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经验交流 >> 浏览公安
  • 如何进一步改进加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新历史起点开创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新局面

    时间:2010年09月30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最后一年,也是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和为期三年公安“三项建设”的开局之年,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新局面,对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而言,是机遇、挑战和对策为一体的全新课题。及时解读它并得出正确答案,是加强和改进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前提。

        一、抓住机遇,就能获得两种动力。

        一种是外推力,一种是内驱力。

        所谓外推力。是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满足当前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促使公安交管部门加强和改进公安交管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实现安全、畅通、和谐、稳定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目标,是人民群众对公安交通工作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正如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讲话中指出:“公安工作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要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公安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衡量公安工作的标准;公安交警队伍是公安机关所有警种中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最多,联系最紧密的一支队伍,时时在执勤,天天在执法,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公安机关形象,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威信”。作为与人民群众接触最频繁,联系最密切的公安交警。一言一行无不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过去公安交警部门对这种“水涨船高”、“唇齿相依”的关系并不十分敏感,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人民群众对公安交警的价值认知,不再仅仅从社会效益责任这个层面上定位,而且必然会更多地从经济效益责任这个层面考量。

        所谓内驱力,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日益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大背景下,将会加快自我改革的步伐,使自身的运作机制更加符合新的历史需要,其实质是追求管理的最大化和高效率,而实现高效的管理途径,不再是“外延”式的,而是“内涵”式的,不再是“粗放型”而是“集约型”的。这里面所蕴含的管理科学原理必将启迪公安交警,用它山之石攻我之玉。如:重新审视警力资源的配置、使用和开展,并作出理性的变革;警力部署将趋向合理,不唯定员、不唯编制,只唯需要,且因应变化适时调整,大机关、小所队,“头重脚轻”的弊端将被革除;警力使用将趋向科学,警力投向视任务大小多少而定,不再热衷那些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事倍功半的“刮风”行动;警力开发将趋向积极,科技兴警,教育强警不再仅仅是口号,而且是行动,民警的单兵作战能力和一警多能的比例将会有明显的提高。这种来自内在的改革动力,将使公安交警部门更具生机活力。

        二、迎接挑战,就要攻克三大难题

        第一个难题是要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是交通管理的重中之重,交通事故对社会危害性最大,它轻则导致车损人伤,重则导致车毁人亡。这种不堪设想的后果一旦出现,在经济上将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损失,在政治上将给国家带来难以挽回的恶劣影响。令人忧虑的是,交通事故的预防难度大,始终是交管工作的重点,难点和“顽症”。

        第二个难题是建立良好的和谐警民关系。公安机关本质是国家机器,代表国家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交警在路面上执勤执法必定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而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裕,人民群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要求层次更高,希望在交通管理工作中富有情感和精神的因素,对交通管理工作要求越来越和谐,这种需要也正是人性化执法产生的动力。于是,交警在维护法律严肃性的同时,就不可避免地要和对方当事人产生矛盾点和冲突点。

        第三个难题是要改变民警的素质不适应当前新形势发展需求的现状。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人民群众对社会综合环境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交通民警仅仅局限于交通管理工作,是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的。

        三、科学对策,就该四管齐下

        第一、观念要新。要正确感知和能动地反映加强和改进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全面推行这个客观存在,并形成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首先是兼容观,即:自觉把公安交管工作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大局之中定位与考量,自觉地完善运作机制改进警务方式使之更符合当前新形势的需求,自觉地将公安交管工作贯穿于新形势下公安交管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使之形影相随,须臾不离。其次是服务观,即:要主动,超前、有效、全方位、全过程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及时化解交通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管理矛盾,把各种矛盾给交管工作带来的不便冲减控制到可能的最低限度。第三是发展观,即以奉献——支持——发展为思想历程并付诸努力,走出一条顾大局讲奉献,在奉献中实现价值,在奉献中赢得支持,在奉献中得到发展壮大,在发展中再做出更大的奉献,如此反复循环的良性发展道路。

        第二、思路要清。其要领有二:一是从空间意义上讲,排出新形势下公安交管工作的重点,分清那个大那个小,那个主那个次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捡了芝麻丢西瓜。二是从时间意义上讲,按诸项工作重点与交管工作的内在联系,列出工作顺序,力戒工作忙忙碌碌无头绪,辛辛苦苦没成绩。把两者统一起来才能称的上“清”。如要攻克上述的“三大”交管工作难题,就是要搞清各种问题在什么时空条件下最为突出,其成因何在,采取什么样的办法,选择什么样的时机整治和化解最恰当。把这些问题都搞清楚,就容易做到重点工作抓重点,关键工作抓关键。随机应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思路决定出路,科学的思路、一旦付诸实践,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三,工作要实。新形势下的公安交管工作最需要突出“防”、“打”、“控”三个实。所谓“防的实就是要有所预见超前各项交通违法行为防范工作落实到位,使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及时被查处,使各种交通违法行为不敢“露头” ,“露头”就被处罚;所谓“打”的实,就是要求熟悉交通违法行为的活动规律,搞准情报信息,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务求耳聪目明,有的放矢,打的稳,打的准,打的狠,使各种交通违法行为人,闻风丧胆使各种交通违法行形不成气候。所谓“控”的实,就是通过防打管理手段使辖区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实现预防事故、减少事故的目标,减少国家和群众的财产损失。

        第四、方法要活。方法活首先是立足一个“实”, “实”是“活”的源头和生命,“活”唯实是从,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什么问题突出,就应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解决什么问题,不能搞甲地有“病”,同时乙地“吃药”。其次要突出一个“变”, “变”是“活”的灵魂,是“活”的属性,各种交通管理手段的使用不落俗套、随机应变。此时需要以“打”为主,彼时需要以“防”为主,有时需要“打”“防”混合,不能一首曲唱到底,一条道走到黑。再次要把握一个“度”。 “度”是活的界限、范围和程度是活的恰如其分,如:警力投入就要视任务大小多少而定,少了不够用,多了浪费。方法活作为决策层,就是要充分相信并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多给基层自主权,多鼓励基层“自选动作”、 “唱地方戏”,作为执行层,要创造性地执行上级的指示,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搞教条主义,不搞形而上学,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四管”齐下,就是要把新观念、思路清、工作实、方法活统一于对策的全过程,不能缺胳膊少腿,顾此失彼。“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科学对策”是公安交管工作在新形势大局下自觉行动的辩证统一。其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从“看”的意义上说的, “科学对策”是从“干”的意义上讲的。只要我们会“看”,能看出“门”道,又善干,能“干”在点子上,“看”“干”结合,“看”“干”统一,我们就能够做好新形势下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监狱工作发展
  • 下一篇:县公安局稳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