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一区一警警力条件下公安机关群众工作刍议

    时间:2010年06月06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公安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群众工作。做好群众工作,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公安事业发展的基础所在。去年*月以来,**派出所实行了社区警务一区一警,为社区警务带来了足够的警力支撑,构建起以驻区民警为骨干,居委会为阵地,驻区单位广泛参与,家庭自防和户院联防相结合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在这种良好的警力部署形式下,推进公安机关群众工作,进一步提升社区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是当前需要认真探索实践的课题。

        一、当前公安机关群众工作中的一些误区和问题

        一是群众观念淡薄。在公安机关内部,唯技术论、唯程序论、唯结果论等观点依然有不小的市场,部分民警和领导对群众工作不重视、不关注,甚至认为群众工作可有可无。二是对群众感情不深。有的领导和民警特权思想还有一定市场,片面强调公安机关职责,忽视了应尽的义务;片面强调自身感受,忽视了群众的疾苦;有的甚至看不起群众,把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当“小事”、“急事”当“闲事”,造成了群众与公安机关的隔阂和疏远。三是吃苦精神不强。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条件和保障有了很大改善,部分民警由此产生了惰性,怕吃苦、怕受累,不愿意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四是群众工作能力退化。民警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却越来越低。有的青年民警一句话可把群众说“跳”,畏难情绪日甚,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五是执行力存在问题。群众工作是公安机关一项日常性、长效性的工作,不少民警缺乏联系群众的主动性,即使办案取证必须面对群众,也是蜻蜓点水、就事论事,不能使本职工作与群众工作有机结合,反映出公安机关迫切需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执行力。

        二、我市公安群众工作中的难点

        一是“走不进去”。群众工作的前提必然深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形成鱼水之势后方可开展下一步工作。当前的很大一个问题是干群关系紧张,部分群众主观上已经把整个公务员群体视为利益既得者,民警作为公务员队伍中的一员自然概莫能外。一些群众虽然在治安管理上依靠和服从民警,但是在内心深处对民警的一种抗拒感却始终存在,民警无法与群众做到真正的推心置腹。

        二是“退不出来”。毋庸讳言的是,在当前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警察队伍中对财富的追求也越来越显现化。这在公安群众工作中的一个表现就是走“富人路线”。民警做群众工作,主要就是做老板工作;下责任区,就是下私营业主企业,这种民警“逐富”的现象在我市并不鲜见。与社会关系复杂的商业人员接触过多的直接后果就是民警直接或间接认识大量复杂人员,一方面造成辖区普通群众与民警隔阂愈深,另一方面打着民警旗号的所谓“朋友”满大街,造成不良的影响后民警做群众工作的凝聚力降低。

        三是“说不出口”。破案打击是公安机关的一项主要职责。我市一贯重视破案打击工作,这几年在命案侦破等大案要案领域连续名列全省前茅,成绩喜人。但是在打击涉及更多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治安案件上进展一直不大。许多民警在群众中往往宣传发动了半天,群众“我被偷的手机、电瓶车什么时候能找到”就能把民警直接呛回去。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小案件打击不力是导致群众工作说不出口的重要原因。

        四是“答不上来”。在与群众的交流过程中,民警往往代表的是公安机关整体形象,社区居民也常常向民警问及近期我市及周边一些公安相关政策、新闻、要情。面对这样的问题,民警也往往答不上来,给社区居民留下“民警水平不高”的印象,从而导致群众看轻民警。

        三、一区一警警力条件下公安群众工作难点破解

        在市局党委的重视支持下,局直部门抽调6名民警充实浒山派出所社区警务建设,**街道25个社区、1个村一区一警警力全部到位。社区民警每周在警务室工作3天以上,做到服务群众快速周到、信息反馈灵活准确,及时控制和化解了治安隐患。这种警力部署条件下,破解上面四个“不”的难点,有四方面工作可以深入开展。

        一是牢固树立群众工作是公安工作的“根基”理念,真正走到群众中去。社区民警要真正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公安工作的重要依托和力量源泉,带着感情和责任去执法、管理,学会与群众打交道、交朋友,做到能敲开群众的门、说上暖群众心窝的话。要多一些平实之言、踏实之举,多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坚持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学习、提高自己的群众工作技能,积极落实便民、利民、惠民各项服务措施,使服务的方式、方法更贴近群众在查处案件和调处纠纷过程中学会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做群众工作,走进群众内心深处。

        二是紧密结合“核心价值观教育”,筑牢民警防腐拒变的思想长城。王辉忠厅长在全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现场会上说到:“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了警察不同于一般的公务员。……要理直气壮地反复强调的是:奉献。”社区民警更要加强奉献观念,增强自身的政治觉悟和法纪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讲奉献讲正气,提高对公安事业的认识,恪尽职守;在社区工作中眼睛多看普通群众生活,少与老板商人比肩,了解社情民意,贴心地了解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和生产生活情况,实事求是、力所能及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对城镇下岗和低收入生活困难群众、农村贫困群众、鳏寡孤独老人、失足青少年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等人员,积极开展上门走访,及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他们的愿望、要求,在社区警务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上级部门也应关心民警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努力营造民警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形成良性促进的局面。

        三是找准公安工作服务民生的着力点,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治安问题。以一区一警为基础,社区民警应切实加强辖区内人口管理,加强中小旅店、网吧等复杂场所管理,加强治安巡逻,增强群众安全感。同时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改进执法方式,对一些群众关心的乱倒垃圾、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址乱挂等小违法规定行为也加以重视,及时查处。上级公安机关要加强群众生产生活资料的盗抢案件的打击力度,做到抓大案不放过小案,既要破案又要追赃,让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公安机关的执法办案中得到全面的保护,为社区民警工作的开展营造更有利的氛围。

        四是积极探索新型警民沟通平台,拓宽群众对公安工作知情渠道。社区民警要积极创新警民沟通互动的渠道和载体,将与群众交流的平台不局限于社区警务室及社区委员会等有限场所,积极尝试虚拟警务室、警民联系QQ群、民警博客等新型交流平台,及时了解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期盼和诉求,牢牢把握工作的正确方向,进一步增强辖区治安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上级公安机关应继续加强公安正面宣传,及时让民警了解我市或者附近周边地区的热点案情进展,也可以尝试建立新闻发言人,及时通报社会关心的热点案情,掌握舆论主动权。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新时期派出所工作走向之我见
  • 下一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公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