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浅谈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时间:2010年02月15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目前我国的道路质量和通行条件应当说与一些发达国家相差不大,但我国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一直保持一个较高的幅度。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交通参与者的素质低、交通安全意识差是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则是提高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的重要方法。就目前来看,由于宣传缺乏针对性,教育缺乏系统性,注重形式,忽视效果,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不大。为此,作为基层中队民警,就目前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做粗浅探讨。

        一、目前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一是宣传教育缺乏日常性,集中宣传多。中国人做事最喜欢的方式就是搞大呼隆,认为场面大,效果会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也不例外。几乎每个地方每年都要进行一、二次大型宣传活动,挂条幅、发传单、图片展,忙得不亦乐乎,每次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却看不到实际效果。宣传资料这边发,那边扔;这边搞宣传,那边事故频发。次数多了,连民警也失去了积极性,自己都认为是流于形式。

        二是宣传教育缺乏针对性,形式宣传多。无论什么样的宣传活动,中小学生都毫无疑问的成为主攻对象,因为他们单纯、听话,宣传起来容易。还有就是大型宣传,每次开展宣传教育,看上去人很多,场面很大,看起来宣传工作开展的就好,至于效果如何,宣传者不会去关心,也没有人去关注。所以每次都是发放多少宣传资料,多少人受到教育等,数字很好看,好象也很有说服力,但宣传中所显示的数字都是形式的表现,无法反映出宣传的实际效果。

        三是宣传教育缺乏系统性,重复宣传多。国外有的政府根据交通安全计划,创建了从幼儿、儿童、中学生到高校生的社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并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年龄交通参与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编写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现实指导性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材料,确保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良好效果。反观我国的交通安全教育,由于没有形成体系,没有系统的规划,也没有系统的宣传内容,造成宣传对象无论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千篇一律的是不闯红灯,行人要走人行横道线等宣传内容,一成不变,只是一次次的重复宣传。

        四是宣传教育偏离源头性。例如,初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除了理论考试外,就是倒桩和上路练习与考试,交通安全方面宣传教育很少,甚至根本就没有。学员在学习驾驶过程中,对于一般的交通违法行为,除了教练的口头提醒外,基本未得到任何宣传教育,也没有任何深刻的印记,考试通过,拿到手的仅仅是一本驾驶证。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为什么初领驾驶证者交通事故多发。

        五是宣传教育缺乏普遍性。在宣传形式中,观看警示片应当是效果最好的。在目前,播放宣传教育片基本是在基层交巡警单位的违法和事故处理窗口播放,宣传的对象都是有了违法行为被处罚或有了惨痛事故经历的当事人,本身已经收到深刻的教训,宣传教育对他们只能是亡羊补牢,而且他们也只占到极少数的比例。

        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对策

        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宣传教育作用。一方面,要把交通法规学习真正纳入到普法教育中,特别是针对学前儿童、大中小学生、职业、非职业驾驶人、中老年人等不同群体,编制相应的教材,采取不同的宣传形式,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公益广告的作用。每一个公益广告,就像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每个人进步一小步,社会就会进步一大步。因此,政府要进一步扩大公益宣传和教育的渠道与范围,在社会生活中倡导和培养遵纪守法、有礼貌、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和文明风尚。

        二是要切实抓好驾驶人源头宣传教育。交通事故,尤其是重大交通事故发生与否,关键还是在于车辆驾驶人。因此,宣传教育的源头首当其冲的是车辆驾驶人。要注重对驾驶证申领者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初学驾驶者,就如同一张白纸,这时的宣传教育效果最好。而一旦拿到驾驶证,开车上路,一些违法习惯一旦形成,再进行宣传教育,不仅为时已晚,而且效果也差。因此,在驾驶证申领和初学时,应加大对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比重,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达到未驾车上路行驶,交通安全意识先行到位的效果。

        三是要选择宣传教育的有效途径。接受宣传的途径无外乎听、看、经历三种。所谓听百遍不如看一遍,看千遍不如经历一遍。当然在交通安全宣传上,惨痛的事故经历是任何人不愿意去感受的,因此,最好的宣传效果就是“看”。公安部制作过很多非常好的安全宣传警示片,内容真实,教训深刻,看后能使人心里产生气强烈震撼,看过一次,终生难忘。将宣传警示片作为“电影”在农村进行播放宣传,群众都能喜闻乐见。另外,对于某些交通违法行为人和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采取强制观看宣传教育片等形式变相处罚,让你欲速则不达,教训会更深刻,效果会更好。

        总之,在道路日益密集、车辆每日剧增、道路交通管理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只有摈弃以往的为宣传而宣传、为任务而宣传的形式主义,找出真正适合我国国情、为广大群众理解和接受,既覆盖全社会、又不失针对性的交通安全宣传方式,才能不断提高交通参与者、尤其是车辆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真正把道路交通事故遏制住,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道路交通监控设施建设的几点看法
  • 下一篇:浅谈基层民警与辖区群众“拉家常”的技巧与好处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