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工作秩序 促进效能提高——劳教所效能建设经验交流
劳教所行政效能建设既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内容,也是劳教机关执法形象的具体体现。按照效能建设的相关内容,各劳教所都相应建立了适合自己特点的各项制度,有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了良好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树立了劳教机关良好的执法形象。本文结合我所开展行政效能建设的具体做法,谈一谈开展行政效能建设的几点体会,谨供大家参考。
一、把教育放在首位,充分调动干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行政效能关键是人,思想决定行动,能否调动干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看平时教育工作抓得紧不紧,效果好不好。我所在抓教育上,主要坚持“两个结合”:一是采取重点教育和平时教育相结合。重点教育就是利用季度总结和年度总结会,对机关工作效能质量进行总结通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整体提高;平时教育就是利用干警职工大会、中层干部工作会等时机,对各部门开展业务活动进行督促,时刻绷紧干警职工质量和时效这根弦。二是中层教育与普通干警教育相结合。中层干部的教育由所党委班子根据分工分别进行,普通干警的教育由中层干部或部门负责人具体完成,实行分层教育,对口管理。这种教管结合的教育模式,因为部门干得好坏班子看得见,干警干得好坏负责人看得见,平时干得好坏大家看得见,使部门的积极性和干警的主动性得到了最大限制的调动和发挥。
二、把能力素质培养作为基础,不断提高干警的业务水平和“三办”能力。
“效能”,从字面上看就是效率和能力,能力素质是基础,效率质量是目的。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干部的能力素质、业务熟练程度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拔和使用干部时,一定要注意发掘能力素质强、工作认真负责、业务工作熟练、能说会办的干部。不仅如此,还要时刻不忘加强机关干部的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磨刀不误砍柴工,基础打好了,提高工作效能才有保障。这方面,我所一是抓住岗位练兵、业务技能培训等时机不断强化干警的专业技能,基层干警重点是与执法活动相关的知识培训,机关重点是“办文、办会、办事”培训。二是积极鼓励并大力支持干警参加学历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队伍的学历和专业化水平。三是为干警创造各种机会加强学习交流。四是采取定期考核、能力评定等形式,督促干警自学。五是加大轮岗交流、上挂下派力度,多岗位锻炼干部,不断提高干部的综合能力。通过抓学习培训,干警的业务素质和“三办”能力不断提高,行政效能也有了长足进步。
三、把制度建设作为主线,形成规范化、常态化日常管理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细致的分工、统一的标准、严明的纪律是干好工作的前提。效能建设中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对工作行为进行了具体规范和要求,同时也是纪律监督的重要依据。实际工作中,我们把这些具体的制度作了进一步细化和综合。细化就是把工作细化到每个岗位,明确职责,挂牌上岗,实行层级化管理,对违反制度规定的各类行为进行量化打分。综合就是把各种工作行为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统一的《工作行为管理办法》,对部门和个人进行综合考评,一盘棋、一笔帐,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我所实施工作行为管理办法以来,各类违规现象明显减少,部门工作效能有了大幅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