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一堂中小学生交通安全课
给中小学生上交通安全课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中最常见的教育形式。如何利用一堂课的时间让学生受到深刻的交通安全教育,是摆在学校和交通民警面前的一道难题。
难在那里?我认为难在交通安全课时间短,周期长,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据调查,大都分中小学校每学期交通安全课一般只安排一次,而且时间宜短部宜长,时间长了活动好动的孩子就坐不住了,要在短短的一堂课时间内给学生讲透交通法规知识和交通安全常识谈何容易。许多交通民警一走上讲台,这也想讲,那也想讲,总觉得需要讲的内容太多,如果授课的方法不得当,学生学习的效果就差,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交通安全课效果差,走过场的局面。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交通民警要上好一堂交通安全课,必须做到以下五点:
首先要准备好讲稿,讲课前,交通民警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准备短小精悍的不同讲稿,由针对性地讲解交通安全知识,例如对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的学生,要用通俗的讲解。斑马线的作用,怎样横过马路及应该注意的事,项,在上学的路上怎样走路才安全,怎样搭乘车辆及乘坐车辆的姿势等;对初,高中以上的学生则主要讲解骑自行车应该注意的事项及乘坐客车不得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的重要性和危险性。
其次,开场后要精练简单,在授课前一段是学校领导和交警负责人讲话,占用了较长时间,学生已交头接耳,东张西望轮到交通民警授课时,学生开始躁动不安,其教育效果不想而知,因此,开场后非常重要,一个精练简短的开场的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的拉近授课民警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自如的引出话题,整堂课显得活泼紧凑,是有好专心特点的学生洗耳恭听了。
第三,授课形式要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交通民警在授课形式上要生动活泼,用普通话放慢讲话节奏,要善于和学生互动,适时采取有问有答师生互动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到法律知识,得到启迪,为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交通法规知识的积极性和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对日常遵守交通规定则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激励其他学生,全班上下形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第四要精心挑选典型案例。上交通安全课的目的就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在这一主题上,要说明“什么是交通事故,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会产生什么后果,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的思路进行讲解,在这个环节中必须要挑选最近发生在中小学生身边的典型活生生的事故案例,加上就鲜的授课语言,才更能吸引学生听律的注意力和引起学生的震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交通安全法规意识,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第五,要有精心的结尾。一堂成功的交通安全课,除有好的开场后,典型的事故案例,生动活跃的课堂形式外还应有一个好的结尾。结束语言要简明扼要总结所讲内容的基础上再有所提高和发挥,要富有启发性和号召性,即要唤起学生学习遵守交通安全法规不热情,又要号召学生在家庭邻居亲戚中当好交通安全宣传员,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好交通安全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授课民警爱岗敬业,余姚知识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艺术的不断提高,只有如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深入学校的宣传教育活动中才能更加务实有效,才能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