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心得体会 >> 浏览公安
  • 扎实推进公安机关“三项建设”的建议

    时间:2010年04月07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一、“三项建设”开展情况

        截至****年底,*县有常住人口**万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欠发达县,现有公安民警***人。公安部党委在****年全*公安厅局长会议上提出开展“三项建设”以来,*县公安机关按照上级的要求开展此项工作,但亮点不多、社会效果不甚理想。

        (一)公安信息化建设投入少。这里所说的投入,包括设备和人员投入。由于早几年地方财政吃紧,对信息化建设硬件的投入不大,近年虽有投入,但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从****年开始,*县按照“三基”工程建设的要求,上马“天网”工程,为各室队所配备了新的电脑,并开展办公办案“网上通”培训,要求凡是可以用信息化手段代替手工作业的工作,一律实行网上、机上操作,通过培训,部分民警能用电脑来办公办案,但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滞后,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尚未完善,信息流与业务流暂时不能做到有机融合。全警日常信息化工作规范体系尚未健全,上班必开机、工作必上网、查询必用证等尚未成为民警的自觉行动,信息工作要求与民警岗位职责要求暂时不能做到有机融合,警务信息的录入数量和质量滞后。

        *县现有**个派出所,目前只有*台活体指纹采集仪,信息录入成本大,虽然县局提出了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的目标,但信息化应用与基础工作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基本上是被动录入,有时为了追求信息数量,导致部分单位录入信息的质量下降。同时,警力严重不足,人才匮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执法规范化建设进程较慢。为了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落到实处,*县公安机关结合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出要进一步树立起正确的执法理念,从执法制度、执法机制、执法方式、执法监督等各个方面规范民警执法执勤行为,但在工作实践中执行得并不彻底,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进程还比较缓慢。*县公安机关连续多年推行了季度执法质量考评制度,但总体执法质量水平还是不高,个别民警在办案时,只重视结果,对办案程序没有认真对待。立案统计不实,特别是治安行政案件倒挂、执法力度不当等问题依然存在。虽然加强了执法主体建设,开展了民警法律培训与业务培训,但执法责任体系不够完善,少数民警办案水平还不高。

        (三)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水平较低。警民关系和谐取决于公安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做到情系于民、取信于民、惠及于民、权用于民,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根本要求体现在民警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上。

        从****年开始,*县公安局在部分村屯设立警务室,派驻民警进村,有效地拉近了警民关系,特别是去年底开展“大走访”活动后,针对本县的实际情况,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春季查赌禁赌专项行动,由于领导重视,责任明确,部署周密,措施有力,群众配合,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的赌博之风得到了有效遏制。

        然而,笔者认为,目前“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还不够深入,特别是没有深入到失业下岗和生活困难群众、返乡农民工和低收入群众等家庭,这就难以让广大民警通过与人民群众交流、交心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水平,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赢得人民群众更好的理解和支持。爱民实践活动的载体创新不够,让人民群众感觉到相互间还是存在距离。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造成基层公安机关“三项建设”社会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警认识不足。为期三年的“三基”工程建设刚刚结束,全体民警放松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心。二是领导重视不够。局党委没有像对待“三基”工程建设那样,积极主动地向党政机关详细汇报有关精神和进展情况,因而缺少有力的支撑。三是队伍素质不高。基层公安机关队伍的整体素质欠缺,难以适应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

        三、推进“三项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提高核心战斗力。

        公安信息化是实现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公安战斗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科技强警的重要方面。信息是取得工作主动权的先决条件,有了信息,就有了工作的决策权和主动权;没有信息,就丧失了决策权和主动权。特别是在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中,一条及时、准确的信息,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要正确处理信息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才能充分认识做好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公安信息化不能局限在哪个地方,什么时间发生了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凡是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不安定因素都在其中,对于渠道不畅、信息不灵的状况应及时改变。信息化的落脚点在于应用,因此必须把信息化应用作为核心战斗力来打造,以信息化引领公安工作的现代化。在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上,要充分利用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积极推进办公自动化。

        (二)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执法公信力。

        公正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公安机关要牢固树立大执法意识,将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公安业务和队伍建设的最佳结合点,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一是大力加强执法思想建设。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端正执法思想,紧紧抓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利时机,开展“以案析理”、“以案释法”活动,建立错案剖析制度,查摆分析每个执法环节和每个执法行为中的问题。

        二是大力加强执法主体建设。进一步加大执法培训力度,全面实施集中教育训练与岗位自学自练有机结合的经常性练兵机制,建立健全“战训合一、轮训轮值”的民警训练模式,全面落实“三个必训”、领导干部和民警法律学习培训等制度,在增强民警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民警的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

        三是大力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对常见警情处置进行规范,对接警、出警以及特殊对象处置、人员走失处置、常见意外事故处置、灾害事故处置、矛盾纠纷处置、生活噪声扰民处置等方面的现场处警行为,进行精细化规范。进一步规范如实立案,建立健全如实立案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受案、立案、办案、销案、统计、上报等工作程序。

        四是大力加强执法行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执法责任制度,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执法,谁负责”、“职权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内设机构负责人和执法民警个人等不同层级的执法责任,进一步明确执法办案的呈报、审核、审批、执行等各个岗位、环节的责任,切实解决职权不清、责任不明、出现过错难以查究的问题。改进执法方式,规范执法用语,提高执法艺术。

        五是大力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执法质量考评工作,不断完善执法质量考评标准、拓宽考评范围、改进考评方式方法,完善单位和民警执法档案,严格落实奖惩制度。

        (三)大力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提高社会亲和力。

        公安机关要努力顺应社会发展进步的大趋势,按照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更安全、更方便、更文明、更和谐的要求,坚持从自身抓起,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起适应公安工作需要、符合时代特征的和谐警民关系。要通过教育培训,树立广大民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化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和法治意识;要开展练兵比武,增强民警业务实战能力。要按照“人人有专长、个个有绝活”的要求,立足岗位、紧贴实战、注重实效的要求,坚持“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开展政治大练兵、思想大练兵、业务大练兵、体能大练兵工作;要积极开展效能建设,强力推进作风大转变,严肃纪律,建立健全办案、办事制度和程序,强化监督,阳光执法;要把警务公开作为公安机关改善和加强警民关系的重要环节来抓,积极开展爱民实践、警民共建、警营开放日、警民相约警务室等活动,探索警务工作进农村、进农户、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治安复杂场所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和推动公安事业,努力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抢险救灾等工作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业绩,谋求新发展。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推进公安“三项建设”之我见
  • 下一篇:开展“三项建设”之我见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