强科学研究,推广、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设备,作为一条基本原则,这是现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道路监控系统的应用,在缓解警力不足,改善执法环境,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效能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有力地促进了道路秩序管理

        道路交通监控系统的使用与推广,使机动车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得到遏制,起到了有效预防交通事故人力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过去交警在道路上执勤执法,明知机动车实施超速、不按规定车道通行等交通违法,却苦于没有证据,依法查纠十分困难,对违法行为人无法实施处罚。雷达测速仪、路口电子监控等现代科技装备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能有效地缓解警力不足和交通事故不断攀升之间的矛盾,既减轻了一线交通民警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又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道路交通管理时间、空间上的“盲点”,扩大了交通管理的监控时段和监控范围,使交通秩序明显转好,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为事故逃逸的侦破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持

        前段时间以来,**县的道路交通事故逃逸案件频发,这和全*其他的一些地方相类似,案例涉及到各种情形和车型,有些案件苦于没有足够的证据而不能破案。逃逸者的种种心理和行为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丧失人性和道德,拒绝承担责任。作为肩负交通管理职责的交警部门,就是如何预防逃逸事故的发生和发生逃逸事故后如何快速侦破案件,让逃逸者受到应有的惩处。建立较为完善的道路监控系统,利用监控系统的功能对各主要路口路段以及重点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发挥“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可以为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持,让肇事逃逸违法行为及时现形,同时也可以慑服肇事逃逸者。

        三、发挥其在治安防范和刑事侦查重要作用

        监控系统能在有效监控范围内对犯罪分子的作案过程和行踪进行拍摄,所形成的监控信息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再顽固狡猾的犯罪分子面对监控图像,往往都会缴枪弃械。因此,现在发案后,各警种首先想通过电子警察寻找侦查线索,而不是象过去一样,先考虑走群众路线调查访问。监控信息已成为审讯工作的有力武器和定案的重要依据,各地在运用监控系统服务公安实战的过程中,切实提高了监控图像信息的主动应用意识,积极利用监控图像信息拓展证实和揭露犯罪。

        四、监控技术的普及应用,可以震慑违法和犯罪行为的发生

        预防违法和犯罪行为的发生是上策。目前**县的道路交通监控系统还很不健全,可以说是处在起步阶段。**省**县公安局公正派出所门口和该道**县西端的在妙中队门口、县道**线**圩、**县**镇**路**市场门口对面及**二中红绿灯路口监控点设置是**县最早的专门用于道路交通监控的“电子警察”,在上述地点,驾驶人行车规规矩矩,遵章率较高;而在未设置“电子警察”的路口、路段,驾驶人超速、随意变道、违停等违法率较高,经常引发交通事故。如:人民**路口、人民**路口、民政**路口以及民政**路口等。所以,加强监控系统建设,并积极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震慑违法和犯罪行为的发生。

        科技强警是交通管理发展的方向。我们要进一步加快科技应用步伐,利用好现有设备和网络资源,同时加强道路监控系统和电子警察建设,实现路面管控“电子化”,科学、规范地预防交通事故。对于加强**县道路交通监控设施,扩大电子监控覆盖面,笔者有以下几点的想法:

        (一)科学规划、统筹建设。进一步推进全省国道、省道主要路段、省际公路电子监控科技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使之成为交通管理部门查处和遏制交通违法行为最主要、最有力、最持续的执法管理模式,在省道**线的华兰圩三叉路口、**镇的人民**路口以及民政**路口增设道路交通监控设施,将**县的道路交通监控设施大大的改善,以实现对主要道路的管控。

        (二)对电子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县城区的团结路二中门口的红绿灯是**县一期电子监控系统,采用功能是单一的数码照相方式,也就是部分驾驶人行车时为逃避电子监控设施抓拍,采取逆行绕过检测线圈方式通行,造成交通事故隐患;同时,也不能适应今后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发展需求,必须依据科技水平的发展加以升级、改造,扩展其功能,把原来的的单纯数码相机抓拍已经升级为“数码+视频”或纯视频电子监控设施。

        (三)实现同治安监控设施资源共享。现代化交通管理的核心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将科技手段应用到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目前,正值**县公安局已刚刚安装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要实现监控系统的整合以及信息共享和交换,要从原来“单点”“条线”建设为主,向“网格化”整体建设发展;要从单一满足交警应用或者治安应用,向满足大公安整体作战延伸;要从单一卡口型,向实现与其他电子警察对接共存,从而形成道路监控新格局,为实现**的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化奠定基础。

        (四)科学选择“电子警察”监测点、实现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科学、合理地在适当位置安装监测设备,及时、高效、准确地收集到更多的交通信息,充分利用已有交通资源,为交通管理提供辅助决策,发挥其最大效益,实现交通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如针对部分路段车速过快造成事故隐患,固定电子监控设施建设周期长、投入大的局限,结合车载雷达测速仪使用灵活、简便的特点,运用车载雷达测速系统对重点路段、重点时段进行监控等。

        当然,完善道路交通监控设施,需要投入较大的经费,但预防交通事故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公民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强化交通安全源头管理,创造出一个政府重视,公安机关攻坚克难,各部门齐抓共管,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电动车畸形发展的成因及对策
  • 下一篇:浅谈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