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的决定
自公安部作出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以来,我局党委高度重视,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的部署和要求,举全局之力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今年2月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工作方案》,确立了工作目标,采取了有效措施,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了一批社区和驻村警务室,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深入贯彻落实《工作方案》要求,推动我局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跻身全市、全省前列,现就进一步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作出如下决定: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对做好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是当前公安机关警务观念、警务机制、警务方式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促进社会治安良性循环的治本之策。为确保战略的顺利实施,我局通过层层动员,充分调动全局上下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切实把社区和驻村警务室建设工作作为实施战略的重点工程来抓。今年初,我局首先在社区(**街道北门社区)、农村(**镇下社村)、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校园(**街道**一中)等不同类型区域,按照“六个统一”的标准建起一批警务室示范点,并在流动现场会后进行推广。目前,全县已完成27个新型警务室规范化建设工作,保持了建设的高标准和高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在警务室规划设置、民警履行职责任务以及相关制度保障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存在认识不到位、推进不平衡、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全局特别是各科所队领导要进一步深刻理解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推进社区和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进一步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思想统一到上级公安机关和局党委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确保公安工作正确方向,切实把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对进一步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坚持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毫不松懈地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切实保障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涉及到多项具体工作,需要全局各单位、各部门密切配合,整体运作。要多措并举,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要加快社区和驻村警务室建设的整体步伐,切实做到警力前移。各分局、派出所要在治安等部门的指导下,迅速整改警务室规划设置不合理问题,进一步科学划分警务区和配置警力,继续按照“六个统一”的标准推进警务室软、硬件建设。2007年底前要完成城区每个社区和农村治安复杂中心村(行政村)的警务室建设任务,逐步完成其他警务室建设。要继续在有较大规模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学校等地区,建设体现地域特色的警务室,并将警务室工作延伸至该地区周边村(居)。要通过推进警务室建设工作,为民警搭建好实现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目标的平台,让民警真正“下得去”、“蹲得住”。
二是要强化社区和驻村民警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切实做到警务前移。社区和驻村民警要以警务区为工作平台,切实履行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等主要职责任务,深入开展走访调查、宣传发动、治安巡逻、实地检查、警情通报等工作,真正实现警务前移。要通过履行上述职责任务,成为辖区的活地图、活字典,千里眼、顺风耳。要通过努力,进一步提高群众见警率、情况熟悉率、情报信息有效率、群众满意率,降低案件发案率,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三是要发挥社区和驻村民警的自身优势,切实提高警务室工作实效。要综合警力状况和社区、村(居)实际,将年龄较大的民警选派至城区社区警务室工作,发挥其作风硬、责任心强的优势;而年龄较轻的民警则应选派至农村驻村警务工作,发挥其素质强、身体条件好的优势。要根据社区和驻村民警应当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政策、法律和公安业务知识,每年对社区和驻村民警进行不少于15天的集中培训。治安、户政等业务指导部门要经常深入警务室进行业务指导,使民警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怎样干得好。要放手让民警根据辖区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大胆创新,形成工作特色,并注重总结首创经验,及时进行推广。
四是要提高社区和驻村民警的政治待遇,切实增强民警工作热情和信心。要把到警务室工作作为锻炼和培养优秀民警和后备干部的一项举措。今后局机关需要补充人员时,优先从在警务室工作2年以上的民警中择优选调,基层所队长选配原则上要有从事社区、农村警务工作的经历。要在表彰奖励上向警务室民警倾斜,对连续三次被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评优表彰,和在警务室连续工作多年符合职务晋升条件的民警,在晋职和晋级时,要按照有关规定,优先上报解决相应的职级待遇,以增强民警扎根警务室工作的热情和信心。
五是要解决社区和驻村民警的工作经费,切实提高福利待遇。要妥善解决社区和驻村民警的交通费、通讯费、伙食补助费和必要的工作经费,为民警解决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解决油料、修理费用。福利待遇向社区和驻村民警倾斜,提高津贴、补贴标准。要通过组织出面,尽力帮助解决民警配偶下岗再就业、子女入学、入托等实际问题,落实民警休假和定期体检制度,关心爱护民警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切实解决民警的后顾之忧。
六是要健全对社区和驻村民警的考核评估体系,切实实现奖优罚劣。要从民警履行职责任务的情况入手,以群众见警率、情况熟悉率、案件发案率、情报信息有效率、群众满意率作 为主要考核内容,建立健全包括检查、监督、考核、倒查等内容在内的考核评估体系。除完成规定的职责任务外,其他工作不得列入考核范围。坚持以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为标准,推行业务考核与群众评议双向测评制度,把辖区单位和村(居)民的评价作为衡量民警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考核要分出优劣档次,并将考核结果与民警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直接挂钩,帮助民警实现自身价值,真正形成奖优罚劣、争先创优的竞争激励机制。
三、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将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
一要继续落实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要亲自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好工作落实,各科所队负责人要亲自抓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确保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向纵深全面推进。
二要落实领导走访谈心制度。局领导要经常深入警务室走访,了解民警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鼓励民警安心基层、安心做事。派出所领导要经常与社区和驻村民警谈心,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状况,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三要加大典型宣传工作力度。县局业务部门在加强对社区和驻村民警工作督促、指导和检查力度的同时,要注重发掘社区和驻村民警中的榜样力量,树立工作典型和业务标兵,及时推荐上报,进行评优表彰。要加大对典型模范的正面宣传力度,营造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