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浅谈农村派出所如何构建治安防控体系

    时间:2010年10月08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治安防控体系是公安机关从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出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运用各种手段科学整合现有警力和社会资源,把打击、防范、管理、控制等各种措施有机结合,实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整体联动,对社会治安实施全方位动态防控的一项系统工程。但经费紧张和警力不足是困扰当前公安工作的两大难题,尤其在农村派出所,体现尤为明显,此种情况下,如何建设好农村派出所的治安防控体系,做好农村派出所的治安防范工作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机制入手:

        一、建立完善情报信息预警机制。要牢固树立“情报主导警务”的理念,构建区域性情报信息平台,农村派出所要以履盖社会面的信息员系统为抓手,广布信息网络,在乡、村、队(组)建立三级信息网络传递系统,广泛开辟信息渠道,及时全面掌握敌情、社情、民意,做到超前预警,防患于未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预警方案,对采集到的信息科学研判,合理调配警力,快速反应,整体联动,依法处置。

        二、建立完善警官驻村走访机制。推行警官驻村走访机制,实行一区一警,促进农村警力进一步下沉,使农村警官“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忧”,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夯实群众基础。一是落实便民措施,推动警官融入群众,感受群众生活,体察群众疾苦,争取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利用各类节假日,对群众进行走访慰问,经常性的开展各类爱民实践活动,积极为农民解难事、办实事,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二是宣传和引导群众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法治意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通过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进村入户,从观念上、习惯上、方法上灌输法治理念,引导教育广大群众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三是指导和发挥好5%的民力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用,及时搞好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减少“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三、建立完善实有人口管理机制。要切实加强农村实有人口的控制特别是实有人口的管理工作,把辖区实有人口纳入管理范围,重点管好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的特殊人群。要加强对暂住人口、流动人口的登记、核查工作,切实掌握其动态,充分利用网上人口信息系统资源,发现打击隐藏其中的犯罪分子。一是对常住人口,要做到底数清楚,重点掌握有违法犯罪经历和有违法犯罪现以人员的身份和现实表现。二是对暂住人口,要进行登记办证,掌握全部暂住人口的身份、暂住理由、户籍所在地等情况。三是对境外居留人员,要督促有关当事人在法定时间内到边防派出所申报住宿、居留登记,掌握其姓名、国籍、居留事由和居留期限。四是对重点人口、监管对象、取保候审人员及监视居住人员的管理,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档案,落实监控。

        四、建立完善危爆物品管理机制。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强化对危爆物品的管理力度,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危爆物品的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检查,最大限度的减少涉枪、涉爆等案件的发生。一是与业主签订危险物品安全管理责任状。落实业主的自我管理责任,要求业主严格遵守危险物品管理的各项规定,督促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与学习。二是落实现场监管责任。派出所的分管领导和专管员要加强对危险物品使用单位的日常监管,加强对使用单位周作业消耗计划的审批、流向监管、档案台帐收集整理、各种从业人员花名册登记汇总、打击违规行为等管理。三是狠抓教育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结合涉爆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努力通过多种途经提高广大涉爆人员和业主的思想认识,要通过召开派出所分管领导和专管员、涉爆从业人员会议,通过会议和以会代训的形式,分析指出爆炸物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报典型的案例,及时宣传贯彻上级的政策法律,提出各个时期的工作要求,提高广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四是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要做到热情服务,主动倾听广大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呼声、建议和要求,要主动上门服务,同时利用警民恳谈会等形式,主动听取广大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呼声建议及要求,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建立完善治安巡逻防范机制。要建立以派出所警官为主,群防群治力量为辅的乡、村、队(组)三级治安巡逻防范机制,加强社会面的巡逻控制工作,形成完善的农村社会治安巡逻防范网络。要根据季节变化和区域特点,有针对的开展季节性巡逻、重点巡逻、交叉巡逻。在治安乱点和案件高发地区,加大治安巡逻的力度和密度,将警力变为流动警力,对辖区实行动态巡逻防范,以有效控制可防性案件的发生。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村、街、内部单位治保组织的作用,加强内部单位巡逻看护等安全保卫工作,特别是派出所警官要依据《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加强对农村金融网点、水电企业、学校等单位治安防控工作的巡逻检查,督促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整改,以确保内部单位的安全。

        六、建立完善严打整治工作机制。要因地制宜地研究制定适合本辖区实际的严打工作方案,树立“以人为本”执法理念,既要考虑打击的力度,又要考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办事,真正做到“宽严相济”、“宽严适度”。通过不断创新严打工作机制,实现对不稳定因素的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提高处置群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深化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盗窃家禽家畜、盗割通讯电缆、破坏农田设施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严厉打击 “村霸”、“路霸”,决不允许其形成气候。通过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健全完善打防工作新机制,提高基层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农村基层派出所执法质量之提升
  • 下一篇:浅谈派出所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途径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