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领导讲话 >> 综合讲话 >> 浏览公安
  • 提高基层民警基本素质之我见

    时间:2010年09月15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基层基础建设中,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而基层民警基本素质是基层基础的基础,更是所有“软件”建设中的关键所在。当前解决基层民警素质的问题,应着力解决“动力不强、观念不新、素质不高、后劲不足”等问题。

        “三基”工程建设已开展两年有余,派出所住房、车辆、电脑、警务装备等硬件建设均已基本完成,硬件建设的投入和使用极大提高了公安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真切感受到,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离不开硬件作保障,但更离不开软件作后盾。硬件往往是看得见、摸得着东西,某种程度上能够直接体现工作成绩和部队建设水平。相反,软件则不易被人察觉,软件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大胆创新。所以,和软件建设相比,许多人都愿意在硬件建设上下工夫。但是,有了硬件而没有强大的软件作支持,硬件只能是一种表象,或者是“政绩工程”的招牌。比如,车辆、电脑、装备配备得再精良,如果我们民警不研究不学习,就不可能会使用,更不可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只能成为一堆“摆设”和“陈列品”。反过来,由于经济条件受限可能硬件建设达不到很高的水平,通过加强软件建设却能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可见,硬件和软件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所以,在推动“三基”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做到软件不软,硬件更硬。而在“软件”建设中,“人”又起到决定性作用,反映在公安工作中,基层民警的基本素质就是决定一切“软件”建设的关键,能否有效地提高基层民警素质,直接影响到公安工作、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等任务的完成。那么如何进一步提高基层民警素质,我认为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整体公安工作,提高对基层民警素质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关键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高度重视基层民警素质建设。只有充分认识到公安工作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工作,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整体公安工作基础上,才能够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才能够高度重视基层民警的素质建设。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正确处理基层公安工作中各种关系,促进基层民警素质的稳步提高。

        二、适应时代发展之需,全面提高基层民警综合素质。在提倡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的今天,要求公安民警必须更新观念,不断地充实新鲜血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盼、新要求,以适应新时代对公安工作的严峻挑战。

        首先,抓住政治教育不放松,要在全体民警当中继续深入地开展经常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并着力抓好对各级领导在“三基”建设中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基层建设的方向和标准,不断强化热爱公安机关、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意识。因为和平时期的公安保卫工作,虽与战争年代的情况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没有新时代广大民警为公安事业倾心尽力、奉献为荣、执法为民的思想,没有肩负重任的使命感,就无法担当警察这一重任。

        其次,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基层民警的业务素质。精通本行业业务技能是对从事专业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公安的职业特点,具有很强的专业属性,但同时它又与社会各个领域紧密相连。一是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掌握公安专业知识,谙熟专业技术,实践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少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日益专业化、科技含量不断升级的条件下,公安专业化程度显出其强大的震慑威力。队伍建设中的专业化程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公安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也必然对公安民警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出新的要求。二是要懂得有关学科的知识。在掌握公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与之相邻的学科知识亦非常必要。众所周知,一起案件的发生,都有着发生的原因、表现的特征和产生的后果,要侦破案件,就得从案件的蛛丝马迹中寻找突破口,这里就有一个知识面的问题,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作案前的准备特点,作案时的气象特点、环境特点、手段特点,做案后的逃逸特点以及社会危害性的特点等,都有着丰富的知识内涵,公安民警必须具备侦破案件。三是要了解公安工作方面的知识。公安工作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正是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不断影响和产生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才构成了日益深邃的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的复杂性。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增长社会生活的知识积累,有助于提高公安实战中和解决问题、处理各种纠纷时的能力。

        第三,要增强体能素质。“政治是关键,业务是基础,体能是保证”,民警良好的体能是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服务人民,充分发挥公安战斗力的重要保障。一是增强民警体能是对敌斗争的需要。在当前社会治安日趋严峻,犯罪集团化、智能化、国际化日趋明显的新形势下,公安民警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面临的危险日益加大。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训练有素的体能,是难以制伏罪犯的,甚至为罪犯所害。二是增强民警体能是服务人民的需要。公安民警在日常的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等工作中都需要广大民警付出辛勤的劳动,其工作时间、工作量之大,是其他任何单位难以相比的,如果民警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体能,完成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是难以想象的。三是增强民警体能是改善民警身体状况的需要。目前,公安队伍“超负荷运转”情况严重,民警中多有积劳成疾者,其身体素质令人堪忧。有些民警虽说能够带病坚持工作,无私奉献,精神可嘉。但由于其体质衰弱,遇到外出调查取证,追捕在逃人员等工作,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出色地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

        第四,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基层民警在做群众工作或打击犯罪时要自觉掊养自身能力与心理素质。能力与心理素质是在客观条件的直接影响下,能动地产生的一种自我应变和承受反应能力的综合表现。尤其在公安实践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特殊的、紧急的情况,这些情况要求在极短时间、极恶劣的条件下,迅捷快速地作出处置的决策,具备这二种素质,出乱不惊,英明善断,就会产生意想不到或不可预料的积极效果。

        三、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民警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基层民警自身素质的提高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内因,即自身的提高素质的积极性,二是外因,即外部的条件。内因是决定性因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但外因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在社会高度发达情况下,人的素质提高中外因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起来。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可以将外部压力、动力转化为内部的动力。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目的是树立正气,增强基层单位的向心力、凝聚力,引导基层民警岗位成材。只有公平、公正的用人及考核奖励机制,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会调动基层民警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全市学习某某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发言
  • 下一篇:“监狱与社区矫正”研讨会主题发言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