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民关系“八戒”
毛主席说过:“战争年代,军民关系不好,主要责任在部队。”反思近年来警民关系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责任在公安。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就要求每个民警都敢于正视当前警民关系存在的问题,主动查找自身的原因,努力减少不和谐因素,重点做到“八戒”:
一戒宗旨不牢。我们是人民的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应入口、入脑、入心。但因种种原因,一些民警的宗旨意识日趋淡化,有的分不清“人民”和“警察”的轻重,不是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而是以管理者自居,在思想上轻视群众。有的理不顺“人民”和“警察”的关系,“主”“仆”颠倒,想问题、办事情考虑自己多一些,考虑群众少一些,患得患失,甚至与民争利,在行动上脱离群众。有的摆不正“人民”和“警察”的位置,在人民面前耍权势、抖威风,在感情上疏远群众。
二戒打防不力。打击和防范是公安机关的主业。群众看公安,第一看破案,第二看防范。打击不力,防控缺位,导致一些地方命案不能全破,侵财性案件经常发生,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一些地方发案数不降,破案率不高,有的案件破了,但赃物没能追回,群众的损失得不到弥补。一些地方败坏社会风气的“黄赌毒”违法犯罪屡禁不止,影响青少年学业的电子赌博机问题难以根治,校园和企业周边环境整治成效难以巩固,群众的安全感不强,满意度不高。
三戒执法不严。公安机关的主要活动是执法活动,公安民警的主要工作是执法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公安机关的执法工作逐渐规范,但一些执法顽疾仍时有发生:有的有法不依,执法不公、不严,以罚代刑,降格处理。有的为钱办案、办案为钱,收钱放人。有的碍于情面,“弹性”执法,办关系案、人情案。有的动辄把民警推到一线,违规参与非警务活动。
四戒服务不优。管理和服务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责。毋庸讳言,对于我们的服务,人民还不够满意,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有的在管理服务中人为设障设卡,搞一些条条框框,只图自己好管理,不给群众行方便。有的在管理服务中态度生硬,说话不和气,办事不公道,亲民爱民挂嘴上,但不找熟人不办事,不能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为人民服务。还有的在管理服务中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对群众急办的事情不能急事特办,灵活处置。
五戒为警不廉。公安机关和民警的主流是好的。但纵观我们这支队伍,确有少数民警经不住各种诱惑,滋生了拜金主义思想,产生了为警不廉问题:有的不顾上级三令五申,参与经营公安机关管理的行业,利用公权谋取私利。有的忘了人民警察的身份,和社会闲散人员拉拉扯扯,热衷于“傍大款”,搞权钱交易。有的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还有的胆大妄为,贪赃枉法,与犯罪分子同流合污,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六戒作风不硬。作风体现警风,警风反映作风。当前,公安机关和民警的作风还不够过硬:一些民警怕艰苦、图安逸,不愿深入基层,不愿联系群众,不及时听取群众的呼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一些民警工作敷衍,办事官僚,遇到矛盾绕道走,遇到困难踢皮球,拖拖拉拉,效率低下。一些民警自我要求不严,不注意生活小节,吃吃喝喝,逍遥自在,与群众渐行渐远。一些民警学风不正,不钻研政策法律,执法水平不高,办案能力不强,好事办不好,易事办繁琐。
七戒宣传不够。宣传出警力,宣传正形象。宣传不够,“唱”功不深,是基层公安机关的“通病”。有的不重视宣传工作,精力投入不够;有的不注重宣传典型,正面引导不够;有的不会抓公共关系,与社会各界互动不够;有的不会与媒体打交道,不能审时度势地引导舆论,稍有不慎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媒体报道的看点、舆论炒作的焦点,导致公安机关“好事难出门,坏事传千里”,造成个别地方公安机关形象危机。
八戒承诺不实。承诺如金,一言九鼎。一些地方的公安机关为求轰动效应,大喊承诺口号,相互攀比,做出了很多不切实际的承诺:如你有“一分钟办好”,我有“零等待服务”;你提“四有四必”,我提“六有八必”,脑子一热,就把民警的责任、任务无限扩大,在侦查破案、排忧解难、扶危济困等方面,要求民警做到无所不能。不切实际的承诺最终无法兑现,给群众造成了公安机关言行不一的印象,严重影响公安机关公信力。
以上八条,当引以为戒。作为人民警察,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克服以上八个方面的问题,心中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努力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办人民群众需要办的事,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