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公安信访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公安信访工作的理念、方式和方法悄然发生着变化。尤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种利益关系相互交织,导致社会、经济和利益结构的深层次变化,一些积累多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公安信访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公安信访工作,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多年来一直在调研、摸索和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多年的信访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公安信访的科学含义及分类
首先,信访从字义上讲。按照汉字规则,“信访”的“信”字是由“人”和“言”组成的,“访”则是由“言”字旁加个“方”字,笔者认为,其字义就是给信访人一个讲话的地方,而公安信访部门,就是公安机关给信访人提供一个讲话的地方,而且是讲那些难以解决问题的话的地方。其次,信访从词义上讲。公安信访就是信访人到公安机关来访的简称,是指信访群众给公安机关致函或来访,反映自己所要反映的情况,并要求解决某些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其方式包括来信、来访以及网上信访。
二、公安信访工作的重要性
公安信访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信访群众的心理来分析,绝大部分信访群众信访不信法,信公安而不信其他司法机关,其心理透射出,公安机关就是解决信访问题的“万花筒”,什么都能为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公安信访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公安信访工作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公安信访工作担负着为党和政府分忧、为民排忧解难的重要职责,是发扬民主、体察民情、反映民意的重要渠道,是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前公安部长周永康同志曾指出:公安信访工作是社会治安的"晴雨表",是社会稳定的"第一信号",是公安执法活动的"反光镜",是公安队伍建设的"试金石"。可见,公安信访工作的重要。
三、做好新时期的公安信访工作之我见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公安信访工作,笔者认为,做好信访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新信访工作理念。创新信访工作理念,就是要求公安机关要把信访工作看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的理念,要从维护群众根本利益,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高度来对待信访工作,树立信访工作新理念,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开创公安信访工作新局面。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事实已经证明,多数信访群众是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属于有理上访。这就要求在信访工作中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将解决信访群众的合理诉求作为信访工作的第一要务,努力提高信访群众的满意度。其次要树立真情做信访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要始终本着对人民群众负责,对党委政府负责,对法律法规负责的态度,带着真心、真情、真意去做群众工作,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以真心诚意说服信访群众,以真情实感感化信访群众,以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信访问题。三是要树立规范执法的工作理念。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增强民警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理念,进一步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从根源上减少涉警信访问题的发生。对民警执法办案引发信访问题的,做到不回避,不护短,在严肃处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深刻反思,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
(二)创新信访工作方法。笔者认为,在办理具体的信访案件时,要始终坚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在了解上访人的心理和诉求方面狠下功夫,找准促使信访人停访息诉的突破口,其后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感情的等多种方法,促使信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通过分析近年来的信访案件,从中发现,有的信访人是为了经济利益,有的是为了名誉,有的是为了讨回公道,甚至有的是为了面子下个台阶,这些情况了解掌握后,解决的途径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问题迎刃而解。
(三)创新信访工作举措。笔者认为,创新信访工作举措,首先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第一责任。做好公安信访工作,关键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把信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一把手”要亲自抓信访工作,对信访工作负总责,要认真履行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有效协调各方力量开展工作,始终把维稳和信访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亲自批办重要的群众来信,接待反映重大问题的来访群众,过问重要的来信来访处理情况,认真组织查处重大信访案件。层层签订信访工作目标责任书,针对每一起信访案件,实行“三包”,即包责任领导,包责任人员,包稳控措施,切实做到责任不落实不放过,工作不到位不放过,信访问题久拖不决不放过,强化责任领导的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安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不断充实加强信访部门力量,配齐配强各级信访干部,积极支持信访部门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认真处理好初信初访工作,有效避免和减少重信重访,确保信访渠道的畅通。对一些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案件进行督办,对行动缓慢、措施不力、不能限期解决问题的予以通报批评,造成恶劣影响的进行纪律处分。其次是热情接访,为民排忧解难。信访问题大多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信访民警要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感情开展接访工作。既要文明热情,耐心细致地宣传政策法规,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又要坚持原则,把握尺度,注意工作方法。对每一位上访群众要做到笑脸相迎,茶水相待,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对他们所反映的内容认真记录。对反映的问题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在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的同时,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作为信访民警,心中要时刻想着群众、装着群众、惦记着群众,把每一次接访都作为服务群众一次难得的机会,把化解每一起信访案件都作为排解民忧的一份成效,用爱心去化解群众间的恩怨,用爱心去打开百姓间的心结。我们接待群众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接访的效果,接访者热情的态度,一句体贴的话语,一杯暖人的开水,可以让上访群众心平气和,增进上访群众的认同感,便于彼此沟通交流,从而促成问题的解决。每一个信访民警都要努力做到,从见到上访人的第一面起,就要耐心倾听群众的诉求,认真分析上访人反映的问题,真心地为群众解难题,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使问题能够尽快解决。第三是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学校面对的是学生,医院面对的是病人,公安信访则面对的是百姓。公安信访面广量大,任务艰巨而繁重。这就要求信访民警牢固树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率先垂范,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转变工作方式,规范执法行为,以更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有力的工作措施,扎实、细致地做好每一件信访件的办理工作。工作中要主动接近群众,密切警民关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尤其是老上访户,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从情感上去安抚他们,从思想上去引导他们,以好的作风和工作态度来感化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接访过程中努力做到耐心聆听、真诚沟通、合情合理解释。认真倾听群众的诉求,客观分析上访人反映的问题,诚心诚意地对群众说实话,真心真意地为群众解难题,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实事。只要是怀着深厚感情为群众讨说法,群众最终就会对我们的工作予以理解和支持。这样就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使信访问题尽快得到解决,案件尽快得到了结。干任何事都必须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敷衍了事。对每一起信访案件,都要用心了解上访人的社会环境、心理状态,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用心工作,办法就多,措施就灵,效果就好;只要用心工作,困难就能克服,信访问题就会得到解决。第四是提高信访工作能力,扎实开展信访工作。公安信访工作肩负着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信访民警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以民为本的意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从提高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公安信访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公安信访工作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从事信访工作的六种能力,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说服教育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有效服务的能力。加强信访队伍建设,把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精的骨干充实到信访部门,切实改变信访队伍不适应当前工作需要的现状。重视网络建设,畅通信息渠道,建立、健全和完善信息网络化工作机制,抓好公安信访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工作,提高公安信访工作效率,推动公安信访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建设,并将所有的信访案件全部录入系统,加强沟通协调、横向联系,构建多方联动的外部信访维稳工作格局。强化信访岗位练兵,采取集中学习、组织开展信访案件讨论会、讲评会等多种形式,查找信访工作和信访队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逐项落实整改措施,不断提高信访队伍素质,增强信访工作为公安中心工作服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力争从源头上减少公安涉法涉诉案件的上访量。通过对信访业务的学习培训,全面提高信访民警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信访工作。第五是严格秉公办事,伸张公平正义。处理信访案件必须做到严格秉公办事,伸张公平正义,这是检验公安信访工作的重要标准。从近几年接访的情况来看,群众之所以上访,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民警在办案过程中执法不公平公正、处理不及时、方法简单、态度粗暴、不善于做调解工作、执法质量不高等问题造成的。如果我们在信访环节再不处以严格秉公办事,再不依法办案,再不及时处理、久拖不决,上访群众的合理诉求长期得不到解决,合法权益长时间得不到维护,就会失去对法律公平、警察正义和信赖,就可能采取有悖法律、政策的过激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会给社会增加不和谐因素,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处理每一起信访案件,对待上访群众的每一个诉求,都要用法律、政策的标尺量一量,用公平、正义的天平称一称,使每一起信访案件都能经得起法律的检验,使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得到维护,使公安机关秉公执法、公正廉明的形象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更牢固、更高大。第六是完善长效机制,规范操作程序。公安信访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公安“大接访”为契机,不断完善公安信访工作长效机制,规范办案操作程序,将公安信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1、接待受理查处回应机制。按照“人人受到局长接待,件件得到依法处理”的工作总要求,制订处理群众信访工作规定,明确接访范围、接访时间、接访地点和处理原则,建立接访人填表登记、来访群众签名和回应处理结果制度。2、信息沟通机制。公安信访涉及的部门、警种和内容方方面面,及时沟通信息是达成共识、求得理解、取得支持和推动处理的关键。各部门、各警种要按照信息报送的有关规定,及时向信访部门上报有关情况,反馈信访问题处理进展情况。3、协作配合机制。一把手亲自组织协调,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部门、各警种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建立起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公安信访工作新秩序,切实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4、书面答复机制。对于来信来访案件,做到在认真调查处理的基础上,向信访群众作出书面答复。通过书面答复,提高信访工作质量和效率。5、接受监督机制。公安民警必须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摆正“公仆”与“主人”的位置,决不能因为自身不作为、乱作为等引发群众信访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积极化解社会不和谐因素,努力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当地、基层和萌芽状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创新信访工作目标。笔者认为,公安信访工作要始终把信访工作看作是公安工作的“反光镜”,是治安问题的“晴雨表”,是公安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和“桥梁”。因此,要始终将信访群众作为公安工作宝贵财富,在一起信访案件办结后,民警会继续关心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给他们送去公安机关的温暖,促进社会和谐。
1、警民间真诚往来。在信访问题解决后,会利用上门回访等机会,加强与信访群众的沟通联系,不断巩固信访成果,不断弥补警民关系心理裂痕,尤其注重利用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走访活动,走进家中,走到他们身边,边所能及地给予他们一些安慰和帮助,尽力为其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此举有效密切了警民关系。
2、信访群众成为公安工作的信息员、宣传员。群众的信访问题解决好,会增进他们对公安机关及民警的了解,化误解为理解,化对立为支持,他们会将公安机关的恪尽职守真诚为民的作风进行宣传,成为公安工作的宣传员,还有一些群众会向公安机关提供社会治安信息,以及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成为公安工作的信息员。
3、把信访群众从“上访路”引向“致富路”。不少信访群众生活十分困难,特别是一些长期上访的人员,生产荒废、精神萎靡、因访致贫或“神经质”。因此,我们在解决信访问题后,积极鼓励信访群众大力发展生产,重建美好家园,公安信访部门要积极协调乡镇有关部门,对其发展经济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帮助,使部分群众从原来的“上访路”走上了“致富路”,生活状态、心理状态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