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浅谈新时期公安基础工作的内涵与特征

    时间:2010年06月07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公安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是推动公安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石。2007年是公安部党委提出的"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的"三基"工程建设的第二年,"三基"工程建设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夯实公安工作发展的基层基础,全面推进公安基础工作。做好新时期的公安基础工作,不仅是提高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犯罪,提高掌控社会治安形势能力的需要,也是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时期,如何界定公安基础工作的内涵特征与做好基础工作,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新时期公安基础工作的内涵

        (一)公安基础工作的概念

        对于公安工作来说,基础就是指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供支撑、保障的工作,它既包括基层基础,又包括各部门、各警种的业务基础。具体来说,公安基础工作是指有关业务部门、基层单位所从事的最具经常性、基本性的工作。

        基础工作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按照公安机关行政管理的层级来划分,可分为基层基础工作和职能部门日常业务基础工作两大部分。基层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基层派出所的户籍管理、人口的分层次管理、治安管理、基层治保组织建设、群防群治、安全防范、社区警务等工作。

        职能部门日常业务基础工作主要是指负责刑侦、经侦、治安、巡逻、人口、内保、交通、国保、出入境、禁毒、消防等具体业务部门所日常从事的为本部门业务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工作。每一业务部门的基础工作内容不同,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例如对刑侦部门来说,以犯罪情报信息主导侦查活动为主线,做好包括刑事技术、刑事特情、刑嫌调控、阵地控制、情报资料、刑侦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基础调研等方面的基础工作。

        从宏观层次上看,公安基础工作应包括支撑打击、防范、控制违法犯罪和社会管理服务需要的业务性基础工作,支撑队伍教育、训练、管理等队伍建设需要的组织性基础工作,支撑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和执法需要的保障性基础工作等。从微观层次上看,从领导机关到基层所队和业务职能部门,再到承担具体工作的责任民警所做的每一项为公安工作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具体工作,都属于公安基础工作的内容。还需要指出的是,领导机关的基础工作除了做好为基层服务的工作外,还包括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实战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科学决策出思路,为基层实战出点子的工作。

        (二)公安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

        公安基础工作同其它社会管理活动一样,它是由管理行为实施主体、管理行为作用客体和管理行为使用手段等要素组成。作为一种系统性、整体性的社会管理活动,公安基础工作的实施主体是由公安各级领导机关、基层所队和业务职能部门以及承担具体工作的基层民警组成的金字塔型复合主体。在这一复合主体中,公安各级领导机关是公安基础工作的发起者、领导者、决策者,承担制定基础工作的预期目标、责任任务、考核方案的工作,把握基础工作发展的大局和方向;基层所队和业务职能部门是公安基础工作的组织者、执行者,根据其分管辖区和负责业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统筹安排、布置领导机关下达的基础工作任务,并以有效的监督指导基层民警开展工作,保证基础工作任务按时按质完成。基层民警是做好公安基础工作的践行者、落实者,基础工作能否做好,关键是看承担具体任务的基层民警能否认识到位,积极按照上级的指示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因此基层民警是做好基础工作的最关键因素。

        公安基础工作作为具有法律属性的社会管理活动,其客体是人、地、物、事、组织,其中人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因为人是社会中最活跃的因素,可以说公安机关的大部分工作都与人有关系,公安机关把人控制住了,管理好了,对所有的公安工作和公安业务都有帮助。所以人口管理是公安工作中最复杂的管理工作,也是最基础的工作。公安部门如果切实把人口管理工作做好了,刑侦、国保部门就能源源不断地得到来自人口管理工作的各种线索和情况,同样,人口管理工作也是治安、内保等部门的基础。治安管理工作说到底也是对人的管理工作,内保部门的工作,无论是防范还是保卫,有了人口管理的基础,安全工作也就有了基本保证。因此,可以说对人的管理和控制是公安机关最大的基础工作。把人的管理基础工作做好了,公安机关对地、物、事、组织的管理和控制也会跟着加强。

        在人口管理中,公安机关除了做好辖区内实有常住人口的管理工作外,加强对流动人口和重点人口的管理和控制,应是人口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公安机关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首先应对流动人口实施分类管理,集中精力应对流动人口中可能对社会治安产生负面影响的人员,这一方面使公安机关节约了警力成本,提高了警务效能,使流动人口管理贴近预防、打击违法犯罪的现实斗争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对流动人口的"精确"管理,使合法、守法的流动人口在暂住地安心工作、生活,防止出现警务扰民的事件。其次,加强以租赁房屋为主的外来流动人口落脚点的管控是控制外来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手段。由于出租房屋租赁程序简单,隐蔽性强,出租房屋极易成为部分外来流动人员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场所。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全面落实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原则,坚持"以房管人",把发现和打击藏匿在出租房屋中的违法犯罪分子作为流动人口管理的工作主线,建立以出租房违法犯罪窝点发现率及违法出租房主执法处罚率等内容为指导常量的重点评估监测机制,有效地实现了对辖区内出租房屋的管控,从而遏制了外来流动人员利用出租房屋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

        在重点人口管理上,不断完善重点人管控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管控重点人的新思路、新方法,逐步提高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危险分子、刑释解教人员、邪教组织成员、吸毒人员、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等重点人的列管,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当前治安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人口管理工作方式。按照敏感问题治安化处置的工作思路,从最大限度消除不安定因素出发,加强做好重点人口的日常疏导和矛盾化解工作,切实掌握工作对象情况,不断提高重点人口的列管比例,做好对重点人口中的高危人群基本信息的监测工作,实现了对辖区内重点人I:3的管控,有效维护了海淀区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二、新时期公安基础工作主要特征

        (一)新时期公安基础工作具有战略性

        所谓战略,就是指站在较高的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长期工作的长远谋划。基础工作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和起始点,在整个公安工作中具有战略地位。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国内外环境对我们有利,利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就能得到迅速的提升。但同时也要看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安全局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了新的表现,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从国内的情况看,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关系的调整,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变化,其中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不能正确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处理好这些人民内部矛盾,矛盾就可能出现激化。再者,随着我国社会逐步从封闭、半封闭向全面开放转变,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使利益关系的关联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信息传播的便捷性都在进一步发展,增加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国际国内的上述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我国公安机关维护战略机遇期内社会稳定的难度。作为担负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政治和社会责任的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应认识到扎实做好各项公安基础工作的深远战略意义就在于通过夯实公安工作的基础,确保我国战略机遇期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创造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二)新时期公安基础工作具有系统的整体性

        公安基础工作可以向所有公安业务工作提供保障,为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提供综合服务,发挥整体性的保障作用。公安基础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组成部分都十分重要。做基础工作时,可以结合本地实际,从本地公安基础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抓起,从为一线实战服务最有效的环节抓起。不能因为一些基础工作做起来耗时多、见效慢而借口缺乏经费、警力不足等原因不给予重视。例如要摸清辖区内常住人口信息、重点人口信息、流动人口信息,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发现得了、控制得住,的确需要基层社区民警不能满足于辖区内统计人口信息的簿、表、报、册,而是要沉入社区挨门人户走访,不放过任何一间出租房和任何一个行踪可疑的人,将采集到的围绕人的地、物、事、组织等信息输入警务信息监测网络,实现对社区人、地、物、事和组织的有效动态控制。做好这项基础工作,需要基层民警耗费大量的精力,但是这项基础工作做实了,就能实现社区治安秩序管得住、刑事案件防得住、重点人员控得住、情报信息掌握得住,实现不发案、少发案,发了案、提供线索破案,不窝贼、少窝贼,窝了贼、及时发现贼的工作目标。

        (三)新时期公安基础工作具有长期性

        公安基础工作涉及到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的内容很多,既包括国保、刑侦、治安、巡逻、人口、内保、交通、消防、经侦、禁毒等职能业务部门的基础工作,派出所、看守所、车管所和刑警队、巡警队、交警队等基层单位的基础工作,还包括队伍建设、组织群众、科技应用、物质装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础工作。而且随着经济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我国的社会治安形势还会出现新变化,表现出新特点,公安基础工作要与时俱进,就要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上有所调整。由此,公安基础工作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做好公安基础工作的长期性。做好公安基础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情,不能搞战役式的突击,而是需要长期努力、长期积累,要建立健全抓好基础工作的长效机制,实现对基础工作的长抓不懈、持之以恒。

        (四)新时期公安基础工作具有长效性

        公安基础工作不仅为当前公安机关的打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当然,公安基础工作为打防控工作服务的长效保障作用是随着基础工作的不断完善而逐步实现的。在全*各地公安基础工作发展水平不平衡、基础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这种长效保障作用还不能完整地体现出来。

        三、做好新时期的公安基础工作需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中心工作与基础工作的关系

        公安中心工作是公安机关在一定时期内需要集中精力、集中力量重点抓好的,带有全局性的某项工作,它带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基础工作是贯穿公安工作始终、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经常性和连续性是基础工作的根本特点。中心工作与基础工作虽有区别,但二者又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基础工作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为中心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而中心工作的现实需要又不断推动基础工作向深度、广度发展,同时中心工作的开展既拓展了基础工作的范围,又为基础工作积累了大量基础信息资料。因此,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中心工作与基础工作的关系,围绕中心工作做好基础工作,以扎实的基础工作促进中心工作。处理好二者关系的关键在于要科学、合理地配置和调度警力,做到既保证完成中心工作,又不妨碍基础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做好基础工作与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的关系

        做好基础工作的过程,实质上是公安机关发挥职能作用、缓解和化解社会矛盾、不断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和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一是要切实发挥公安机关作为和谐社会建设者的职能作用,把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作为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的最为基础的工作抓紧抓好。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级公安机关在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中要及时发现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的苗头,将事态控制并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要发挥公安机关作为和谐社会保障者的职能作用,抓好新时期维护稳定的基础调查工作,牢牢掌控各种不安定因素,不断完善重点人口管控机制。三是要发挥公安机关作为和谐社会促进者的职能作用,以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各级公安机关的法制、预审及有关执法办案单位要夯实本部门的业务基础,积极分析研究各类案件的特点,既做到严格执法,又不因工作的不当造成新的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公安机关树立培育先进典型浅见
  • 下一篇:认真贯彻公安部战略部署扎实推进“三基”工程建设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