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浅谈基层交警大队如何实现“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要资源”提升现代交管工作水平之路

    时间:2010年09月18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年*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中作出了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重大决策,提出各级公安机关要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重大决策吹响了公安工作在新时代前进发展的号角。与此同时,近年来,我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了,科技手段、先进装备和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提高事故预防效能的重要因素,也是交通管理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实现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必须走科技强警之路。这是科技发展到今天的时代呼唤,也是公安工作的历史性选择。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车辆已得到了大幅度增加,但随着车辆的大幅度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交通矛盾日益凸显各种矛盾越来越突出,交通事故、交通拥堵及随处可见的交通违法行为,也使我们交通民警疲于应对。面对现阶段执法环境的复杂化,依靠“人海”战术和落后的管理方式,难以走出困境。笔者以为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就要大幅度地提高交通管理的科学水平和科技含量,以科技手段为依托,来解决交通管理中的各种问题,真正实现“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要资源”提升现代交管工作水平之路。结合多年来的基层工作实践,为此,笔者结合**交警大队近几年来所进行的科技强警实践,谈谈基层大队如何实现科技强警,以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一、科技强警发展现状

        **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队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政府财力也比较紧张,交通管理工作经费长期处于力保正常运转的状态。近年来,针对快速发展的道路交通及面临的交通管理形势和任务,如何实现交通管理科技工作的全面发展?大队班子成员牢牢把住交通科技工作在整个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领先地位,适时提出了科技强警战略。特别是公安部交管局提出“三基”工程以来,**大队紧紧围绕交通管理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非现场执法规范化、实用化的“五化”目标,在网络信息建设着重于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车辆驾驶人管理、事故处理、警务保障、办公传输系统的建设;在交通管理科技设施建设着重于电子警察、公路电子卡口、路口灯控系统的建设;在科技执法装备着重于流动测速、酒精测试仪、数码照像机、数码摄像机的配置。为此,大队主要领导将大力发展交通科技作为交管工作的首要任务,亲自抓、亲自管,并明确了一名副大队长具体抓,还向县政府申请面向社会公开录用了*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本科毕业担任交管科技专干,专门负责交通科技工作。在经费保障方面,坚持科技优先、重点倾斜,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尽力使投入的每一笔经费发挥作用,产生效益。并多次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引起了县委、县政府对交管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县财政将交通管理科技设施建设及城区灯控系统、电子警察、公路电子卡口建设、县城交通标线、标牌等资金和维护管理费用纳入预算管理,稳定了交管科技工作经费的主渠道。从*年至今,县财政投入交管科技建设经费*多万元。在抚州市各县率先安装了路口灯控系统和电子警察;建立了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四级联网的交通管理微机信息化网络。大队共购置电脑37台,达到了民警计算机拥有率*%的标准。每个路面中队均配置了数码摄像机、数码照像机,其中事故处理中队和*个公路中队配置了酒精测试仪。

        近几年来,可以说,**道路科技管理水平是突飞猛进,各种科技装备与几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年以前,该大队仅有几台用于打字的电脑,*台老式照相机和*台老式雷达测速仪可以称之为科技装备。经过近年来的科技建设,大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队域网络化办公、电子监控、移动电子警察、车载显示屏、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电台、酒精检测仪等等在基层已经普遍装备。通过高科技新装备的运用,使基层大队领导和民警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技能明显提高;科技的运用程度和应用效果明显增强;科技装备和信息系统得到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整合了警力,有效地降低了交警的行政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树立了交警的良好形象。

        二、科技强警面临的问题

        (一)警力不足和经费不足的问题

        1.警力方面:以当前**县的交通管理处境来说,该县辖区*个乡镇、场,*个自然村,交警大队有民警干部职工*人,而正式民警只有*人,全县公路里程为*公里,其中国道*KM;省道*KM,县道*公里;乡道*公里;村道*公里;专用公路*公里;目前全县共有机动车辆*辆,机动车驾驶人*人。据初步统计,**县*年私人小汽车比*年增长*%,而且现阶段正处在小汽车进入家庭的高峰期,根据预测,未来三年仍呈成倍增长之势。面对如此广泛的路面交通范围和庞大的驾驶员、机动车数,公安交警部门人均管车五百来台,管路六十余千米,且百分之八十以上在农村,仅靠交警部门单打独斗来进行道路交通管理,显然是力不从心。

        2、经费方面:办科技要花钱,有时还要花大钱,而现在县级财政一般尚处于“吃饭财政”,以保运转,保工资为本,很难把交通管理的科技建设投入列为财政预算,而基层交警又筹资无门,国家明令取消收费项目后,经费短缺一直困扰着基层交警部门,其办公经费,甚至民警的工资、津贴、福利都靠自身执法的罚没收入上交财政后,再由财政按比例下发使用,运作艰难,以致科技建设可望而不可及,必要的资金投入无法得到保证,直接影响县级交警部门的科技建设;各系统、科技设备无专门的运行维护资金,项目建成后,没有维护经费,维护跟不上,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目前存在着计算机、网络设备等时间用的久、易老化、易出故障的现象,对一线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存在“三不”现象

        1是“不会用”的现象。目前,**大队民警年龄在45岁以上的有14人,占全队人数的41%,一些年龄偏大或文化水平不高的民警,往往习惯于老的执法经验与习惯,甚至排斥高科技的执法警务装备,嫌麻烦,怕复杂,懒于学习,片面地认为单位有其他同志懂,执勤执法有他们在,有人会就行,心里有用不起、躲得起的想法,以至于配备的装备变成了聋子的耳朵。2是“不好用”的现象。有的民警片面认为科技装备是“公家”的东西,不对装备加以保养、护理,致使装备损坏比较严重,使用寿命短,时间一长就会损毁而不能用,白白浪费了物力、财力。3是“不敢用”的现象。一些精密或贵重的设备器材,有的民警怀着害怕把设备搞坏,向上级或领导不好交代的心理,在执勤执法中不敢使用一些紧密或贵重的科技装备,造成装备闲置和浪费,同时也影响了执勤执法工作。

        (三)交管科技专业人才比较欠缺

        就目前来讲,真正懂技术、懂操作的专门科技人才相对匮乏,从**大队科技人才的实际情况来看,接受正规教育或受正规培训出来的人员寥寥无几,如今年红绿灯6次出故障,必须请厂家的技术人员过来修理才行,电子卡口坏了,自己毫无办法,复杂路段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只好到外地去取经等等。而且从目前大队的现状来看,年龄结构偏大,接受教育的程度也不一样,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在交通管理中的推广与运用。这也是很多装备不能充分发挥管理效能的主要原因。

        三、科技强警实现途径

        (一)重视科技工作,持续科技投入,发挥科学技术潜力。

        实践证明,科技装备和科技手段的运用,能够解决大量的警力,提高工作效率。交警破案能力与刑侦警察破案能力比较是天壤之别。其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侦查破案的科技运用能力太差,破案手段落后,以致警力受到牵扯。这要求我们各级基层交警大队在科技工作方面要舍得花钱,舍得投入,既要积极引进和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科技,为科技强警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又要加强对科技建设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实现“双轮”驱动,确保科技成果服务实战。笔者认为:

        1是交警部门领导要始终树立科技强警意识。认识到科技投入是战略投资,要优先考虑,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科技强警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对交通管理混乱、交通设备落后的乡村,更要增加科技设备的建设投入。要把科技作为交管工作的第一推动力,努力实现交管工作从经验型向科技型的转变,从被动型向主动型的转变,从人员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从而提升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2是应继续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把发展交通管理科技规划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筹措资金,拓宽渠道不断地增加对交通管理部门的科技投入,不断增添交通管理方面的新设备、新技术,改善交通管理硬件。特别是在排查的事故黑点路段,对交通标志不健全、不完善,交通设施老化陈旧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要及时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积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尽快改装完善。如2008年,全省实施农村交警工作“四个一”工程,大队针对农村公路事故隐患黑点,积极取得各乡镇政府支持,设置了12盏太阳能警示范灯,其中有*个是乡镇出资的。

        3是积极开发特别是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努力提高交通管理手段,加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能力。在不断改善重点路段、关键路口的交通标牌、电子监视设备的同时,也要不断改善自己的科技装备,要配齐测速仪、酒精测试仪、录音笔、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设备,以这些高新技术产品装备为依托逐步形成科学化的交通安全管理监控网络,为进一步加快科技强警步伐,提高科学管理道路交通的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信息应用平台建设为契机,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在实践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在开展科技强警工作中,必须把信息化建设置于基础性的重要位置,把全面提升公安信息化水平,即不断提高公安信息建设、应用、管理、培训作为基层公安机关科技强警工作的基础。

        1、迅速开展业务台帐建立和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启用警务信息综合系统平台,对辖区道路、机动车等基础信息进行普查、采集和录入,多渠道、全方位地获取、采集、录入、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并及时更新信息;车管所加大对机动车、驾驶人信息采集与更新,对重点机动车、驾驶人信息台帐的维护力度,定期将机动车、驾驶人、违法信息数据库中的未年检、逾期体检、逾期换证、报废机动车等信息分发到各中队交警信息平台,及时告知车主和驾驶人,督促他们主动到车管大厅办理业务。按照“谁主办、谁采集,谁录入、谁负责”的原则,狠抓各警种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采集工作,落实信息录入责任,确保做到了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共享、全警应用。

        2、强化警务信息平台的应用。各中队以信息采集录入为核心,加快基层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用。首先要求各中队队要加强办公网络系统的应用。要求民警全面掌握“警务信息平台”的应用,熟练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文档编辑、表格制作、公文流转、电子邮件收发、查杀计算机病毒等基础知识,能够利用网络查阅、下载各类文件资料和信息。每天按时浏览网页、掌握信息。其次是以基层交警网络为平台,以现有的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四大数据库和应用软件为基础,实现移动警务办公,把交通管理工作全部推向第一线。24小时测速、抓拍、监控路段的违法行为及鼓励使用科技取证设备有效地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等等,把科技手段充分利用到工作中,使工作规范化、效率化且大大提高了的交通违法行为的纠处率,与此同时,非现场执法不仅节约警力,还避免了民警和交通违法行为人面对面的接触,发生冲突,真正实现了执法的人性化。

        (三)选调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增强队伍的科技力量。

        要通过选调人才,将有限的编制和可能的进人机会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增添队伍的科技力量,并通过在职培训和选培等途径建立一支自己的专业科技队伍。

        首先结合实际和岗位工作的需要,加强岗位练兵,注重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基层交警的头脑,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抓好急需专门人才的培训,通过举办专门培训班,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办学,选送入学深造等方式,使一大批青年民警脱颖而出,适应工作所需,并注意保护和培养岗位能手与技术人员,积极支持他们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联系,建立专家人才库,通过委托开发、上门咨询、聘请解难等方式使之为我所用,为交通管理科技建设服务。

        其次深化科技应用工作,将科技应用作为考察民警和培养干部的重要指标,奖勤罚懒,提高应用程度。定期组织民警进行培训,并采用集中培训、技术交流、多媒体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抓好一线基层单位技术人员的在职培训,为科技强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基层苦练基本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下一篇:浅谈如何让舆论成为公安战斗力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