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暑期交通安全不放假(二)

    时间:2010年12月08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一年一度的暑期已经来临,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小学生在暑期极易脱离学校和家长监管而导致交通安全事故频发。可爱的学生以如花般的生命为代价,向全社会敲响了交通安全的警钟!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事故,保护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中小学生暑期交通违法现象

        尽管中小学生在“五进”宣传活动中受到了良好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交通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可一旦脱离学校这个“集体”的约束,他们也许会像一匹脱缰之马而放荡不羁。中小学生暑期常见的交通违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走路不守“规矩”。在过马路时不从人行横道通过,随意性较大,有的学生甚至突然横穿马路,让过往驾驶人措手不及;有的乱闯红灯,不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走路,造成交通局部堵塞;有的喜欢在住房附近的道路上踢球,做游戏,或是互相奔跑追逐、嬉戏玩耍;有的翻越隔离护栏,追车扒车,打闹嬉戏。甚至有的心存侥幸,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公路,认为“汽车不敢压我”、“汽车会让我”,即使走在路中间,也故作若无其事不慌不忙状,从而引发交通事故。还有些中小学生,在道路上,总喜欢结成横队行走,边走边谈笑风生,不注意前后左右来车,极易酿成交通事故或人身伤害。

        二是乘车图“方便”。由于中小学生由于活泼好动天性,结伴乘车时玩耍不分场所,公交车上打闹嬉戏现象较为普遍,遇上公交车突然刹车等紧急情况,这些学生往往容易受到伤害。有的学生在乘车时不遵守交通法规,随意把身体伸出车窗外,结果酿成悲剧。家在农村的学生喜欢假期上街玩耍,不分车况好坏,不分客车货车,不顾车辆是否超员超速,不管驾驶人是否酒后驾驶等,只要有车就坐,不考虑安全,不计后果。

        三是驾车太“随便”。一些中小学生喜欢在假期结伴外出游玩,目的地比较近的就骑自行车,行进中互相追逐、互相打闹,全然不顾左右前后的车辆。有的学生骑车双手离把,在途中大练车技,调头猛拐、胡钻乱窜,与车辆赛跑;或后座带人,或是搭肩并骑,听MP3等,这些危险的动作极易引发意外,造成伤害。为了出行方便,有的年龄大的学生或无证驾驶大人的摩托车或借用别人的电动车外出游玩,一旦造成意外,引发悲剧,追悔莫及。

        四是外出不“思蜀”。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系独生子女,在家不用搞家务劳动,家长对他们言听计从。暑假期或是参加各种“补习班”,或是与同学聚会,或是上街玩耍。有时一玩就是一天,乐而忘返。等到天黑时才想起回家,急急忙忙往回赶,路上也容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隐患。总之,“天有不测风云”,担心暑期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并非“杞人忧天”。

        二、中小学生暑期交通违法透析

        中小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之后,暑期长假的到来会使他们心理处于完全放松状态,极易产生交通安全隐患。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安全意识弱。由于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成长期,思想单纯,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知识浅薄。虽然在学校集体生活中能受到约束而遵守纪律,但一旦脱离学校这个集体,便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甚至一时冲动,后果不难想象。加之缺乏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全面学习和了解,对行走规则及机动车的行驶特点不甚明确,判断和应急能力弱,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不明了,由此极易导致严重后果。

        二是自控能力差。中小学生处在青少年时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控自制能力差,行为极具突然性。行走时不顾前后左右,任意穿行。加之对后果估计不足,遇到突发情况手忙脚乱,惊慌失措,令正常行驶的车辆猝不及防。

        三是家长监管少。部分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给孩子们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提醒。

        四是环境影响大。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造成中小学生暑期心身疲惫。例如无处不在的电子游戏厅、网吧等,使他们沉迷其中,造成精神萎靡,遇到复杂情况,极易诱发交通事故。

        三、加强中小学生暑期交通安全管理建议

        暑期是中小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高发期,针对中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做好暑期学生交通安全工作,是交管部门和社会各界重要职责。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强化宣传,及早提醒。针对中小学生年龄和生理特点,以交通管理部门、学校和家庭为单位,以“做文明人、行文明路”为主题,在暑假前全面开展一次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加强中小学生安全行路、骑车、乘车等基本知识的安全教育。宣传时注意丰富形式,创新内容,切忌空洞的说教,以免招致学生的逆反心理而事倍功半。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遵章守法的榜样。家长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不少学生反映,老师在课堂上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家长却经常带着他们闯红灯,或者坐摩托车时不戴安全头盔,或者坐车时不系安全带,或者超速行驶等,这令他们感到非常困惑。因此,除了学校的教育,作为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带动自己的孩子遵守交通法规。

        社会关心,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暑期学生交通安全社会氛围。孩子是每个家庭的中心,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要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开展声势浩大的暑期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让全社会都认识到做好学生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让全社会都投入到关心和支持学生交通安全工作上来,共同做好暑期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工作。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如何面对基层交通安全宣传中的“三冷三热”(二)
  • 下一篇:围绕乡镇交通安全联席会议狠抓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二)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