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浅谈如何提升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

    时间:2010年11月2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公安工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最广泛,关系最紧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我们必须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  

        一、加强"窗口"单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由于警力缺乏,当前,我局基层派出所的户籍业务绝大部分是由协警员代理或协助,不仅不符合有关规定要求,而且出现少数违规收费、违规办理户籍事项的现象,群众不满意;少数户籍窗口人员、辖区民警、所领导由于调休等原因,群众找不到管事的民警,往返几次才能办成事,群众不满意;少数民警服务态度不好,缺乏耐心,言语粗暴,冷漠办事群众,群众不满意;极少数民警仍然不时对办事群众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推诿拖拉,群众不满意。  

        欲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必须对窗口单位实行科学管理,完善服务制度,出“重典”严加整治不正之风。一是在各户籍窗口安装探头,对办事过程全程录像,这样易于查办违纪民警,也便于澄清不实举报;二是严处违纪民警,对经查实违反规定收费、故意刁难办事群众的民警,从严追究责任,以警示教育民警;三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更加关注细节,把服务工作想细、做实,真正把公安工作的成效更多、更直接地体现在促进社会和谐、惠及人民群众上,从而提高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如,推行首问负责制,谁接待、谁答复,谁帮助,全面跟踪服务;推行延时服务、代办服务、协办服务和上门服务,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实行一站式服务,工作流程、收费标准公开上墙,工作人员佩戴姓名、警号的胸牌主动接受监督等,力求让每一个办事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二、加强辅警队伍管理,提高协勤能力。  

        目前,我局辅警人员主要集中在交警大队和基层派出所,辅警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辅警人员来源渠道多,有相当一部分是公安民警的子女或亲属;没有全县统一的辅警人员职责界定,用人单位使用辅警较为随意;辅警人员的工资待遇来源渠道不统一;辅警人员工资待遇低、着警服执勤、辅警单独执勤,实施暂扣车辆、机动车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等行政强制措施,甚至实施当场处罚并收缴罚款,或以民警名义制作、出具法律文书,或在执勤时,刁难办事群众(驾驶员),或利用工作之便索取、收受交通违法肇事驾驶员及他人钱物等现象十分突出。  

        加强辅警队伍管理,提高协勤能力成为公安机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一是要规范辅警人员的来源渠道和进入途径,明确辅警人员的职责、任务和权利;二是辅警人员的工资待遇、装备、服装要有政府统一出资,由公安机关管理、使用;三是建立辅警人员与用人单位"捆绑"式的连带责任追究制度,如因违纪违规,辅警人员被辞退的同时,也要给予辅警所在所、队领导行政处分。  

        三、加强政务警务公开,提高公信力。  

        "三基"工程建设开展以来,绝大多数基层所、队外观标识统一规范,制作了警民联系卡、警务公开栏、民警去向栏,公开了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等,方便了群众报警、办事与求助,改善了公安机关的形象。但政务、警务公开的范围和力度与群众的要求和期盼仍有一定差距。如少数实战单位不严格按法定程序办案,应当向被害人、嫌疑人公开的鉴定结论、裁决结果或应当送达的法律文书没有按规定时限公开或送达。少数办案民警不告知案件当事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只强调义务的履行;少数民警拒绝向案件当事人或办事群众提供行政处罚或制裁的法律依据,甚至有个别所、队没有常用法律法规汇编,群众咨询又答不上来,案件定性、裁定依靠法制部门,群众不满意;受条件的限制,公开栏能公开的内容不多不全。  

        上述问题的存在,公安机关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改进和加强。一是新辟政务警务公开的载体,增加警务公开的内容。在传统的张贴、广播、发放宣传资料的基础上,开展送法到农村、社区、学校、企业,有条件的可以推出警务电子公开或组织文艺演出等宣传法律、公开政务、警务。二是认真组织开展"政风行风热线",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收集"热点",重视问题的解决。三是组织开展"相约警务室"、警营开放、消防、禁毒、法制等进社区,让群众了解警务,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拉近距离。  

        四、加强破案追逃,提高满意度。  

        所有犯罪均对社会有危害性,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近年来,全县命案侦破能力有所增强,黑恶势力团伙犯罪得到有效遏制,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但在我县影响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的犯罪仍较为突出,集中表现为抢劫(夺)、盗窃、诈骗,近年来这几类犯罪始终占我县全部刑事案件总量80%以上的比重。  

        众所周知,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看似小事、小案,但对普通群众来讲,却是大事、难事,甚至是天大之事。对类似治安问题,我们要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有效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遏止其高发势头,也是公安机关的重要任务。一要提高精确打击能力。建立经常性严打机制,保持对犯罪的高压态势,坚决遏制侵财犯罪的高发势头,要根据犯罪时间、空间的作案规律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打击重点,实现精确制导、精准打击,引入奖惩机制,激励多破案。二要构建全时空的治安防控体系。建立以派出所民警和交巡警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补充,以社会面、社区和内部单位防范为基础,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最大限度地压缩犯罪分子的作案时间和空间。三要认真做好涉法涉案信访工作。正视执法办案和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到认真对待每一起信访案件,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确保不发生新的信访案件,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如何注重民生来引导基层公安工作
  • 下一篇:浅谈派出所社区民警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