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确立“六条思路”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全省二次全警视频会议后,**市公安局解放思想,深入调研,确立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六条思路”,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顺应时代要求推进工作理念创新的思路。一是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改进公安工作的评价体系,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公安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是树立注重和谐的理念:把公安工作的重点更多地放到解决小纠纷、小案件、小隐患、小问题、小事情上,“集小成大”,努力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三是树立主动进攻的理念:在各项公安工作中都要主动进攻、真抓实干,不能等、不能靠、不能守,抢抓先机,占据主动权;四是树立重在执行的理念: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尤其应建立刚性“问责”制,无论业务工作还是队伍管理,只要出了重大问题,都要严格倒查责任,用刚性问责来“倒逼”执行和落实。
二、坚持锐意改革推进队伍管理创新的思路。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推进队伍管理创新。推进队伍管理创新:一是打破“铁营盘”。做精机关、做强所队,尤其是一些小城市的公安分局,该合的要合、该并的要并,减少中间层级,彻底理顺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建立扁平化的组织指挥体系,提高公安机关的效率。二是打破“大锅饭”。全面推行全员网上绩效考核制,并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晋级晋职、个人收入挂钩,引导民警多干事、干实事、干好事。三是打破“铁饭碗”。采取双向选择、末位淘汰等办法,将队伍中不干事的“闲人”分离出来,进行补差培训或重新配置安排,把警力资源盘活。
三、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警务机制创新的思路。网络化、信息化是公安工作发展的根本方向,是提高公安工作效率的根本途径。当前,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应以推进公安信息化来实现。具体来说,就是要主动适应公安工作由传统模式向网络模式、信息化模式的转轨,加快建立以情报中心为龙头的“大情报”系统,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警务运行机制,努力实现信息主导警务。同时,在机关,全面推行网上签到、网上签收、网上考核和无纸化办公、视频化会议,提高机关效率;在实战部门,积极创新网上追逃、网上破案、网上巡控、网上管理等新型机制,提升公安机关精确打击、针对防控、精细管理的能力。
四、回应群众期待推进管理服务创新的思路。群众的期待和要求,是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深刻动因和内在动力。因此,全市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及民警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深入摸索总结社会管理创新的方法和举措。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时,以群众呼声为信号,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来创新和出台一些便民利民的管理服务措施。当前,重点应针对警民互动差、群众对公安机关不甚满意的情况,创新、推行警民互动制度,进一步细化“三告知一回访”,进一步探索争创人民群众满意的各项措施,进一步在推行交警支队车管所“四式”流动车管所服务举措中寻找新办法,研究公安窗口最大限度服务群众、最大限度让群众满意的工作方法、勤务模式等。
五、针对难题短板推进工作模式创新的思路。公安工作的难题和短板,也就是公安机关要努力创新并加以解决的重点问题,孟建柱同志明确指出:要善于在破解难题中推进改革创新。当前重点针对以下三大问题进行创新:一是针对人员流动快、管理难的问题,大力探索和建立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的“两实全覆盖”管理机制,真正把各类社会人、社会组织纳入有序管理中,做到“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二是针对特殊人群管理出现空档的问题,大力探索特殊人群常态化管控机制,形成政法综治部门、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教机制,切实把特殊人群的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三是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群防群治难以组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存在漏洞的问题,大力探索和推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偿群防群治模式,织密防控网络,提高群众安全感。
六、适应网络发展推进管理领域拓新的思路。互联网的发展,既带来了许多便利,也给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市局将积极拓新管理领域、管理触角,大力加强对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管理。一是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及时发现、封堵、删除网上有害信息;二是严厉打击网上违法犯罪,维护网上秩序,确保网络安全;三是建立网上舆情应对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员队伍建设,牢牢掌握网上话语权;四是加强对网站采编员、QQ群管理员、论坛版主、博客博主等网上“重点人口”的摸排管理,使之为我所控、为我所用,确保守住互联网“阵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