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精神和务实作风推进“大走访”
当前,“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正在全*公安机关深入开展。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基层单位和民警不同程度地存在主动性不强、方法不多、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影响了“大走访”活动的深化。为此,笔者认为,必须坚持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解难题、求突破、见实效,特别要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在影响民警走访的“四种障碍”上求突破
大走访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关键是看民警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投入其中。因此,必须引导民警自觉积极参与,从我做起,克服四种障碍,做到真走访、真落实。
一要克服不想走访的思想障碍。有的民警思想不够敏锐,对开展大走访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存在着与己无关的思想,总是感到这次走访活动就是常规工作,按部就班,思想懒惰。对此,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进行深入的思想动员,给予“当头棒喝”,警醒民警要从党和国家发展稳定的高度出发,把“大走访”活动作为新形势下的超常规工作,树立“走访出和谐、“走访出稳定”的思想观念,从而把全警的思想始终统一到公安机关的政治和社会责任以及公安部党委的部署要求上来。
二要克服不敢走访的心理障碍。有的民警对走访存在畏惧的心理,怕出毛病,怕言多有失,怕犯错误,怕群众拒绝。归结一点,就是信心不足、顾及个人的得失。要克服这种心理掌碍,关键是各级领导要营造一种宽松的良好环境,带头访,并鼓励民警大胆说、大胆问、大胆干、大胆访,培养民警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正确对待荣辱关,不被个人得失所拖累,以充足的信心和扎实的作风,投入“大走访”的洪流之中。
三要克服不懂走访的认识障碍。有的民警参与热情很高,风风火火地走访,但没有结合公安队伍和本岗工作实际,使走访活动流于表面和形式;还有的民警急于出成果,把出新招、奇招当作工作重点,没有把走访的重心放在服务和爱民上,仅仅是为了走访而走访。对此,必须认识到“走访是具体的服务”、“走访融爱民实践为一体”,从而紧紧围绕服务大局和群众,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创新举措,不断深化“大走访”活动。
四要克服不会走访的能力障碍。有的民警思路不够开阔,方法不够丰富,不知道从哪里着手进行走访,抓不住群众的心理,甚至不知道应该向走访对象说些什么。对此,必须对走访对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采取立项的方法,增强走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要向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民警、治保人员学习,掌握群众工作方法和群众所需、所盼,在走访中做到“进得了门,说得上话,交得了心,摸得着实际情况,解决得了具体问题”,从而通过走访活动提高自己群众工作水平,让社会各界互惠共赢。
二、在实现工作方式的“四个转化”上抓落实
大走访活动能否取得预期实效根本在于抓落实。因此,必须改进一般化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状态,贴紧民警的实际工作和群众的具体困难,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一要化“务虚”为“落实”,走访务求实效。要使大走访活动不走过场,真正达到预期目的,关键在于组织时必须把实际工作和实际问题融合在一起,赋予大走访活动以具体目标和实际内容,防止“泛泛而访”,要以表促实,做到“四个立足于”:即立足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立足于解决突出问题,立足于促进警民和谐建设,立足于促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走访活动,从而形成一个解决问题和真抓实干的氛围,在队伍内外形成坚定不移保平安、千方百计促和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要化“共识”为“共为”,敢于开拓进取。对于在走访活动中达成的一致性的思路和解决问题办法,千万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一以贯之地去抓,形成合力去抓,变“共识”为“共为”,变成民警的实际行动。只要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只要没有违反国家法律政策,就大胆地创新、解决。民警要发扬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韧劲来改进工作,发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劲来服务群众,发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干劲来加快发展,与社会各界一起,在克服困难中坚定信心,在迎接挑战中抢抓机遇,开创警民和谐、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三要化“被动”为“主动”,注重渲浓氛围。主动进行走访是此次活动的基本要求。基层民警往往因忙于处警而不能下片走访,往往没有做好告知、解释工作,而被投诉、上访,往往排查调处矛盾不及时,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对此,要健全发动、督查机制,引导、鼓励民警走出警营、深入群众,通过社会各界的反映查摆问题,理清思路,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同时,宣传树立一批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先进典型,营造浓厚氛围,让民警在走访中受到教育、得到改进和提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走访活动的裨益。
四要化“多心”为“一心”,立足警民和谐。随着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复杂化,一些民警淡化了服务群众的观念,有脱离群众的苗头,对不同群众持不同的态度;与此同时,一些群众对公安民警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容易产生不满情绪。这些彼此的误解隔阂,正要以大走访为契机,在沟通思想、消除隔阂、凝聚民心上狠下功夫。通过讨论活动,把民警和群众的思想认识调和一致,把力量凝聚到共筑平安、共建和谐上来,使队伍上下、内外拧成一股劲,形成一条心,共下一盘棋,唱好一个调。
三、在落实走访过程的“四项环节”上下功夫
要使大走访活动不沿用老一套,不流于形式,不浮于表面,必须狠抓以下四个环节,增强针对性、时代性、艺术性和层次性。
一要在活动思路上求明,增强走访活动的针对性。必须明确当前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或影响和谐稳定、阻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尖锐问题,有针对性开展走访活动,起到突破“瓶颈”,推动发展的目的。要积极引导民警开展“人人都是和谐建设的主人,人人都是队伍形象的代言人”实践活动,使民警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明确自己应该为社会和谐做些什么,为解决群众困难做些什么,为服务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做些什么。
二要在活动内容上求深,增强走访活动的时代性。不同时期、不同形势下,社会各界的需求不尽相同,应当把握时代脉搏,抓住当前群众对民警“服务高水平、执法高效率”的要求,开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群众服务、为民警服务”的三服务活动,建立案件办理进度告知制度,证件办理完结反馈制度,受害人回访制度等等,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体现出时代性,做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安全隐患消除在当时、情绪理顺在家中、控制违纪在萌芽、防控违法犯罪在街面、宣传先进考察干部在一线”。
三要在活动载体上求新,增强走访活动的艺术性。要吸引民警积极参与,使走访活动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必须不断创新活动载体。采取设立“警务工作咨询台”,“警民相约警务室活动周”等主题活动,召开“警民见面会”、“警民恳谈会”,广泛深入地听取群众诉求;建立为群众办理实事责任制,开展“四无”所队(无违法违纪、无责任信访、无110责任复打、无劣质案卷)创建活动等,落实对社会各界的承诺,加强基层民警队伍建设,赢得群众的信赖。
四要在活动主体上求细,增强讨论活动的层次性。在开展大走访中,明确队伍内外部的不同走访对象,要根据走访对象不同,落实“党员联系户制度”,采取走访慰问、帮贫助困等形式,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困难群众家庭、走进优抚对象家庭、走进案件受害人家庭,组织广大民警和青年团员,开展结对帮扶、扶贫济困等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残疾人、孤寡户和生活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难题,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并对走访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解决情况认真记录《民情日志》。通过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真正使之成为党员干部受教育、受启迪的过程,成为警民沟通共建、互动和谐的过程,成为服务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从而把大走访活动搞的既生动活泼,又扎实有效。
相关文章
