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农村监狱创新民警队伍管理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0年09月06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当前,随着我省监狱系统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对监狱人民警察的管理提出了更严、更高的要求,如何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创新民警队伍管理已客观地摆在各级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面前。我们必须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为指导,从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的要求和当前监狱工作的实际出发,以提高民警综合素质、提高队伍战斗力为目标,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开创民警队伍管理的新局面。

        一、充分认识农村监狱民警队伍管理创新的紧迫性

        (一)创新民警队伍管理,是实现监狱工作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江苏监狱系统要实现“一个总目标、三项硬指标”以及“八个领先”的目标,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靠全系统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而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提高队伍综合素质是实现监狱工作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村监狱由于受地处偏僻、信息相对不灵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少数同志的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争先意识、创新意识、管理意识不浓,工作中求稳怕乱,工作标准和要求不高,严重束缚监狱工作的快速发展;在对民警的执法执纪教育上,尽管进行了多次教育,但仍有少数民警在对罪犯管理过程中,存在动手动脚和言语不文明现象;在对民警的教育培训中,尽管进行了多次专项教育和各类岗位培训,但仍有少数民警不能适应越来越高的执法要求,加上自身素质不高,管理罪犯的方法不多、办法少,工作上感到无所适从,在对罪犯管理上表现出不愿管、不敢管,遇到问题有绕道走现象。凡此种种,表明队伍建设上存在一定缺陷。为此,农村监狱创新民警队伍管理就显得更迫切、更需要。

        (二)创新民警队伍管理,是适应监狱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监狱的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我们应清醒看到,与社会的发展和监狱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监狱工作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在监管改造工作中,罪犯不服管理、对抗管教、企图自杀的现象有所增加,教育改造工作难度加大,监管改造形势面临新的挑战,对监狱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二是在农村监狱的外协生产中,随着“北犯南移”的实施,罪犯总量的减少,单一的生产模式,不利的区位优势都将制约着监狱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开发新项目、新业务;三是在民警队伍的管理中,年龄结构老化、专业结构不合理、教育培训工作滞后等问题,将逐步显现,成为阻碍监狱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三)创新民警队伍管理,是提高监狱人民警察战斗力的必然要求

        监狱人民警察担负着依法执行刑罚、教育和改造罪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历史重任。这支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战斗力的强弱,都将直接影响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影响监狱的安全与稳定,影响平安江苏的创建。在农村监狱的工作实践中,民警队伍管理方面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问题还显得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监狱住房城市化步伐的进一步推进,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生活空间不断扩展。监狱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行为监督,虽有制度规定,但操作难度较大,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监督到边到位问题,从而形成对民警生活圈、社交圈方面监督管理的盲点、死角。少数民警经不住诱惑,有违反“九个严禁”的潜在苗头,队伍管理上存在着一定隐患。二是部分民警工作不安心,人心思走。少数民警思想认为随着监狱押犯的不断压缩,苏北监狱往苏南监狱调干是迟早的事情,如果迟调还不如早调,于是把主要精力花在找关系、投门路上,工作不够安心。三是少数民警工作热情不高、工作中有畏难情绪。基层民警普遍感到改造、生产任务重,工作压力大,担心工作做不好。有的民警重生产轻改造,改造上只满足于不出大的问题,工作中得过且过、消极应付。四是在队伍建设上,少数民警缺乏大局意识、敬业意识、奉献意识,出现本领危机,前进动力不足,团队精神不强,革命事业心减退,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有这些问题和挑战,都需要我们用创新的手段,造就一支敢于面对困难、能打硬仗的民警队伍。

        二、积极探索农村监狱民警队伍管理的“三大”创新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力量和源泉。农村监狱民警队伍管理要坚持与时俱进,关键也在创新。尽管我们过去在民警队伍管理上做了不少工作,但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力度仍显不够,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为此,我们要在民警队伍管理中积极推进“三大”创新。

        (一)思想理念上的创新

        队伍管理的创新首先是思想理念的创新,没有一个正确的创新思想、正确的创新理念,就会纸上谈兵,不可能有其它方面的创新。思想认识到位是做好民警队伍管理工作的关键,各级领导和组织部门的同志,都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在工作中着重要树立“三破三立”的思想,一要破除农村监狱环境艰苦、民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少数民警本来工作上就不够安心,队伍管理不宜管得太宽、太严厉、得过且过的观点,立以人为本、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战斗力的观点;二要破从严治警重要,从优待警次要,将两者割裂开来的观点,立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相互联系、有机结合,从严治警是最大的从优待警,从优待警是从严治警有力的补充观点;三要破教育培训形式主义、可有可无、应付差使的观念,立大学习、大教育的氛围,树立“终身学习”、“人人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建立学习型监狱、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人民警察的观念。

        (二)方法手段上的创新

        在思想理念创新的同时,还要注重方法手段上的创新,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在从严治警上由松散型管理向从严型管理转变。要按照依法管警、从严治警的要求,紧紧抓住队伍建设这个根本,积极探索育警、管警的新方法,向管理要警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作风顽强的队伍;二在教育培训上由零打碎敲型培训向系统型培训转变。要统筹计划、周密安排、多形式、多渠道的开展各类岗位培训、交叉培训,着力在提高提高民警队伍整体素质上下功夫;三在从优待警上由单纯的经济福利型向人性化关怀型转变。要把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体现在为干工办实事、办好事上,特别是在一些事关干工切身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上,如吃水难、乘车难、行路难、住房难等问题,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予以解决,让广大干切实感受到监狱党委的关心和组织上亲人般的温暖。

        (三)工作机制上的创新

        科学而有效的管理机制,是推进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讨民警队伍管理新机制,重点要建立好“四种机制”。

        一是建立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工作机制。要明确各单位行政领导的“一岗双责”,把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纳入责任制考核体系,把落实“一岗双责”工作情况,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个人的重要依据。对工作开展不力、导致民警队伍中出现重大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要实行问责制和责任倒查追究制,真正把“一岗双责”工作落到实处,促其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二是建立民警工作绩效评价机制。要制定出台民警百分考核实施细则,每月对每一名民警实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民警特岗津贴、季度考核、评先评优等挂钩。要进一步完善民警季度考核制度,要把民警百分考核作为民警季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兑现不同等次的处遇,并将季度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彻底改变过去民警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为广大民警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

        三是建立民警教育培训考评机制。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以及省局《关于创建学习型民警队伍的意见》中,对各级领导干部以及每一名民警的学习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宣传教育部门要抓好落实。要参照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结合单位实际,积极探索“工作+学习+休息”的模式,要在学习时间、学习场所、教育器材、教育内容等方面予以保证。要成立相关职能部门,抽调精兵强将负责此项工作,明确工作职责,整合警力资源,努力为民警的教育培训创造良好条件。

        四是建立民警结对帮教预警机制。要结合监狱民警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出台对落后民警建立结对帮教制度。本着认真、保密、负责的原则,对在民警队伍中排查出来的有思想问题、有违反《九个严禁》苗头的同志,要在一定范围之内,制定结队帮教措施,明确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领导的职责,并对所结对象实行动态的跟踪教育,做到超前教育、超前防范,确保民警一个不掉队、一个不发生问题。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论监所公正文明执法长效机制的建设
  • 下一篇:浅议监狱系统法律援助现状、问题及对策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