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市城区交通现状的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市机动车拥有量飞速增加,人、车、路的矛盾日显突出,经常出现人车混流、道路拥挤、事故多发等现象。为此交警部门从七月份开始在城区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以切实加强城区交通管理工作,为全市人民提供安全、畅通、高效、合谐的出行环境,随着整治不断深入,交通状况不断好转,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本人参与了这次城区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和“交警与的哥岗位互换”活动,对城区交通秩序感触颇深,现就我市城区交通情况存在问题与原因和解决办法作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共同关注。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街道狭窄,人车混行,杂乱无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车辆增长较快,我市在长沙地区来说每年车辆入户上牌量排居在最首位,其增长速度远远超出我市城区道路规划和建设水平,这就使得老城区本来并不宽敞的街道上天天都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行人不按交通信号随意穿行马路;自行车、摩托车曲线行驶、见缝插针;的士与各私家车互不相让、争道抢行;压单双实线行驶、压单双实线超车、违章掉头;公交车的士随意停车上下客等违法行为层出不穷,屡见不鲜。
(二)停车乱”、“停车难”,车辆停放无序。车辆乱停乱放导致堵塞交通一直是城区交通秩序管理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一些车辆不顾逆向或顺向,随意停放在街道路边,特别是在北正路和人民路两侧和梅花街等商业中心区域,虽然规划了很多停车位以供停放,但由于车辆增长过快而附近缺少大型停车场,所以一到晚上群众为了图方便,不顾有无停车位就近以路作为停车的地方。使本来已经非常狭窄的街道变得拥堵不堪,车辆行驶异常缓慢经常出现堵塞现象。
(三)以路为市,占道经营。一些小摊小贩占道经营,既污染环境,又影响正常通行。尤为严重的是在节假日时圭斋路农贸市场和龙泉港水果市场以及浏河市场浏阳河路段,摊贩与车辆以及行人将这几处路段堵塞的现象时有发生,而解放路农贸市场路段在下班后成为名符其实的菜市场;嗣同路则成为水果市场,严重影响了正常交通能力。
(四)车辆、行人乱闯红灯,乱横马路。在过十字路口时,过往车辆及行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乱闯红灯的现象。尤其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期,交通参与者数量剧增,车辆、行人乱闯红灯现象犹为突出,行人不在人行横道过马路。
(五)汽车东站门口每天进出站的客流、车流大,所在路段狭窄,客车进出站频繁,少量客车在站外上下客,加上大量的士在门口搭客,从而加大车站路拥挤程度。
二、原因分析
(一)城区交通规划及道路建设严重滞后。
1、城区道路建设落后。城区街道少而小,占用道路经营现象严重,使人和车无法各行其道,给城区交通秩序的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阻力,群众的安全出行无法保障;
2、缺乏停车场地。由于城区规划滞后,停车场数量极少,特别是围绕北正路圭斋路人民路梅花小区这一带市繁华商业中心路段停车场太少太小,现有停车场设置不合理,停车指示标志不明显,停车场内杂乱无章。
(二)广大交通参与者交通法规意识不强。
1、从对驾驶员的角度来看,许多人没有真正养成“礼让三先”、“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良好习惯。他们中有的经常凭经验、想当然违法驾驶;有的对车辆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视而不见,对维护和保养敷衍了事;许多驾驶员不但驾驶技术生疏,而且交通安全意识浅薄,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2、从对行人的角度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街上行人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交通法规观念缺乏,存在着“大路朝天、任走一边”的陈旧观念。根本不顾交通信号灯我行我素穿行在车流中,使本来顺利通行的车流不得不停滞不前,不但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而且造成事故安全隐患。而一些人的从众心理更使得有一人带头闯红灯的话跟着就有一大批人闯红灯,长此以往,良好的交通秩序必然丧失贻尽。
(三)物质利益驱动强烈。一些以路为市、占道设摊的行为之所以较为普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为了片面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置交通法规与城市环境于不顾,置安全于不顾。
三、主要对策
(一)完善交通设施、改善交通环境。城市交通设施主要包括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众所周知,道路交通堵塞在每个城市都普遍存在着,最有效解决交通堵塞的办法是提高交通通行能力,因此,城区增建交通设施显得尤为重要。道路是交通环境的基础,要有一个良好的交通秩序,必须把道路建设纳入总体规划,在规划大型建筑时必须考虑停车场地、门前道路等因素,并加大对交通设施的投入,改善城区交通条件,做到科学规划、合理设置、配套齐全。
1、加快城区停车设施建设,严格停车设施管理。目前,“停车乱”、“停车难”问题已直接影响到城区道路畅通、行车秩序。城建部门要加快做好城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在住宅建设项目规划审批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要求配置机动车停放区域,在城区繁华地段倡导利用地下空间或立体空间建设停车楼。同时,要加强对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使用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挪用或改作他用的,要责令恢复功能,使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真正发挥原停车功能。
2、大力推行现有道路两侧停车位有偿使用制。为了解决目前停车难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在各主要街道两侧已经划出了很多停车位,以缓解临时停车压力,但由于是免费使用,一些停车位被少数车主长期合理无偿占用,实际上起不到临时停车的作用,相反由于这些车长时间停放在道路两旁,使本来不宽敞的道路更加狭窄,通行能力大大降低。因此,建议全面实施道路停车位有偿使用制,可以在北正路、人民路、解放路、劳动路等比较拥挤路段设立咪表按时收费,由于增加了停车成本,可以大大减少长期停放,减少拥挤,而且有一定的收入来维护交通设施,这在国内外也是普遍采用的方法。
3、在城区主干道增设中间护栏,完善交通标识。目前城区金沙路与圭斋路中间为双实线,但由于路线较长而且交叉路口巷口较多,特别是金沙路从花炮广场到荷花长达几公里,与其相接的叉路口巷口多达几十个,而这条路也是通行最繁忙压力比较大的一条了,在这条路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随意压双实线过马路、压双实线掉头、压双实线行驶、行人随意穿行等严重交通违法现象发生,双实线形同虚设,造成交通混乱,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建议在这两条路中间以隔离护栏取代双实线,杜绝随意压双实线过马路、压双实线掉头、压双实线行驶、行人随意穿行等严重交通违法现象,同时在有关路口完善相关交通标识标志,以加大通行能力,保证交通顺畅。
4、科学设置电子警察,加大电子警察查处力度。随着科技发展,电子警察已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城区不断扩张,车辆飞速增长的今天,单纯靠二三十个交警来维护好交通秩序已经很难了,政府应加大对电子警察的投入,科学设置,实行全路段监控,对机动车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随意变道、不按规定掉头、随意停放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而且对这种电子警察查处处罚的一律不手软,该罚款的一分不少,该扣分的一分不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觉,而不是有交警的地方守法,没交警的地方违法,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二)坚持全面有效的长期管理。
1、要着眼于队伍建设,坚持依法从严治警的方针,加强民警的思想教育、行为教育,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全面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适应现代交通管理的队伍。严格、公正、公平执法。在管理工作中,值得注意消除“说情风”这一弊端。“说情风”不除,规范执法无从谈起。应建立公开处理机制,努力通过公开透明政务方式和技术处理手段减少执法负面因素。
2、要着眼于深化勤务制度改革。要充分认识到维护城区交通秩序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要严格实行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要针对以往执法工作中时冷时热的问题,正确处理好工作任务重与现在人员不足的矛盾。
一方面继续落实高峰站点、平峰巡线工作制度,现有各交通道口固定岗点执勤人员要在确保完成交通高峰期路口疏导任务基础上,非交通高峰时段负责周边50米 范围内无乱停乱放等明显交通违法。
另一方面不断保持巡逻警力,实行错时上岗,配备数码相机等固定证据装备,不间断对城区主干道路巡逻,发现明显交通违法行为,当场纠正,及时处理。
3、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对各类严重交通违章行为要坚持教育与处罚并重的原则,该警告的警告,该罚款的罚款,该拘留的拘留。同时充分发挥交通管理示范路辐射作用,逐步扩大交通管理示范街区范围。针对不同时期交通秩序乱点,组织集中整治行动并重点跟踪管理,务求不再反复。
4、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在校学生、违法司机上路协勤制度。针对当前城区道路堵塞点较多、警力相对不足的情况,可以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促进警民关系,让机关干部、广大学生、志愿者、市民和违法司机都来参与体验交通协管这一工作,来亲身参与城区交通管理,体验交通压力以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交通、管好交通的示范辐射效应。
(三)积极推行社会化交通管理。交通管理工作本身具有社会性,单纯依靠交警是不客观的,抛开警力不足、装备落后的问题不说,即使每年组织三五次大规模的集中整顿,一旦治理结束,又会出现反弹,效果很不理想。实行社会交通社会管、综合治理综合治,是现代交管工作的必由之路。首先,交通管理要争取多方支持,实行政府领导下的综合治理,交警、城建、城管、交通、工商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联手出击,形成一种态势和机制;其次,发动和调动起城区各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的积极性,由居委会牵头或由退休人员带头,先从一片管起,推行片片相连,协助交警抓交通法规的宣传和违法者的劝说教育;再次,广泛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由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实行“各人必须自扫门前雪”块块管理延伸到块块相连,严格落实奖惩措施。
(四)坚持不懈地加大交通法规的宣传。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以其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社会效应明显等特点,成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交通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普及交通法规,营造交通安全氛围,提高公民交通安全意识的重要措施和有效形式。一是要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辟交通管理宣传专栏,采取印制宣传品、张贴画,等文艺形式加大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通过宣传,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二是公安交警部门要结合城市交通文明活动,深入开展“三规范”(规范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交通行为)和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五进”活动,使广大交通参与者逐步养成良好的行走、骑车、行(停)车习惯,提高市民交通文明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维护交通秩序的良好氛围。三是开展“点对点、面对面”地对中小学校学生、公交车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单位接送车辆驾驶员、外来务工者等重点群体的文明交通宣传教育,树立文明交通新风。四是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通过媒体等渠道,加大公开曝光力度,起到宣传教育与路面执法互动效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