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经验交流 >> 浏览公安
  • 创新工作思路 推进执法规范化

    时间:2010年10月1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孟建柱部长提出公安机关要善于运用信息科技手段推进社会管理,让人民群众直接感受到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果。分局法制大队运用现行的网络科技信息,积极探索执法管理的新思路,建立和形成了一套新的执法工作规范,开展了网上法制办案、网上执法考评、网上执法监督、网上执法服务等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集约办公,强力推进网上执法办案机制。

        从去年9月份以来,**公安分局率先启动**省警务平台办案系统,按照网上、网下俩条腿走路试行网上执法办案,并解决了电子签章、规范审批等系列问题,为今后的网上执法办案积累了经验。今年元月份分局集中技术人员对本局局域网主页进行了改版,办案系统全面实现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从受理、立案、处置到结案工作全程网上运行,既促进了全局广大民警实现规范、公平、公正、严格执法,又极大提高了执法办案的工作效率,将执法置于“阳光下作业”,同时使全局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交换更加快捷,大大缩短传统纸质公文流转的时间,现在全局基本不下发纸质公文,全部实现了网上流转,节省了大量的纸张印刷费用。有了电子签章,以往办案人员、印章管理人员经常深夜赶回办公室盖章的现象已完全消失,大大的降低了车辆往返费用、办案成本和行政审批办公成本。促进了节约型公安机关建设,提高了办公效率。

        二、执法监督新格局,实现网络办案考评。

        借助网络,**公安分局法制大队改变了传统考评方式,实现了网上办案考评。网上考评抛弃了传统的纸质考评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化技术,在设定条件下能够从警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随机抽取案卷和查询,对所有网上办理的刑事、行政案件开展日常考评和季度、年度考评,从而有效进行事前预警、提示,事中把关、监控,事后考评、奖惩,使执法管理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链条,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信息化执法监督新格局,实现对公安机关各项执法活动的实时管理、全程管理、系统管理以及全方位监督,推动了公安机关公正廉洁执法。

        三、建立优秀执法制度,进一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公安分局法制大队充分发挥组织、规划、协调的职能作用,加强对本局各办案单位的法律指导和执法服务,每季度通过执法质量讲评活动帮助基层所队发现、总结、提炼、完善具有普遍意义的做法和经验。在总

        结前几年执法考评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制定并推广了全局执法状况考核办法、执法质量考评奖惩办法、执法质量季度考评方案、应用警务信息综合平台执法办案系统月考评方案、信访案件考评细则、取保候审案件专项检查方案,采取了不定期突击检查和定期网上月考评、季度考评、半年考评、专项案件考评、年终考评等方式,不间断地对全局执法活动开展日常考评。通过对其他地方和警种的优秀执法制度学习、借鉴,**分局法制大队积极探索并且建立了执法示范单位评比制度和执法质量考评奖惩措施。

        四、创新信访工作模式,建立严格涉法信访工作责任制。

        按照“抓基层、抓基础”和“大走访、大排查”的工作思路,和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局法制大队制定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严明的涉法信访工作责任机制。今年,分局继续大力推行局领导和所、队领导每周五接访的信访工作模式,构建从局长、所长、办案民警三级接访工作模式,全面覆盖的公安信访工作,直接解决了一批可能造成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的涉法信访问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上半年,法制大队民警共走访全区有关涉法涉诉信访人员200人次,收集意见和建议100多条,有效融洽了警民关系。

        为全力推进执法管理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执法规范化创新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执法管理和执法监督机制和措施,进一步完善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公安队伍法律人才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创新手段,深入落实《公安机关执法细则》。

        贯彻落实《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必须出“实招”。要按照“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障、监督是关键”的思路,在抓好《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的日常学习培训的同时,要在制度建设和强化监督上拿出“实招”。一是在加强制度建设上,要针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适用、涉案财物管理、行政和刑事执法操作流程、报警回执网上查询、刑事执法远程勘验以及电子证据的检查和固定等方面,制定明确具体的操作规程和执法标准,确保《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二是在加强信息化监督上,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将《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的要求融入系统中,在“警务平台综合信息系统”中实现“事中把关,无法违规”,在执法质量考评系统中实现“事后把关,落实整改”。

        二、创新案件评查的模式,开展“案件互动评析会”。

         由分管法制工作的局领导主持,法制室民警、派出所领导和民警全部参加,各单位办案民警在评析会上指出问题、发表见解、提出意见,逐人逐件对上月已办结案卷进行品头论足,认真查阅案件办案程序是否合法,手续是否完备;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适应法律正确、量罚是否适当;法律文书制作及卷宗装订是否规范等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整改意见,加深民警对易发生问题的印象,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评析活动中,通过以案说法和正反两方面的比较,各案件承办人都能非常直观地意识到自

        己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做到对待问题不遮掩,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对评议中好的建议和意见虚心听取,认真接受。

        三、建立一套体现公平公正精神的执法考评激励机制。

        这就需要坚持“平等机会”原则,明确每个执法岗位的职责,把执法管理与队伍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建立起一套客观公正的执法业绩评价机制,在干部任用中要主要考核其执法的能力和效果,对执法质量好、执法效率高的予以充分肯定,积极引导民警自觉地做到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

        四、建立公安队伍法律人才发展的长效机制。

        要借鉴香港警察执法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经验,需要研究制定各部门、各警种的专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民警执法素质等级考试,重点提高领导班子,基层科、所、队长和基层一线执法民警的法律素质和执法能力,努力培养出一支素质合格的专业、敬业、精干、高效的公安执法队伍,建立公安队伍法律人才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针对容易产生执法问题的环节完善相关的制度措施。

        如,针对立案撤案、接待群众、传唤讯问、继续盘问、抓捕押解、扣押返还财物、枪支管理使用等重点环节,以及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滥用职权、随意执法,乱罚款、乱收费,执法不公正、不廉洁,执法简单粗暴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发现执法工作中的制度缺陷、管理缺陷,建立完善有关制度措施,严格管理、落实责任,切实防止和减少执法问题发生。

        六、进一步探索创新执法监督的机制和措施。

        如,似可借鉴法院立审分立、审执分立以及审判权与审判管理权分立制约的做法,进一步明确和区分局长、副局长和科所队长的执法管理权及各执法单位的具体执法权,建立完善公安机关执法管理权对具体执法权的监督制约机制;借鉴法院审判委员会、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对重大案件集体研究的做法,研究建立公安机关重大执法事项集体研究制度;同时,通过加强执法质量考评、个案监督、典型案例通报以及建立法制员制度等形式,切实加强对公安执法工作的监督指导和过程控制,等等。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坚持四抓入手 重在四个着力 积极推动公安信访工作实现良性循环
  • 下一篇:公安分局强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