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典型材料 >> 浏览公安
  • 危急抢救——特警的故事

    时间:2010年08月27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月**日上午,**市公安局举行了一次意义特殊的颁奖仪式—**市公安局局长**亲自对在“*.**”车祸事故中紧急救护**名伤者的*名特警颁发三等功奖章。

        这份殊荣得益于他们救危扶难的壮烈之举,得益于他们心系百姓的爱民之心。这*名特警来自**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七大队,他们在群众生命悬于一线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奋力救助了**名在车祸中受伤的群众。

        “幸亏有公安民警的及时相救,如果不是这几位警察,我们一家三口早就生命垂危了,非常感谢我们的好警察,他们就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哪!”在车祸中受伤的张先生激动地连声说。人们常说“患难之际见真情”,公安民警在危难之际用他们钢铁般的身躯成为了老百姓最坚实的依靠,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警民鱼水之情的最深刻的涵义。事情的发生非常突然,*名特警的出手相救实属一种本能,他们认为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一件平常事……

        车祸突发——求救

        “救命哪!快来救救我们哪!”*月**日上午**时许,一声声痛苦的求救声从停靠在长丰大道风顺车桥旁的十字路口的*路公交车上传来。此辆公交车与一辆满载沙土的大货车相撞。巨大的撞击力使公交车车头严重变形,车窗玻璃被全部震碎。由于前后车门均打不开,**名受伤乘客被困车内动弹不得。此刻,时间就是生命。可过往的车辆无一停靠施救,一些群众也是在旁观望。

        如果再无人伸出援手,**条生命岌岌可危。从三塘镇办案返回的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七大队教导员**、副大队长**、民警**、**、**五名民警正好途经现场,他们见此状况立即下车。

        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台完全扭曲变形的公共汽车,车前挡风玻璃全部碎裂,车头被撞得凹凸不平,车子汽油外漏非常严重,地面流了很多汽油。当日的天气异常炎热,几名特警队员立刻意识到情况危急,稍有不慎就会引起起火爆炸。他们连忙大叫围观群众不要抽烟,不要使用打火机。**打电话分别向“***”、“***”、“***”、“***”报警。

        紧急时刻——救援

        “大家不要着急,我们来救你们了!”身着便衣的特警队员来不及表明身份,就投入了救险当中。他们想打开车门,可门已变形打不开。

        “我先从窗子上爬进去……”身材魁梧的**第一个冲上前,丝毫不顾车窗上锋利的碎玻璃,主动请缨爬进了车窗。他从车窗处爬进车厢,才发现裤子挂烂了,手也蹭破了。可他根本顾不上自己,看到车厢内座位歪曲,扶手钢管横七竖八,乘客浑身是血,大喊救命的惨状,他的心立刻被揪紧了。一个*、*岁的男孩,大腿处划伤了几个口子,鲜血直流,一见到他就高声猛喊:“叔叔,救救我!”他马上俯下身,抱起孩子,递出窗外,**接过孩子,安慰他:“别哭了,警察叔叔来了,没事的。”

        随后,身材单薄的**也爬进了车厢,参与到急救当中。他们观察到车厢内有十来个孩子,不少受伤的孩子吓得直哭,他们边安慰孩子边采取救助措施。他们将一个个受伤的孩子小心地托出窗外,车底下,**、**、**背的背,抬的抬,将伤者转移到树荫底下。

        顺利救出了孩子们,**和**稍稍松了口气。为了能够加快速度救人,他们拼命将车门踹开。车门打开后,*名民警全力展开施救工作。

        **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斜躺在破裂的车座位上呻吟,老人身上的白衬衣已被血染红了,神情非常痛苦,**想搀扶起他,可刚接触到老人,他连连叫痛,**轻声安慰老人说:“您老人家坚持一下,很快就没事了!”他小心地把老人背下车,轻手轻脚地将老人妥善安置在阴凉处。

        **看到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倒在车厢后门,头部、四肢都在流血,身体周围流了一滩血,两眼紧闭,完全失去了知觉,他赶紧将她送出车厢,抬到树边。

        太阳泛着白光,如烈火般炙烤着大地,*位民警很快就汗流浃背了,汗水一点点沁到他们身上划破的伤口,有种钻心的疼痛,但他们咬咬牙继续冒着高温酷暑奋战在抢救现场。就这样,一个个受伤的群众被成功抢救出去。

        就在**等人忙不迭地的抢救伤者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因为他们身着便衣,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以为他们是公交公司的,情绪激动,大声嚷嚷要找他们的麻烦。“我们是警察,是来救人的,希望大家也能伸出援助之手……”他们着急地解释。“原来是警察,难怪会这么奋不顾身……”一些围观群众也开始前来帮忙。

        车厢内的乘客基本被抢救出去,而最艰难的抢救却还在后面。副驾驶座的两名中年男子伤势严重,他们双腿被钢管卡住,动弹不得,由于血流不止,受伤的两名男子头发也凝结成绺,血不断顺着脸颊流下,浸湿了衣领,疼痛使他们的脸部痉挛。**和**在车底下想把钢管掰开,两名男子大声喊痛,为了避免造成第二次伤害,他们仔细查看伤者受伤部位,从车厢内找了一根废钢管,用力掰开压在他们身上的钢管,大家一起把两人抬下了车。司机的腹部被方向盘卡着,脸上被碎玻璃划破,血流满面,**继续拿钢管奋力撬开方向盘,利用空隙把司机腿拔出来,大家把司机抬出车厢。

        此时,三台救护车和***警车也相继赶到。由于伤者情绪激动,都争着要上车,一些家属还要求跟着上车,救护车被人群堵住场面一度混乱。**立刻站出来,引导受伤的群众,让伤重者先上车。*名特警一边忙着做思想工作,一边开始疏导交通。

        等到最后一个伤员上了救护车顺利开往医院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下意识抬起手腕,看了看表,此时,时钟正指向**点,他们救治伤员整整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个人的衣服全部被血染红了,自己身上也划伤了,全身透湿,分不出哪是血水,哪是汗水……

        危难关头——为民

        “紧急关头,救人要紧,容不得你考虑是否危险。”

        “救人时没想那么多,没亮明身份。”**、**面对采访时都只有很简单的一句话。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救人。  

        直至他们*个人悄然离去,还有一些伤者和群众不知道他们就是警察,他们扎在人群里非常普通,可又是那么的不同一般。他们抢救的伤者,他们一个也不认识,而那些被他们成功挽救生命的**名群众到现在也不知道他们的真实姓名。就连他们所在的单位单位也是在群众打电话告知要来送锦旗才知道他们的壮举。

        “我们是警察,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一次次的出警救人,让他们对生命、对职责有着很深的理解和认识。他们*人全都是中共党员,**过去是铁路警察,**曾是军转干部,**,**、**三人均毕业于公安院校。他们在这次偶发事件中的英勇壮举,看似偶然,实际上与他们的成长环境、与他们的精神锤炼,与组织的培养锻造是密不可分的。为把每名特警都打造为一把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尖刀,一支维稳处突的利剑,一面为民服务的旗帜,巡特警支队一直树立“战时是拳头、平时是窗口”的理念,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警务技能训练,注意取长补短,优劣互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识,磨练他们的意志。

        身为一名特警,他们平日负责巡逻防控、维稳处突工作,工作量非常繁重。**说:“我们前几天才抓捕了一名网上逃犯,解救了一个被骗的传销人员,已经几天没合眼了。”作为一名特警,他们整天象陀螺一样连轴转,难得有个休息日。虽然工作辛苦,生活清贫,但他们依然毫无怨言,任劳任怨。

        为了履行一名警察的职责,他们*人平时没少下功夫“武装”自己。“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他们积极参与支队维稳处突工作,经常进行训练,诸如现场急救,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置。*名同志在整个救助过程中临危不乱,组织有序,配合默契,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救助,展现出强烈的为民服务意识和极高的战斗素养,解救**名群众只用了短短的**分钟!而且受伤群众全部得到及时救治,无一人死亡,正是具备了良好的素质,他们才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才能组织得力,救治及时;正是具备了无畏的精神,他们才能救群众于危难之时,才能显示出人民警察的真实本色。

        背后故事——情真

        *名特警的英勇和冷静的背后都有不平凡的经历——

        **和**是七大队的领导,工作经验丰富,面对紧急突发事件非常沉着、冷静。作为一名教导员,**积极在工作中当好组织者、协调者。“*.**”救援那天,当时场面极其混乱,他保持头脑清晰,冷静指挥,当好“指挥员”、“心理疏导家”、“协调者”、“急救者”。迄今为止,他先后四次荣立三等功,连续三年被支队评为先进个人,连续两年被支队评为“五星级巡逻民警”,多次获得支队嘉奖。先后参与**、**处突维稳、“湘台会”、抗冰救灾、奥运安全保卫等工作,多次出色完成了警卫保卫任务。获得种种荣誉的同时,**难掩心中对家人、亲人的愧疚之情。岳父母年事已高,妻子为了带小孩,不得不辞去了**局机械化公司的合同工工作,靠**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父母和兄弟姐妹均在*老家,作为小儿子的**已有*年没有探过亲。儿子长到*岁,竟然还没见过爷爷、奶奶、伯伯、姑姑的面。十分想念孙子的老两口只能通过网络视频“圆梦”。

        农家子弟出身的**笑称“自己一看就是个农民!”他的父母现在还在农村居住,妻子也在衡南县一个小乡镇经营一家工厂,儿子寄宿,妻子*到*个月才回**一次,他有时*个月才能见孩子一次。****年警校毕业从警后,他被分配到市公安局原巡警支队担负街面巡逻,一干就是七年。也正是这七年的巡逻磨砺了他的沉稳性格,使得他在之后的刑侦、巡特警的岗位上干得得心应手。在刑侦支队扫黑大队,**曾与战友们捣毁一特大涉黑团伙,**名团伙成员被一网打尽。从警以来,**养成了一个“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好习惯,经手的每个案件从案件来源、嫌疑人基本情况、案情分析均有笔记。这样的笔记本他已有**多本“存货”。现在到巡特警支队工作后,他与在扫黑队相比,膨胀的想破大案的激情慢慢消退,但更多的是一种对职业感的沉淀,每天他早上*:**到下午*:**,下午*:**到晚上**:**轮班巡逻,每隔*天**小时备勤*天,工作辛苦而且枯燥,但他觉得并不腻味,反而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他对生活一直持有淡泊心态,他的岳父是一家省内外小有名气企业的董事长,厂里有***多号工人,他多次劝说**辞职来打理公司。而他却说:管理公司,也许我会得到更多的财富,干警察却能给千家万户带来平安。

        “没有惊天动地,只有平平淡淡”。这是**对自己从警四年生活的评价,他是五名民警中唯一的一名军转干部。“直爽、实在、责任心强”,是队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他是****人,在**邂逅妻子安家立业后,他就成了半个**人。在“**抗洪”中,超期服役的他驾驶的军车运输救灾物资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就跑了一万多公里。由于表现突出,**成为当年全军***名士兵直接提干者中的一员,并荣立三等功一次。从部队到警营,他没变的是仍是工作很有冲劲,什么事都冲到最前面,在此次救人的紧急关头,他照样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工作中,他有用不完的冲劲与干劲。在打击“两抢一盗”中,他巡逻时发现一名扒窃嫌疑人跳下公交车四处逃窜,他立即穷追不舍,将扒手当场擒获,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和市公安局的嘉奖。

        **和**都是**后的年轻人,一个好动,一个好静。略瘦的身材,白皙的面孔,腼腆的笑容,这是**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岁的他已有多次大型处突维稳的经验。曾多次参与侦破各种刑事案件,多次受到支队表彰和表扬,先后参与**、**处突维稳、“湘台会”、抗冰救灾、奥运安全保卫等工作,出色完成了警卫保卫任务。刚参加工作时他也有点忐忑,现在已经进入角色,心态平稳。一些同学在外打工,当小老板,比他有钱,他并不羡慕,很喜欢自己的职业。平日里他喜欢打打乒乓球,平日爱看书,文学书籍和专业书籍。属于“下班就回家”的新好男人,典型的“宅男”。他回家探望父母时经常会聊聊工作的事情,家里人都以他为傲。他觉得当警察很满足,能够送送迷路的孩子回家,帮帮需要帮助的群众就很有成就感了。

        ******年毕业于**省**市公安局,他的父亲在**区交警工作,是一名老交警,工作**年了,为了继承父业,****年他参加公务员考试被市公安局录取。****年他自己写了申请书,自愿报名到********区参加援*,负责巡逻防控、带勤带训、服务群众、维稳处突等工作。当时环境很恶劣,气温零下二十多度,说一句话要分几次才能挤出来,出去执勤时一片冰天雪地。一次他和战友在外执勤站了一个多小时,全身麻木,就连鞋子也被冻住了,跟地面紧紧粘在一起,最后不得不拿棍子敲开。在*****天,他每天巡逻**多公里,非常辛苦。在**处突维稳时,他每日穿防爆服,身负单警装备**多斤以上,面对骚乱、危险,他毫不退缩。作为**后年轻人,他表现出了奋进、沉稳、坚韧的特质,他认为是警察这份职业历练了自己的个性,这份工作已经完全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平时里,他喜欢打打篮球,跟朋友聊聊天,偶尔也上上网,玩玩网络游戏,消遣娱乐一下。他最喜欢的是下象棋,在**维稳时,他在全省特警象棋联谊赛中还获得了三等奖。

        工作中,他们是冲锋者,生活中,他们也是一群普通人,也有自己的苦与乐,烦与忧。但是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里,他们担当的是何种角色,不变的是他们对警察职业的热爱,他们把这种爱延续到了保民平安中,延伸到了为民服务上。

        ***岁的儿子,看到电视新闻后,戴着爸爸的警帽无比崇敬地说:“爸爸,你真棒,我以后也要象你一样当警察!”

        以他们为傲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家人,还有**整支警察队伍。**局长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群众需要这样的警察,我们的警察更需要这样的精神……”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做好派出所内勤工作
  • 下一篇:绿叶也有绽放时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