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浅谈
基层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执法工作的最前沿,是执法行为的具体实施者和执法效果的具体体现着,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直接体现了公安机关的执法规范化水平。随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的》的,更是将公安派出所的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随着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的环境日趋严峻,“三项建设”的陆续推进,自认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重中之重。基层派出所作为公安工作的前沿阵地、窗口单位,如何准确把握“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和杜绝随意性执法问题,笔者谈一下的看法。
目前,各地公安机关在“三项建设”方面都稳步推进,自公安部将京、沪、浙、鲁作为全*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领头羊,日照公安率先突破,构建“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在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去的了一定的成绩,但基层派出所是在硬件设置,警务机制、执法办案流程、行为语言规范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自己在派出所的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要想进一步取得突破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各职能部门联合推进
执法规范化建设涉及到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各警种、各部门的共同参与、联合推进。为此在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的同时,各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始终坚持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各部门要在一方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如在法制、预审部门要克服人少事多的困难,专门抽调业务骨干联系相关派出所指导、参与相关工作。同时硬件设施在有利于改善派出所内部管理、规范化执法的基础上,对派出所的硬件设施要予以改造,加大对所务建设的投入。
加强监督,狠抓落实,着力促进各项工作“生根结果”
加强监督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保障,只有通过经常性的监督,切实加强对各项工作的部署和措施的贯彻落实以及结果的督导,才能保证执法规范化建设常态化、长效运行,并真正成为广大民警的自觉的行动,结出应有果实。一是要加强日常检查监督,围绕执法规范化建设部署,由法制科会同监察室对各项要求内容列出表格,定期上门,逐项对照检查,对工作措施不落实的单位,直接上网进行实名通报。同时,还要在全局性的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大会上,现场直接拷问各派出所所长相关细节问题,以检验一把手对这项工作的“劳心”“用心”程度,严防“说一套、做一套”,而是要落实常态督察制度,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落实情况,作为日常监察的重点,特别要对派出所领导接访制度的落实情况。三是要强化民警日常养成,各单位要按照“出台一个,落实一个”的要求,对指定的各项制度、规范,通过采取学习讨论、培训讲解、背诵统考等形式、督促民警深入学习、切实掌握,付诸行动。在我们莒县近期召开的全员法制业务培训就是一次很好的例子,通过培训、考试以及日后的查摆分析工作,全体民警对执法规范化建设都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创新机制是关键
要注重通过机制激发活力,推动落实,规范工作。如在信息化建设中简历完善基础信息的采集、数据质量维护、应用培训、责任倒查机制,提高各地的单位建设和应用水平,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上有所突破、创新,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中建立健全打击防范“两抢一盗”犯罪等级预警制度、“战训合一”大练兵巡防机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人民群众满意了,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就上了一个台阶。
要加强教育引导,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隐患
加强教育引导,就是要强化服务意识,在处理案件等与群众直接打交道的具体工作当中,始终保持文明语言,服务周到,热情接待,做到有耐心,不推诿,热情服务,坚决杜绝冷硬横等现象,树立起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要强化廉洁意识,公安民警要做到坚持廉洁奉公,洁身自好,在具体的执法工作当中,不以权谋私,不贪不受,加强自律,严格遵守公安机关的各项纪律条令和规章制度,带头遵循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执勤执法工作规范。
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部党委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三项建设”之一,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公安机关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全面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能力和水平的关键环节。中央提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都与公安机关的执法管理密切相关,对公安机关执法活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赋予了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新的内涵。派出所民警作为公安工作的中坚力量,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上一定要认清所肩负的责任,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政治要坚定,要业务精通,熟练掌握好公安工作的必要技能,成为民警的标兵和教官、派出所工作的行家里手。要作风务实,认真研究思考公安工作所面临的形式和问题,在攻克难点和热点问题上有新突破,解决问题上有新对策,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维护一方平安,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