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加强和改善新时期警民关系
警民关系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内涵,是能否做好公安工作的重要前提。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认真分析并消除影响警民关系的不利因素,提高人民警察在群众中的满意率,对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促进公安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影响民警关系的因素
(一)干群关系的淡化影响了警民关系。少数基层干部办事作风的腐败最易离散党群关系,直接破坏党和政府的群众基础,尽管这只是少数,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它使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干部产生信任危机,使干群关系淡化。而公安机关做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专政的工具,警民关系作为干群关系的一部分,干群关系的淡化,不可避免地会使警民关系受到影响。
(二)执法不规范。极少数民警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热衷于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不仅玷污了我们金色的盾牌,而且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民警光辉形象,。
(三)个别民警宗旨观念淡化,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使人民群众疏远了同人民警察的鱼水关系。工作中个别民警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特权思想严重、动辄以管人者自居,“门难时,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从心理上拉远了同人民群众的距离。个别民警说话僵硬,听起来冷冰冰的,拒人于千里之外,一些本来耐心解释几句就能解决的问题,却使得群众认为民警蛮横无礼,因此伤害群众感情,对此意见很大。个别民警责任心不强,对待群众报案求助推诿扯皮,对一些很小的案件不及时处理,造成小事拖大。
当然,警民关系总体上是好的,这是主流,必须予以充分肯定。不能因警民关系的大合唱中出现一些不和谐音,就认为警民关系一团漆黑,更不能因为警民关系的主流是好的而放松对消极因素的认识和整改治理。
二、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的对策
(一)顺应全党转变作风的大局,与时俱进,在转变干群关系的大框架下,致力于警民关系的改善。公安机关应主动融入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大潮中,与时俱进,致力于干群关系和警民关系的改善。只有如此,才能赢得人民群众最广泛和最永久的支持。
(二)加强对民警的素质教育,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一要注重对民警的业务知识培训。注重日常教育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对民警进行新知识、新技能、新政策的培训教育。二要加强对民警政治素质的教育。对民警服务意识、宗旨观念都要采取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培训,坚决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造成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三要注重民警文化素质的提高。民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因此要鼓励民警进行文化学习,鼓励民警对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的追求,摒弃低级趣味。要大力倡导学习的风气,在广大民警中开展读书活动,引导民警学政治、学法律、学业务,营造和培育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断增强民警的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通过提高民警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文化修养,提高其执法水平和为民服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改善警民关系。
(三)规范公安机关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竭尽全力勤政为民。规范执法行为,针对执法中各个方面和环节,制定和完善明确的、操作性强的执法制度和程序规范,并严格遵行,切实解决执法不规范、不统一和执法随意性的问题;二是落实执法责任,把执法工作的职责、权限落实到各警种和各执法岗位,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三是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不仅要明确公安机关内部各执法监督部门的职责,而且要不断拓宽外部监督机制,形成强有力的内外监督合力。从而通过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勤政为民,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与信任。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